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听神经病患者安静与噪声下言语识别率的差异并与正常受试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听神经瘤组进行比较。方法测试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内进行,纯音测试及言语测试应用校准后丹麦耳听美Conera听力计Otosuite(版本号4.82)联结计算机输出言语声,受试者佩戴头戴式耳机TDH-39、B71骨导振动器测试纯音。言语识别测试材料采用解放军总医院郗昕编制的《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识别测试》词表,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分别测试听神经病患者1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1例、听神经瘤患者11例和听力正常受试者10例患者在平均听阈、阈上10dB、20dB、30dB处的言语识别率以及信噪比为-0、-5、-10、-15dB的言语识别率得分。结果听神经病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听神经瘤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以及正常听力组(P<0.05);具有相似听力阈值及听力曲线的AN患者,给予安静及不同噪声强度测试,可呈现较差及较好二级分化的SRS曲线;正常组在信噪比为-0、-5、-10、-15dB的环境下,信噪比为10dB时对比自身安静环境言语识别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听神经病组、听神经瘤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在-10 SNR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神经病患者在安静环境下随刺激声强度的升高会出现"回跌"现象。听神经病患者总体水平在安静与噪声环境下纯音听阈与言语识别得分均与无相关性(R2=0.07),其他三组呈现负的弱相关或强相关。结论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较好的听神经病患者在噪声环境中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相对于安静环境言语识别测试更加敏感;采用平均阈上30dB及-10dB信噪比测试,所得言语识别得分可作为临床评价言语功能的敏感指标,且对于听神经病诊断和病变定位及程度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更全面评估听神经病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聋或内耳性聋合并非器质性聋罕见。本文报道一例 5 0岁患者突发性聋后发生精神性聋伴惊恐性焦虑症。因左耳突发性聋和自听增强一天就诊。纯音测听提示左耳感音神经性聋 ,右耳听力正常 (见附图 ) ,言语测听提示内耳疾病。言语识别阈和纯音测听一致。鼓室图表明双耳呈 A型 ,110 d B声刺激均未引出镫骨肌反射 ,诊断为内耳疾病引起的急性感音神经性聋 ,给予静滴 6 0 mg强的松龙 / d。在发病第 5天患者听力突然恶化 ,平均气导听力降至 87.5 d B,脑干诱发电位(ABR) 70 d B声刺激时出现 波 ,MRI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在发病第 6天 ,患者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的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感音神经性聋的成人患者,分别进行纯音听力测试、ASSR检查,比较ASSR在0.5、1、2、4 kHz频率处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及按听力损失程度比较两者的差值。结果 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在各频率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905、0.886、0.924;随着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加重二者的差值明显缩小。随着频率的增加,两者的差值明显缩小。结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有显著相关性,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ASSR反应阈愈接近纯音听阈,ASSR作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定量诊断的客观方法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选配后的言语识别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听力损失程度与年龄对助听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30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男13名,女17名,年龄26-86岁,双侧听力损失程度对称,双耳0.5-4 k Hz频率下纯音听力阈值(PTA0.5-4 k Hz)平均值40~75 d B HL。所有受试者均选配PhonakBolero Q50系列耳背式助听器。使用汉语普通话言语测试软件(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进行裸耳和助听后安静与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结果(1)助听后,安静环境下的双音节识别率平均提高35.1±19.5%;噪声环境下语句识别率平均提高32.8±22.8%;(2)助听后言语识别能力与听力损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助听优势高于平均水平的受试者纯音听阈均大于50 d B HL,但存在个体差异大的特点。结论助听器选配可以有效帮助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提高言语识别能力,但听力损失程度不是唯一影响助听效果的因素,助听后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鉴别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的测听法有很多种 ,现利用声导抗仪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声反射增长函数测试 ,以期寻找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的函数曲线特征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为 1999~ 2 0 0 0年间在我院就诊的 ,其中男 37例、女 2 5例 ,年龄 17~ 4 5岁 ,平均 33.5± 4 .7岁 ,这些病例纯音测听结果均为单耳感音神经性聋 ,言语频率的平均听阈为 35~ 5 0dBHL ,后经CT或磁共振及手术后病检证实有 9例 ( 9耳 )为神经性聋。另外以 15例 ( 30耳 )无耳疾史且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受试者作对照组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9.
9例感音聋患者(8~75岁)针刺治疗前、后作纯音电测听、言语听阈(SRT)和言语分辨阈测验,其中3例因耳聋严重而未能作言语测听。经4~22次针刺(电针)治疗,前、后对比纯音和言语听阈的变化,平均不到5分贝。纯音听阈改善不超过10分贝,言语听阈改善不超过6分贝。有1例左耳1,000赫纯音听力降低20分贝。言语分辨阈改变,平均不到4%,有1例提高22%,也有一例降低20%。主观感觉4例无变化;有变化的5例中,有3例感到听电话等较前好,2例感到耳鸣减轻,2例声定向改进,一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聋的听力学特征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对其听改变早期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六个母系遗传家系成员共102人进行纯音测听、DPOAE评估其听力,比较纯音测听与DPOAE检测耳蜗早期病变的灵敏性。结果: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的38例中,PTA≥45d B HL的18例,DPOAE反应缺失;PTA<45dB HL的20例,DPOAE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或缺失;纯音测听正常者中4例DPOAE显示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结论: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聋的听力损害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早期表现高频损害,DPOAE可在纯音听阈改变之前,发现早期耳蜗轻微的病理变化,对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病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6年Starr等将一组主诉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差、纯音测听以低频为主的、轻到中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言语识别能力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严重下降,ABR缺失或反应阈比短声主观听阈或纯音听阈差得多,耳声发射正常或可记录到,也可记录到耳蜗微音电位(CM),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疾病命名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自此,许多文章以AN报告了大量临床资料和临床研究的结果。这里我们以“听神经病”回顾这种听力损失临床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制声听性稳态反应(ASSR)、 CE-Chirp ASSR用于评估感音神经性聋成人客观听力的价值。方法对78例(131耳)感音神经性聋成人同时进行纯音听阈和调制声ASSR、 CE-Chirp ASSR测试,比较0.5~4 kHz各频率纯音听阈与调制声ASSR、CE-Chirp 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及差值。结果 0.5、1、2、4 kHz CE-Chirp 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73、0.80、0.88)均高于调制声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1、0.78、0.84),调制声ASSR、CE-Chirp 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圴为P<0.01);0.5~4 kHz CE-Chirp 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的差值(分别为8.09±4.74、10.76±5.86、7.44±7.95、6.11±9.14 dB)均明显小于调制声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间的差值(分别为14.31±6.38、13.85±6.25、17.17±6.29、13.58±4.35 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E-Chirp ASSR快捷可靠,较调制声ASSR能更好地评估感音神经性聋成人的听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与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对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客观听阈的评估。方法对37名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分别测试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参照行为听阈,比较MASSR反应阈和Tb ABR反应阈对行为听阈评估的准确性。结果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评估具有相似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 ABR的准确性高。结论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评估,但MASSR在低频(0.5、1kHz)时较Tb-ABR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特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疾患-听神经病,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报道5例听神经病患者,2例为成人;3例为儿童.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耳蜗电图及语言辨别率等听力学检查.结果5例均主诉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与纯音测听不相符的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ABR),耳蜗电图基本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基本正常.提示外毛细胞功能正常,病变可能在听神经.结论听神经病是一种主诉听力下降,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的听力疾患,临床上应与其他感音神经性聋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评估儿童中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可靠性。方法所有患者经纯音测听(PTA)检查筛选出中度感音神经性聋30例5~6岁儿童(共40耳),然后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睡眠后,行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检测,其阈值与纯音听阂阈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频率处听力阈值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分别比较语言频率ASSR阂值与纯音听闽阈值,结果显示,0.5kHz处相关性较差,其差值为2-18dB,而在4kHz处相关性最好。结论可以应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评估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的听力阈值,但需要注意0.5kHz处的相关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Chirp声听性稳态反应(Chirp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Chirp-ASSR)的特点,探讨Chirp-ASSR测试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6例(272耳)5~10岁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pure tone audiometry,PTA)和Chirp-ASSR测试,根据500、1 000、2 000和4 000 Hz的平均听阈,将受试者分为四组,即20~dB HL组、40~dB HL组、60~dB HL组和≥80dB HL组,比较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各频率纯音听阈与Chirp-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结果 ①纯音听阈≥80 dB HL组的Chirp-ASSR反应阈值比纯音听阈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TA和Chirp-ASSR的相关系数γ随着听力损失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在500 Hz和4 000 Hz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irp-ASSR有频率特异性,能够较好的反映听力水平,特别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听功能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力测试组合(ABR+ASSR+声场环境中的行为测听)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残余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名(96耳)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能配合纯音测听的患儿19人(38耳)设为PTA组,进行纯音测听及ASSR检测;不能配合纯音测听的患儿29人(58耳)设为BA组,进行声场环境中的行为测听(behavior audiometry,BA)、ABR及ASSR检测。结果①PTA组0.5、1、2、4kHz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显著相关(P〈0.01),各频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76、0.76、0.83,建立本实验室的ASSR—PTA直线回归方程;②BA组23耳ABR无反应但仍可引出ASSR,而ASSR无反应耳ABR均未能引出;BA组29例患儿中ASSR检测反应较好耳(29耳)在0.5~4kHz四个频率上,ASSR可测得83个反应阈值,行为测听可测得89个反应阈值,综合ASSR和行为测听可以得到96个反应阈值。结论与单项听力测试方法相比,听力测试组合(行为测听+ABR+ASSR)能为更小年龄、听力损失更重的患儿进行残余听力的评估,同时能对双侧耳间听力差异、各频率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评估,为听力损失病变的定位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分别测试MASSR和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评价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 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预测具有相似的、较高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ABR高。结论 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预测,为低龄儿童及难以检测行为听力的患儿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 1月我科在门诊治疗 1例遗传性进行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通过对其家系谱图进行分析 ,发现其遗传规律。现报告如下。先证者 ,男 ,2 1岁。主因双耳耳鸣、渐进性听力下降 3年来我院就诊。既往无传染病、外伤、耳流脓、噪声接触及耳毒性药物应用史。体检 :发育、营养正常。双耳廓无畸形 ,双耳屏前均见副耳 ,左 1、右2。双外耳道通畅。双耳鼓膜完整 ,标志清。纯音测听 :双耳听力呈对称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0 .2 5、0 .5、1及 2 k Hz气导平均听阈为 45 d B HL;2、3、4、6及 8k Hz气导平均听阈为 30 d B HL。双耳声反射未引出。ABR: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探索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存在情况,并通过言语测听分析患者在言语分辨能力上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及言语测听检测62例(93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其进行耳蜗死区与言语分辨率相关性分析。结果62例(93耳)患者中,无耳蜗死区组(NDR)47耳,有耳蜗死区46耳,其中有一个或两个频率存在耳蜗死区组(SDR)有27耳,有3个或3个以上频率存在耳蜗死区组(LDR)有19耳;NDR组、SDR组和LDR组各测试频率平均纯音听阈分别为65.74±11.07d B、64.70±7.03d B、75.57±15.04d B。NDR组、SDR组、LDR组平均言语分辨率(WRS)分别为91.98±3.42%,88.93±2.79%,62.21±10.39%,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存在多个耳蜗死区组的纯音听阈较无耳蜗死区组升高,且该组言语分辨率明显低于无耳蜗死区组,推测耳蜗死区是影响言语分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