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气管切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气管切开时,实验组选择可冲洗气管套管,对照组选择常规气管套管。实验组定期对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对照组未予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35.56%,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66.67%。肺部感染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76.09%。结论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为防治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内收住的2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NICU内重型脑损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59例,发生率为19.9%,肺部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昏迷程度(GCS评分)、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是否手术、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吸烟史的影响(P〈0.05);G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病原菌分布,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121-12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09~200-09我院收治的35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重型颅脑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规律。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感染103例作回顾性总结,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感染的关系、感染部位和易感因素及病原学检查等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3.78%。感染部位依次是肺部49.51%、泌尿道20.38%、消化道14.56%、颅内感染8.74%、血液系统感染4.85%;医院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9.78%,革兰氏阳性菌占30.22%。危险因素为病情严重程度、侵袭性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保留导尿等)和药物治疗。结论尽量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严重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NICU中 62例严重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者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结果  (1)NICU危重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发病率较普通脑外科病房低。 (2 )昏迷持续大于 7天、气管切开、误吸及返流、慢性基础性疾病是常见易并发感染的因素。 (3 )绿脓杆菌是NICU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 (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对NICU加强医疗护理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注意病程规律 ,提高对严重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预见性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都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外伤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急诊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时间≤2h);50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39例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者死亡9例,肺部感染6例;50例延迟气管切开者死亡24例,肺部感染21例。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多发伤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初期死亡率与原发性、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而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肺部感染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肺部感染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崇林  邓惠芬 《武警医学》2008,19(9):844-84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置管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康复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68例重型颅喃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邓惠芬  黄芳 《武警医学》1999,10(7):426-427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在抗菌素更新换代极快的今天,仍有部分颅脑损伤病人死于肺部感染。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87年~1998年6收治的137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发现1990年以前由于笔者只是进行一般性护理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27例在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后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综合管理。结果:3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疗组12例,10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5~10d,平均7d。对照组26例,9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11—20d,平均17.5d。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和感染控制率均明显优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者(P〈0.01)。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按时间段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26例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28)。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48.3%)明显低于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23.4%)、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8.8%)均低于对照组(46.9%和34.7%,均P<0.01);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区外引流管、糖尿病、开放性颅脑损伤三个影响因素方面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脑脊液漏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营养四个方面差异更明显。结论 运用PDCA 循环的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胸部CT扫描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两家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63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早期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早期头部CT扫描加胸部X线片(2000年1月-2006年10月);B组:早期头部、胸部CT平扫(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比较救治效果.结果 A组84例,年龄(49±20)岁;B组79例,年龄(48±18)岁.A组肺部感染25例(30%),B组肺部感染10例(13%);A组9例(11%)发生ARDS,B组1例(1%)发生ARDS;A组发生神经源件肺水肿8例(10%),B组1例(1%);A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41 d,B组15 d.结论 早期胸部CT扫描有助于明确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诊断,从而降低肺部感染、ARDS、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因昏迷、颅内压增高、反复呕吐致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加上长期卧床等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了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科于2005-07—2007-04 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22例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患者20例血钠恢复正常,2例死于肺部感染。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15例血钠恢复正常,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正确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伤后频发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或脑脊液耳鼻漏,常合并胸部、颌面等部位损伤以及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所致呼吸异常等,使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此外长时间昏迷卧床也易发生堕积性肺炎.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预后,是造成本病急性期或恢复阶段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如何有效地防治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难题.我科1990年1月至1991年4月共收治因车祸、坠落、砸伤、跌倒、斗殴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41例;男36例,女5例.年龄3~69岁,其中3~8岁2例,55~69岁3例,其余为15~49岁.合并胸部外伤4例,颌面及四肢外伤各2例,并发肺部感染12例;死亡8例中7例有明确肺部感染.现将本组病例在防治肺部感染护理中有关问题加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22例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患者20例血钠恢复正常。2例死于肺部感染。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15例血钠恢复正常,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正确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增加血氧含量,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促进患者苏醒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但昏迷患者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加上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失去保护功能与外界直接形成呼吸通道,外源菌易顺此通道直接进入肺部造成呼吸道严重感染,给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所以做好气管切开患者舱内外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铝镁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S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 胃液pH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S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对纠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缺氧及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50例和常规吸痰50例动脉血氧纠正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能明显迅速改善缺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显著低于非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先考虑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取代常规吸痰以通畅呼吸道,尤其是合并明显缺氧、肺部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等资料, 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3例 (21.31%),设为感染组, 未出现颅内感染 48 例 (78.69%),设为非感染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时间≥4 h、手术次数≥2 次、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时间≥2 d、后颅窝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白蛋白 < 35 g/L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CI为 2.111~12.415、1.885~7.463、3.636~62.365、1.505~40.665、2.149~39.184、1.815~6.463、1.636~7.313,P = 0.001、0.001、0.001、0.014、0.003、0.001、0.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以及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做好预防, 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