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手术方式,报告了对110例接受该手术病人的随访结果。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术后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中放置的限制环,真正起到了持久限制分流的作用。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我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目的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流量。作者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12月间,共为154例患者进行了该手术。其中:ChildA级91例,ChildB级41例,ChildC级18例。在平均3.2年的随访期间内,住院死亡率为1.3%,总的死亡率为2.6%,再出血率为1.9%,术后肝性脑病、脊髓病发生率为4.1%,术后2、3、4、5、6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6.6%、93.7%、89.2%、83.3%。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术后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中放置的限制环,真正起到了持久限制分流的作用。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我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改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防止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后吻合口扩大的方法. 方法: 对1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术时,采用不吸收线连续缝合吻合口形成自然的限制环.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39个月,随访率达100%.术后未有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经彩超检查发现术后吻合口无扩大,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01). 结论: 改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防止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后吻合口扩大的方法。方法 对 3 2例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术 ,术中采用不吸收缝线连续缝合门腔静脉吻合口前后壁形成自然的限制环 ,以防止术后吻合口的扩大。结果  3 2例患者于术后 3~ 3 6个月行彩超或螺旋CT检查 ,显示门腔静脉吻合口均无扩大 ;术后再出血率为 3 .1% (1/3 2 ) ,肝性脑病发生率为 6.3 % (2 /3 2 ) ;术后 ≤6个月时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全部病例随访 6~ 49个月 ,随访率为 10 0 %。结论 改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虽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率低,但因分流量大,术后脑病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高。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后大多数吻合口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部分还可能因吻合口张力较大而最终发生狭窄或形成血栓。本文报告使用带外支撑环的8mm口径Gore-Tex人工血管行门腔静脉架桥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5例,并与同期门静脉侧侧分流组14例比较。结果显示门腔侧侧分流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数值稍大于架桥分流组,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1.04±0.44kPa和0.87±0.26kPa,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及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后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门腔侧侧分流术组(8.0%和35.7%,P<0.05),术后经下腔静脉行门静脉造影证明人工血管通畅率为96%。初步结果表明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对病人创伤较小,操作简便,术后脑病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实验研究证实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实施了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的临床研究,以期改善门腔分流术后肝供血。方法 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组(简称:强化组)和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术组(简称:分流组);采用不同术式分别观察其术后近期效果。结果 强化组较分流组:术后近期,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核素动态肝胆显像:通过强化肝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因而对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此术式通过强化肝动脉灌注,相对减少分流术造成的肝血供下降;相对增加肝营养因子的供给,对肝功能有一定维护作用,减轻术后肝纤维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门腔分流术或断流术的不足,有望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的实用术式。  相似文献   

7.
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闰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虽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率低,但因分流量大,术后脑病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高。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后大多数吻合口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部分还可能因吻全口张力较大而最终发生狭窄或形成血栓。本文报告使用带外支撑环的8mm口径Gore-Tex人工血管行门腔静脉架桥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5例,并与同期门静脉侧侧分流组14例比较。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门腔静脉分流术可有效地控制门静脉高压症之静脉曲张出血。但标准的门腔静脉分流术可诱发术后肝性脑病及促使肝功能衰竭。1967年Warren等提出选择性脾肾静脉分流,同时结扎相关侧支循环,可改善非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但此术式对酒精性肝硬化病人效果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9.
日的 总结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实施本联合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6%;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4%;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3.4%;腹水消失率96.6%。结论 本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实用且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0.
限制性(亦可称为小口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加脾切除术是我科治疗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所谓小口径是指将门腔静脉吻合口的直径限制在12mm以内。近年我们一般做成9mm并用一直径10mm的周环置于吻合处以防止术后吻合口扩大。动物实验及多年临床资料证实此术式的主要优点在于:由于限制了吻合口的分流量,既可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使食管胃底静脉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