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红核妇洁洗液在体外对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微:fEZ.倍稀释法测定红核妇洁洗液对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淋病奈瑟氏菌、粪链球菌、藤黄微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阴道加特纳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杀菌率。结果红核妇洁洗液对11株实验菌株的MIC和MBC为16-64倍稀释;10倍稀释液对11株实验菌作用4min均达到100%杀菌率;红核妇洁洗液原液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和阴道加特纳菌作用15s杀菌率均达100%,杀菌效果与碘酊相似。结论红核妇洁洗液能有效杀灭导致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用于外阴局部的消毒和细菌性、假丝酵母菌性和需氧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破胞后短时间证实羊水内有大肠杆菌、B族链球菌、粪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此种细菌在羊水中却无繁殖倾向,故可认为羊水有抑菌作用.本文试验羊水对大肠杆菌、B族链球菌、粪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有抗菌作用;在证实表皮葡萄球菌抑菌能力最为显著后,进一步试验此种抑菌作用与开始时细菌数、加热处理、锌—磷酸盐含量、蛋白含量、营养物质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关系.方法:10名妇女分娩时在相对无菌条件下取得羊水,无菌过滤.另从实验室分离出大肠杆菌、B旗链球菌、粪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氧化物维生素E添加与人类胚胎体外发育潜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不孕患者106例,116个周期,共432个正常受精2个原核(2PN)来源的废弃胚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E组,在维生素E组受精后第3天(D3)废弃胚胎的培养液中添加100 μmol维生素E,对照组不添加.观察两组囊胚的形成情况,并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对胚泡进行染色,检测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维生素E组的早期囊胚、扩张囊胚、孵化囊胚发育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E组孵化囊胚细胞总数(80.42±0.60)%高于对照组(76.1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5,P<0.05).结论:添加维生素E能提高人类胚胎的体外发育率和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状况。方法 对首都儿科研究所2005—2009年间35 352份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4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标本总检出率1.31%。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构成比中,前3位标本依次为脓液(24.26%)、分泌物(7.32%)和呼吸道标本(6.73%),血液标本仅为0.20%。4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48株,占10.37%;MSSA 415株,占89.63%。2005—2009年度检出率分析结果显示,MRSA株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中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对利奈唑胺敏感。26株MRSA药敏分析提示,92.3%为多重耐药株。结论 儿科MRSA阳检率虽低于成人,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儿科需加强对MRSA株与药敏情况监测,尤其是对利奈唑胺等新药监测。  相似文献   

5.
陈军  刘志超  朱大伟  李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1):832-835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母儿健康。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在子痫前期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孕前筛查子痫前期高危人群,评估预测发病风险,及时判断和治疗做为基本干预措施已引起关注。通过孕前教育提高孕妇对子痫前期的自我早期识别;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平衡膳食、体质量管理和适度运动以维持健康的孕期过程;适量补充营养素,钙、铁、镁、锌、硒、叶酸和维生素C、D、E等可保持营养充足;降压治疗、抗凝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已应用到临床,可能对预防子痫前期发生发展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将国际指南中证据充分的建议进行总结,尽管干预措施在子痫前期中作用的认可度尚待提高,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多维度的尝试有探索的必要。寻求和应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任务艰巨,亟需更多的研究发现和证实。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抗衰老的绝佳武器,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维生素E不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的作用,还是一种极强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确实是会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抗氧化作用到底有多大,要看使用人的年龄和自己的皮肤性质,并且尽量减少外用涂抹. 为了能让皮肤保持年轻,很多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吃维生素E.但事实上,维生素E这种抗衰老的氧化剂,人体自身通过食物的摄入也是可以合成的,并且很容易吸收.  相似文献   

7.
耐药被认为是化疗药物缺乏长期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环胞菌素A有抑制P糖蛋白的作用,而后者是与多药耐药基因I(MDRI)相关的一种蛋白产物。临床前试验已证实环胞菌素A能增强顺铂和阿霉素的细胞毒性。Kashani-Sabat等发现环胞菌素A能逆转耐顺铂细胞水平上的肿瘤基因的表达。1994年妇科肿瘤协作组(GOG)对顺铂和环胞菌素A联合使用经Ⅰ期研究后已制定出最大耐受剂量(MTD)。目前GOG已将这两种药用于有可测量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待产孕妇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分析,减少产科感染发病率,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我院2012年552名待产孕妇病历资料及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G+菌197株,占64.8%,以葡萄球菌为主,G-菌20株,占6.6%,以大肠为主;真菌31株,占10.5%,筛查出多重耐药菌产ESBLS的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定植菌为主(大多数待产孕妇没有感染症状)。结论:产ESBLS的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待产孕妇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这些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途径,降低产科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一期凝固法测总细胞促凝活性(PCA);采用RT-PCR测TF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的变化。结果:Hcy剂量依赖性促进HUVEC的PCA增加(与对照组相比r=0.969,P<0.01);E2单独作用对HUVEC的PCA没有影响(P>0.05);E2抑制Hcy诱导HUVEC表达TF(r=-0.686,P<0.01),最适浓度为1×10-7mol/L;E2可抑制Hcy引起的NF-κB核易位(P<0.01);ICI182,780对E2抑制Hcy诱导HUVEC的TF表达和核易位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结论:E2抑制Hcy诱导HUVEC表达TF;E2降低HUVEC的NF-κB核易位;E2抑制Hcy诱导HU-VEC表达TF作用未通过经典核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米非司酮具有拮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可影响宫体、蜕膜及胚胎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和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导致宫腔免疫微环境的改变 ,逆转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机体免疫抑制反应 ,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活性增强。故米非司酮可以通过影响局部免疫微环境和拮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以及耐药性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了一种病原学的分析途径及方法。方法:对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04月入住我院的60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血标本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取股静脉血2mL接种于专门的培养基之中,进行普通式培养,每日观察一次,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对上述败血症新生儿的血液培养发现,本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主要组成位于前面三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6例(占26/60=4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23例(占23/60=38.3%)、铜绿假单胞菌为5例(占5/60=8.3%),临床常用抗生素,被证实其普遍耐药。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而且其耐药性非常强,需在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抗氧化剂对胎儿窘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抗氧化剂在胎儿窘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胎儿窘迫各30例脐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维生素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7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低分子抗氯化剂现察组血中MDA水平下降(P<0.01),而GSH、维生素E、维生素C上升(P<0.01),SOD、NO、NOS无变化(P>0.05)。结论:低分子抗氧化剂可减少胎儿窘迫时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ab13蛋白在支持细胞(SC)屏障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睾丸SC,Westernblotting检测Rab13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Rab13与蛋白激酶A(PKA)催化亚基间的相互作用;睾酮处理建立SC体外屏障增强模型,Westernblotting和放射自显影法分别检测Rab13的表达及PKA活性变化,并通过跨上皮电阻(TER)检测PKA活性对SC屏障功能的影响:小干扰RNA(siRNA)干扰Rab13表达,检测其对PKA活性及SC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Rab13的表达随SC屏障的建立逐渐降低,且与PKA催化亚基间存在相互作用;睾酮处理可使Rab13的表达下降而PKA活性升高;Rab13siRNA干扰可导致PKA活性升高,且SC屏障功能增强;抑制PKA活性可以拮抗睾酮或Rab13siRNA对屏障功能的增强作用。结论:Rab13可通过调节PKA活性参与调节SC屏障通透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调查与分析12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心理干预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全部产妇均积极参与配合,手术进展顺利,手术后产妇恢复良好且提高了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剖宫产产妇,缓解其不良情绪,对提高产妇手术的耐受性,及手术后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带丸、维生素E乳配合中药洗液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7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白带丸、维生素E乳配合中药洗剂,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白带丸口服,10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率100%,对照组治疗率76.3%。结论:白带丸、维生素E乳配合中药洗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1例置器妇女月经血量过多者的月经血和外周血中纤溶酶元、纤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观察了20例月经过多者维生素E治疗前后月经血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月经血中纤溶活性、过氧化氢酶含量显著增高(P<0.01),外周血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E治疗后月经血量下降率为35.21%,过氧化氢酶有明显降低(P<0.01)。提示IUD_S引起月经血过多与纤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之间有密切关系。但IUD_S对子宫出血的影响仅限于局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对人卵巢腺癌细胞系SKOV3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方法依培养基中有无加VES,将培养的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MTT比色法检测VES对该细胞系杀伤率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凋亡;利用caspase-3荧光检测探讨VES作用、SKOV3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VES处理SKOV3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光镜下见明显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见各个时期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典型的凋亡峰,活性caspase-3荧光强度增加.结论VES能诱导卵巢腺癌SKOV3凋亡并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家族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稀释法或浓度梯度琼脂扩散试验(E试验)检测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86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临床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尿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6071株病原菌,其中细菌5958株,分离量最多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29株(59.23%)、肠球菌属细菌938株(15.74%)和肺炎克雷伯菌394株(6.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34.0%,两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约为70%和40%.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9%、3.8%,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2.7%、4.8%;表皮葡萄球菌导致的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两者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79.1%和75.0%,未发现对糖肽类中介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的中介率为4.9%.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增加的趋势;重症监护室(ICU)的致病菌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和门、急诊.结论 我国女性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需要加以纠正,参照细菌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病原体感染男性生殖道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及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对2298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微量生化反应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MAR法检测抗精子抗体。结果:2298例标本中208份分离出细菌208株,总检出率为9.05%,其中G+菌188株,占90.38%,G-菌20株,占9.62%,主要优势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显示,以头孢呋辛、头孢唑啉、万古霉素抑菌最为显著;病原体感染不育组的精子活率、活力明显低于未感染的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抗精子抗体的检查中,病原体感染不育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男性不育的诊治过程中,精液的细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张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2):120-122,135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E5,E6,E7是HR-HPV编码的3种早期癌蛋白,对宫颈上皮细胞有刺激生长和转化功能.近期研究发现,E5在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通过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s),促进病毒癌基因的转化等过程发挥致癌作用.E6干预P53,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