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收集到的16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的药物品种共46个,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8种80例,占49.38%),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排第2位(4种41例,占25.3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153例,占94.44%);主要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71.60%;属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121例,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有1例;报告人以护士最多(93.83%),药剂师最少(仅0.62%)。结论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海霞 《中国药房》2005,16(13):1011-10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主要存在给药剂型集中、患者年龄偏大、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以及过敏反应所占比例较大等特点。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协同做好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2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  骆伟  钟长珍  漆玲 《中国药房》2009,(26):2061-206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上报的271例ADR报告,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上报科室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例ADR中,共涉及药品14类91种,其中抗肿瘤药引发ADR最多,有152例(占56.09%),其次是抗微生物药,有26例(占9.5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有247例(占91.14%);引发消化系统的ADR较多,有79例(占29.19%)。结论:抗肿瘤药、抗微生物药应用及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因素,临床应重点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姚天赐 《海峡药学》2015,(2):231-235
对2013年1~12月我院收集到的375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来源、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类型、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ADR住院报告数较少,仅占32.46%;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1.4∶1;给药途径以口服给药引发ADR最多,占总例数45.33%;由抗微生物药引起ADR例数和品种数均居首位,有125例,占33.3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279例,占45.15%;严重的ADR 58例,占15.46%,新的严重ADR 5例;ADR转归痊愈116例,占30.93%,好转247例,占65.87%。  相似文献   

5.
陈杨胜 《海峡药学》2014,(11):264-267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122例ADR报告进行分析。122例不良反应共涉及药品12类71种,其中60岁以上人群ADR占34.43%,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83.6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48.36%,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损害的ADR占51.64%。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尤其加强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护,降低静脉给药比率,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上报的231例ADR报告从年龄、性别、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的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1例ADR报告中.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较高;涉及药品87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共24种,73例次.占31.6%;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占所有给药途径的87.88%;ADR主要涉及的系统和临床表现为皮肤症状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我院5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延斌  张婕  任淑萍 《中国药师》2009,12(11):1599-1601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8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对上报的53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530例ADR报告中共涉及13大类药物,药品种类共18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34.15%;给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引起的ADR399例,占75.28%;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70%。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26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3例ADR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06%);抗感染药引发ADR居首位(75例,占28.52%),其次是中药制剂(56例,占21.2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03例,占39.16%)。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1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164例上报的ADR报告从年龄分布、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ADR的发生率较高,占37.8%(62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27.44%(45例);静脉给药是引发的ADR的主要途径,占88.42%(145例);ADR临床反应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占43.90%。结论:要加强ADR监控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董栋 《淮海医药》2011,29(4):350-351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10年上报合格的381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81例ADR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 0.9:1,年龄≥60岁老年人ADR发生率最高,有133例占35.01%,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327例占85.85%.引发ADR最常见的是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临床用药和安全监管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19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抗微生物类药物,其中多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且60岁以上的老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结论临床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2.
我院3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英力  许晓玲 《中国药房》2010,(34):3238-324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到的34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报告科室、发生时间、给药途径、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37例ADR报告中,肿瘤科上报最多,有1209例,占35.18%;引发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与中药制剂,分别有621、180例;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903例,占26.27%,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530例,占15.42%。新的ADR有373例,严重的ADR有743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有129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17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74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上报来源、药品种类、引发ADR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有53例(占30.46%);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有137例(占78.74%);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有108例(占62.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1例(占46.56%)。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及注射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35):4955-495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3-2014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68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8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52.99%vs.47.01%);5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例数最多(占36.14%);引发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居多,分别占40.22%、21.47%;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引发的ADR最多(占85.6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分别占39.95%、21.47%。所有ADR患者经停用相关药物后均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加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药品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35):4957-495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17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7例ADR中,发生人群女性比男性略多;41~7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53.94%;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为35.65%;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74.7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0.28%。结论:ADR的发生与药品的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所收集的45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459例ADR报告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高发于≤10岁和>60岁人群;以静脉注射居多,占87.58%;其中抗微生物药致ADR例数最多,有229例(占49.8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81例(占32.73%);一般ADR占83.66%,严重的ADR占2.83%,大多好转或治愈。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到的254例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构成比为31.89%;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和口服给药为主,构成比分别为57.48%和40.94%;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构成比为61.81%;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构成比为29.92%。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吕子涛  李连茂  崔恩臣 《中国药房》2009,(32):2535-253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上报的209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0类64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居首位,有137例(65.6%),其次是中药制剂,有41例(19.6%);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有186例(占89.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28例(占55.9%)。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家柱  王杰  程诗思  杨成明 《中国药房》2014,(46):4379-438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收集到的29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2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构成比为59.6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口服和静脉滴注为主,分别占51.71%、43.49%;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微生物药,占72.95%;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7.6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规范临床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