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治疗组(test组)。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前用5 mg/(kg·d)瑞舒伐他汀连续灌胃10 d,1次/d。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应用免疫组化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Bc1-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Ros组).Ros组在模型制备前用瑞舒伐他汀5 mg/kg/d连续灌胃10 d,1次/d;Vehicle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0 d.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后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观察脑组织Bc1-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1-2和Bax显著增多;与I/R组和Vehic1e组相比,Ros组神经功能改善,Bc1-2的表达显著上调,Bax的表达显著下调,Bc1-2/Bax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中Bc1-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Bc1-2/Bax比值增加,从而抑制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Ros组)。Ros组在模型制备前用瑞舒伐他汀5 mg/kg/d连续灌胃10 d,1次/d;Vehicle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0 d。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观察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Bax显著增多;与I/R组和Vehicle组相比,Ros组神经功能改善,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Bax的表达显著下调,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中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Bcl-2/Bax比值增加,从而抑制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陈淑增  王杰华 《免疫学杂志》2012,(4):309-311,3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0(IL-10)含量变化,探讨氟伐他汀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 d。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NF-α及IL-10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Vehicle组脑组织中TNF-α和IL-10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和Vehicle组比较,Flu组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IL-10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下调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的变化,探讨氟伐他汀的脑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10 mg/kg,连续灌胃14 d(1次/d);Vehicle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I/R组和Vehicle组相比,Flu组Bcl-2表达显著上调,Bax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预处理能够明显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的表达,并下调Bax的表达,其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 d。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Fas和FasL阳性细胞,Sham组仅见少量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多(P<0.05),Flu组表达显著减少(P<0.05)。大鼠缺血侧皮质区Fas mRNA和FasL mRNA表达为,Sham组有微弱的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Flu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ICAM-1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缺血90 min)ICAM-1表达上调(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90 min再灌24 h)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组(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表达与单纯缺血、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大鼠脑组织ICAM-1 mRNA在假手术组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ICAM-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药物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 mRN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亚军  王旋  胡海  桂艳 《解剖学报》2019,50(6):713-71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以及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VSMCs IL-1β、IL-6 以及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同时也可发现,VSMCs中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 结论 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作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IL-1β、IL-6及TNF-α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VSMCs中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芹菜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选用9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芹菜素组(A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后3组按照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 h、24 h、72 h、7 d各4小组,共13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切片VEGF的表达。结果:M组、A组和D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功能异常,A7 d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其它2组(P0.05)。脑切片TTC染色显示M组、D组和A组均出现白色梗死灶,主要位于皮层和纹状体区;A24 h组白色梗死灶缩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组、A组和D组各时点VEGF表达较S组增多(P0.05);A组与M组比较VEGF表达增多。结论:芹菜素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脑缺血再灌后VEGF的表达,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XNJ)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每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和72 h处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的ZO-1蛋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XNJ组和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的E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皮层中的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同样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皮层中ZO-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后的48 h和72 h,醒脑静注射液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上调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