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ARDS患者,在对其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46例ARDS患者经过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通气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Sa O2、Pa O2、Pa O2/Fi O2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a CO2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血压与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预后的影响,为ARDS患者的呼吸机参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RDS患者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PEEP为5 cmH_2O、B组PEEP为10 cmH_2O、C组PEEP为15 cmH_2O、D组PEEP为20 cmH_2O,每组各20例。观察四组患者不同PEEP水平的呼吸功能指标(pH、PaCO_2、PaO_2、PaO_2/FiO_2),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变化,用SPSS 24.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PEEP水平对pH、PaCO_2、MA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EP为5 cmH2O、10 cmH_2O、15 cmH_2O时,患者Pa O_2、Pa O_2/Fi O_2随PEEP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R、CVP随PEEP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EP为20 cmH_2O与15 cmH_2O比较,PaO_2、PaO_2/FiO_2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CV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选择PEEP水平为15 cmH_2O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出生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研究。治疗组42例NRDS患儿气管内注入国产PS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8例NRDS患儿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参数、肺X线片转归、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结局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用药后1 h血气PaO2、pH开始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于用药后1 h内明显下调,RR和PEEP分别于用药后6 h、48 h明显下降(P<0.05或P<0.01)。应用国产PS后2~6 h治疗组机械通气参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2h<0.05,P6h<0.05),PIP值于用药后1~72 h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2~6 h后,肺X线片显示NRDS病变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 d血气分析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和住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Pa O2、Pa O2/Fi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 d,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Pa O2、Pa O2/Fi O2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改善、肺部啰音消失、呼吸改善及三凹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P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予以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好,可缓解患儿缺氧状态,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PICU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通过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高PIP、高MAP、高Fi O2、上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Pa CO2、Pa 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Pa O2高于常规组,Pa CO2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缓解肺部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保护性通气治疗,对临床上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RDS疗效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胸外伤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都在Drager Evita4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气治疗;观察记录通气治疗24 h后动脉血气分析Pa O2、Pa C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与通气前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效果(有效和无效)及死亡例数做好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共发生死亡10例,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8例。治疗前Pa O2比较t=0.4922(P=0.6244);Pa CO2比较t=0.3442(P=0.7319);Pa O2/Fi O2比较t=0.1325(P=0.8951)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24 h后Pa O2比较t=6.9906(P=0.0000);Pa CO2比较t=6.2008(P=0.0000);Pa O2/Fi O2比较t=5.7598(P=0.0000);时间比较t=4.3212(P=0.0001);总有效率比较χ2=4.7316(P=0.0296);总无效率比较χ2=4.7316(P=0.02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性通气治疗对重症肺部创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降低了对肺的机械性损伤、能有效提高患者氧合功能以及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长葛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间质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文探讨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治疗的不同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2例,有创机械治疗患者2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引起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包括肺栓塞、单纯感染、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以及疾病急性加重等;接受有创呼吸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75.0%(15/20),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为43.8%(14/3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HR、RR、PH、Pa O2以及Pa CO2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无创组HR、RR、Pa O2以及Pa CO2水平均显著优于有创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栓塞、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及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是引起间质性肺疾病出现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方面临床效果优于有创呼吸通气。  相似文献   

8.
徐昉  汪飞  周发春 《中国药房》2009,(33):2618-26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62例急性肺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联合NIPPV)和对照组(NIPPV治疗)。在使用NIPPV后8、24、48h监测患者自觉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PaO2/Fi O2、NIPPV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NIPPV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8、24、48h呼吸困难持续改善(P<0.05),24、48h心率持续改善(P<0.05);接受治疗8、24、48h后PaO2/Fi O2持续上升(P<0.05)。结论:痰热清能减轻肺损伤的进一步加重,阻断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展,有效缩短NIPPV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06-109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34例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Pa O2、Pa CO2、p H值、Pa O2/Fi O2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动脉血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2、24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氧合指数、p H值改善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上机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为13.8d和18.2d(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非常的短,分别为21d和35d(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乌司他丁组(UTI组)(32例),对照组采用ARDS常规治疗,UT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确诊后即刻予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注射液每日20万U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治疗后3 d、7 d UTI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血清中TNF-α、IL-8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阻抑ARDS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氧合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何宇刚 《江苏医药》2015,(4):444-446
目的探讨以氧合指数(OI)为控制窗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OI为控制窗,46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相关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OI均升高,HR、RR和PaCO2均降低(P<0.05)。治疗前后的HR、RR、MAP、PaCO2和OI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低(P<0.05)。结论以OI为控制窗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够明显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规处理相比较,探究院前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抢救的常规处理,治疗组给予院前常规处理加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呼吸、HR、p H、Pa O2、Sa O2等指标比较,均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Sa O2和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良好,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建议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沈红卫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592-1593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患者2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或不能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行气管切开,比较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22例患者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后心功能改善,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明显减少,心率(HP)、呼吸(RR)明显减慢,动脉血氧分压(Pa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S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明显改善,pH和SBP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大多数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患者疗效确切,对于病情严重不能控制者可及时改行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15-817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RDS)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RD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机械通气(CMV),观察组44例,予以HFOV,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上机至吸入氧浓度(Fi O2)<0.6时间;观察两组治疗上机前和上机48 h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OI);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上机至吸入氧浓度<0.6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机48 h后Pa O2较对照组高,OI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提高氧分压,减少对肺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患者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前、BiPAP后1h及BiPAP后12h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82例成功,成功率为97.62%(82/84)。82例患者中经无创通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HR、RR较通气前明显减慢(P<0.05),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MAP下降(P<0.05)。结论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固尔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固尔苏应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100 mg/kg)和大剂量组(200 mg/kg),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上升,吸入氧浓度(Fi 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2)下降,且大剂量组变化大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 CPAP)应用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在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固尔苏(200 mg/kg)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安全的,且能更有效地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辅助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A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气管内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首剂量40~100 mg/kg,根据病情需要6~24 h重复用药,最多3次,72 h后不再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4 500 U/d,以配方奶为载体,每天11:00~12:00一次性给予。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机械通气参数、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6%、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正压(PEEP)、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Fi O2)、丙二醛(MDA)均显著降低,氧分压(Pa O2)、p H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肺功能,减轻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Pa O2、Pa CO22、p H和Sa O2)以及生命体征(HR、R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Pa O2、Pa CO2、p H、Sa O2、HR、RR分别为(47.6±8.0)mm Hg,(70.5±14.8)mm Hg,(7.27±0.04),(75.5±4.1)%,(123.4±14.6)次/分钟,(32.5±4.6)次/分钟,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p H、Sa O2、HR、RR分别为(49.6±8.2)mm Hg,(71.6±13.6)mm Hg,(7.26±0.03),(76.2±4.3)%,(126.6±15.9)次/分钟,(31.6±4.6)次/分钟,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 O2、Pa CO2、p H、Sa O2、HR、RR分别为(56.3±7.9)mm Hg,(61.3±11.7)mm Hg,(7.31±0.06),(89.3±6.8)%,(115.6±15.1)次/分钟,(28.3±4.2)次/分钟,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p H、Sa O2、HR、RR分别为(63.2±7.6)mm Hg,(52.5±12.5)mm Hg,(7.37±0.04),(96.6±3.7)%,(97.3±13.2)次/分钟,(23.5±4.1)次/分钟,两组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通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42-4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应用的疗效。方法ARD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呼气末正压(PEEP),PEEP水平为8~12 cm H2O;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25.4±2.1)次/m in,PaO2为(112±3.6)mm Hg,氧合指数(O I)为(315.5±20.5)mm Hg,辅助通气时间为3~8d。治愈8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期ARDS患者,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72h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R、RR、Pa O2、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观察组的HR、RR、Pa O2、Pa 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的HR、RR、Pa O2、Pa CO2水平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治疗后72 h,两组的HR、RR、Pa O2、Pa 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