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扩张、药物等[1] 。我院开展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的方法 ,取得显著效果 ,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0月经胃镜、食管吞钡、食管测压后确诊 16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内镜下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 ,其中男 12例 ,女4例 ,年龄 2 5~ 73岁 ,平均年龄 4 2岁。病程最短4 0d ,最长 10余a ,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骨后疼痛、反食、恶心。1 2 器械与用物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患者均采用OlympusQ -2 4 0内镜 ,OlympusNM …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注射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病,在我国缺少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在欧美国家,该病的发病率1/10万眼1演,以往治疗本病的方法主要是口服解痉药、扩张疗法及手术疗法,但口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扩张疗法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大,且有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可能,手术疗法的创伤较大,且有可能并发吻合口狭窄。近年国外报告下食管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眼2演。我院消化内科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对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了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素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并具有简单、价廉、创伤小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经X线钡餐,胃镜及食管压力测定确诊,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7~50岁,平均38.4岁,病程1~20年,患者均有吞咽困难和返食,有胸痛者6例,气道症状者1例,按症状发生频率评分眼3演,本组患者中度6例,重度2例。根据Olsen分型眼4演,本组病例均为Ⅱ型,其中Ⅱ型早期6例,晚期2例。2治疗方法注射肉毒素患者均采用富士能400型内镜,LoT9903注射针,针头长4mm,选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注射用A型肉毒素100u,冰箱保存,温度-4~20℃,使用前用生理盐水5m...  相似文献   

4.
5.
对53例贲门失弛缓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治疗后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返食症状明显好转。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下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比较贲门失弛缓症的几种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 :使用OlympusGIF130电子胃镜、CRE球囊扩张器、A型肉毒碱、1%乙氧硬化醇 ,将 2 1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行球囊扩张术、肉毒碱注射治疗及硬化剂注射。结果 :硬化剂注射组每例平均注射 2 .6 7次 ,疗效明显差于球囊扩张组及肉毒碱注射组 ;但患者难以忍受球囊扩张所引起的剧烈疼痛 ,且危险性大。结论 :LES内注射A型肉毒碱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小 ,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极少 ;治疗费用低 ,且疗效肯定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肉毒素注射及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5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气囊扩张组30例,肉毒素注射组26例;随访9—14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端括约肌静息压(LESP)和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率(LESR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肉毒素注射组食管压力测定结果[LESP(45.2±11.7)mmHg,LESRR(53±7.3)%]与气囊扩张组[LESP(46.3±8.9)mmHg,LESRR(83.6±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个月肉毒素注射组LESP高于气囊扩张组、LESRR低于扩张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注射和气囊扩张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方法,肉毒素注射法并发症少,但远期缓解率低于气囊扩张组。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在吞咽时LES不能正常地松弛,以致食物不能顺利地进入胃。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和食物反流。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以使食物能够在不完全切断括约肌的情况下易于从食管进入胃中。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改进,内镜下治疗AC的方法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障碍引起的贲门痉挛,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属于神经原性疾病,其运动障碍是食管胆碱能神经支配缺陷所造成,基本损伤为食管壁内肌间神经丛即Auerbach丛神经节细胞和迷走神经运动核细胞变性引起。而近来研究发现LES不能松弛与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和血管活性肠肽神经纤维的明显减少或缺失及一氧化氮神经减少或缺失有关。通过内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年来亦取得了某些进展,现简要综述如下。1 扩张疗法扩张疗法是使用外力强行扩张失弛缓功能的LES,使其部分肌纤维断…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英 《现代护理》2006,12(13):1217-1218
总结15例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术后指导调整饮食,观察生命体征、大便颜色、有无呕血等,是做好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总结15例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术后指导调整饮食,观察生命体征、大便颜色、有无呕血等,是做好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扩张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1997年1月~2005年3月,对5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观察扩张前和扩张后4周患者的症状评分、钡餐造影显示的食管最大宽度(MWE)、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及食管体部蠕动情况,并对部分病人进行随访。结果①56例患者中,扩张后4周症状缓解率为89.3%,扩张后4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扩张前(P<0.01);②52例患者扩张前钡餐食管的最大宽度为(3.77±0.29)cm,扩张后4周为(2.84±0.33)cm,P<0.05;③49例患者扩张前LESP为(43.08±11.41)mmHg,扩张后4周LESP为(15.20±5.39)mmHg,P<0.01;扩张前LESRR为(14.19±7.47)%,扩张后4周LESRR为(88.45±11.46)%,P<0.001;食管体部均未恢复推进性蠕动波;④所有患者均有贲门黏膜撕裂等,未见出血等并发症;⑤随访6、12、24个月及以上分别有86.3%(44/51)、84.4%(38/45)和82.1%(23/28)的病人无症状复发。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临床疗效可能与治疗后食管动力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贲门失弛缓症有药物、手术和内镜下治疗,各自优势如何,仍需进一步探讨。方法38例患者,肉毒毒素注射13例,球囊扩张20例,外科手术(食管下括约肌成形术)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和24个月食管梗阻程度和发生频率,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种治疗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的缓解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球囊扩张和手术仍有较高的缓解率,明显高于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24个月。球囊扩张术和手术治疗的许多患者症状再加重。球囊扩张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多。结论3种治疗均是有效的方法。球囊扩张术和手术的疗效持续时间相似,均比肉毒毒素注射长,但后者具有痛苦小,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aehalasia)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反流、胸痛、体重减轻或吸人性肺炎。本院于1999年10月至2005年6月应用贲门扩张气囊治疗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食管球囊扩张器对失弛缓贲门进行扩张,术后定期随访,经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症状缓解或复发与否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状消失,经1-3次扩张治疗,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缓解率依次为42.11%(16/38)、90.91%(20/22)、100.00%(2/2)。有贲门粘膜撕裂、渗血者76.32%(29/38),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每0.5、1、2、3年各随访一次,平均1.8年,复发率依次5.26%(2/38)、10.53%(4/38)、15.79%(6/38)、16.67%(5/30)(P>0.05)。0.5年内出现反酸,烧心者为3l.58%(12/38),经内镜诊断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1.05%(8/38),以后随访中未发现。结论;内镜立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月~1998年9月我院在无X线透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病人,经食管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其吞咽梗阻按Stooler分级法分4级:Ⅰ级能进软食,Ⅱ级仅能进半流质,Ⅲ级仅能进流质,Ⅳ级完全不能进食进饮[1]。有严重心肺疾患者,不予纳入。本组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1:137;年龄23~51岁,平均3179岁,病程1~12年,平均358年;发病年龄22~50岁,平均28…  相似文献   

17.
贲门失弛缓症(简称AC)经气囊扩张术可在X线透视下和内镜下进行。前者操作较费时,也较难对准狭窄的贲门部;后者经内镜活检孔道置囊,其气囊直径较小,故扩张效果均欠满意。自1996年7至1998年2月作者等用自制气囊和国产气囊经内镜放置对本症进行治疗,现将...  相似文献   

18.
气囊扩张和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内镜下气囊扩张和肉毒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的疗效。方法:118例经内镜、钡餐及食管测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病人分注射组56例,扩张组62例,分别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和肉毒素注射方法。治疗前、治疗后1周内测定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佃BP)以及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KESRP)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观察病人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LESP及LESRP均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两组间降低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LESRR均无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注射组:无效9例(14.52%),改善38例(61.29%),显效15例(24.19%);扩张组:无效0例,改善11例(19.以%),显效45例(80.36%)。随访2年结果显示,气囊扩张法较肉毒素注射疗效明显要高。结论:气囊扩张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疗效较肉毒素注射方法要好,临床症状的改善同LESP及LESRP的降低,特别是LESRP的降低有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可以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即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临床上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体重减轻等为主要表现。该病症状顽固,一般药物治疗难以奏效。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6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的2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22例患者共行内镜下气囊扩张23次,其中1例患者扩张2次,一个月后随访21例,1例失访。术后均无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随访8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的特点。术前评估充分、准备完善,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