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相继去骨瓣减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度残疾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硬膜下积液和术后再出血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较缓和的降低颅内压,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和硬膜下积液,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颅内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测定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颅内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测定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喻厚丰  查晓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去骨瓣减压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重伤侧去骨瓣减压治疗组(对照组)28例,3个月后行GC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14例恢复良好,6例能生活自理,2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4例死亡,其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2007年8月-2012年8月本科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220例,分为两组,A组120例行一次双侧预见性去大骨瓣减压术,B组100例分次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A组死亡24例(20.0%),B组死亡32例(3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恢复良好率(36例,30.0%)高于B组(17例,17.0%)(P〈0.05)。结论预见性一次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汪明义 《河北医药》2013,35(9):1329-1331
目的分析双侧可调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不对称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转归。方法 38例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可调控去骨瓣减压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按照GOS评分的比较预后转归。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患者术中脑膨出及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良好、中残患者的例数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可调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较标准去骨瓣减压更为肯定,但该手术要求更高,时间更长,创伤更大,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25例,其中67例作为研究组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58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开颅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良好率为58.21%,高于对照组37.9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90%,低于对照组48.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能够充分清除坏死病灶,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颅内压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压,临床疗效可靠,术后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8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监测24 h颅内压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检测24 h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颅内压相比术前,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外伤引起的脑肿胀预后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效果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颅脑CT超薄扫描,三维钛网数字成型,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结果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分次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脑系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5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单侧组42例给予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组43例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和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组颅内压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5.81%)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颅内压,促进功能恢复,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外伤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下降明显,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GOS评分情况,观察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9例(51.4%),对照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1例(29.7%),观察组恢复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隋斌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4):111-114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科室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预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标准评价。结果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痊愈8例,致残6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手术指征明确的病例,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痊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d、15d,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94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对照组予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9.57%显著高于对照组29.79%,术后1、3、7 d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脑膨出和切口疝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以显著减轻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降低其并发症概率并减少致残、致死事件,因此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2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亚组(GCS≤5分)5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含特重对照亚组49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C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疗效为71.1%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治疗亚组疗效为63.0%显著高于特重对照亚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22%低于照组的10.94%(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2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CP、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率为82.76%,对照组总生存率为4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彻底有效地清除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的坏死脑组织并确切止血,有效清除其颅内血肿,改善其血液循环,降低其颅内高压,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颅脑外伤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53例;行传统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并发症.结果 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率为52.83%,死亡率为5.66%;采用传统去大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率为35.84%,死亡率为18.87%.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去大骨瓣组术后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2%),传统去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相比较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其优势明显,能更好的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