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伴发结膜炎的情况及其与气道高反应的关系.方法 2006年和2007年8-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00例6~14岁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病例组,小学健康儿童(无变态反应性疾病)30名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吸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随机选取病例组中53例鼻炎患儿和对照组30名儿童做乙酰甲胆碱气道激发试验(methacholine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Mth BPT).结果 ①变应性鼻炎组中螨、霉菌、艾蒿、猫狗毛、夏秋季花粉、葎草SPT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5%、39%、36%、34%、31%、27%、22%.②变应性鼻炎组中各年龄组螨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艾蒿和夏秋季花粉随年龄增加SPT阳性率明显增JJ玎(x2=7.51,6.29,P均<0.05).③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患儿为65%.合并结膜炎组患儿变应原阳性数量高于单纯变应件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5).④变应性鼻炎症状越重,变应原阳性数幂越多(r=0.21,P=0.04),越可能合并变应件结膜炎(r=0.31,P=0.002).⑤变应性鼻炎组53例患儿乙酰甲且日碱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7%,正常对照组儿童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6,P<0.0001).变应性鼻炎组激发试验阳性的发生概率是正常对照组的17.08倍(95%可信区间5.38~54.26).结论 北京城区儿童8-9月变应性鼻炎就诊高峰和花粉变应原有关,其中艾蒿、夏秋季花粉和年龄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发病率高,应注重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儿童气道反应性增加,应对其积极治疗,减缓和预防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吸入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 E(slg E)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Uni CAP250变应原定量Ig E检测系统的荧光酶联免疫法,对256例3~14岁气道过敏疾病患儿测定9种常见吸入变应原的血清slg E。25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变应性鼻炎组(简称"鼻炎组",37例)、支气管哮喘组(简称"哮喘组",82例)和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简称"鼻炎并哮喘组",137例)。比较3组患儿9种吸入变应原阳性检出率的分布差异,并比较3组患儿变应原致敏级别和致敏种类数的差异。结果哮喘组、鼻炎组和鼻炎并哮喘组患儿吸入变应原血清s Ig 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3%(47/82)、86.5%(32/37)、82.5%(113/1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鼻炎组、鼻炎并哮喘组患儿常见变应原均依次为霉菌类(32.9%、54.1%、48.9%)、尘螨类(30.5%、45.9%、46.0%)、花粉类(26.8%、35.1%、32.8%)、宠物类(12.2%、27.0%、18.2%)、蟑螂(9.8%、5.4%、5.8%)。鼻炎组和鼻炎并哮喘组患儿霉菌混合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6)。3组患儿9种变应原的致敏级别和致敏种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或二者合并患儿前3位吸入变应原均依次是霉菌类、尘螨类、花粉类;与支气管哮喘相比,霉菌致敏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关系更密切;这3种常见气道过敏性疾病吸入变应原的致敏分布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体内和体外变应原测定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吸入性变应原筛查(Phadiatop)及特异性IgE测定联合应用在过敏性哮喘变应原诊断中优势。方法对57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性变应原SPT测定和Phadiatop测定。对其中33例进行血清户尘螨特异性IgE测定。分析本组哮喘患儿SPT结果分布,SPT与Phadiatop结果符合率,户尘螨SPT与其特异性IgE结果符合率。结果儿童哮喘吸入性致敏原分布最常见的为尘螨、真菌、宠物等室内变应原。本组SPT和Phadiato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79%,SPT与Phadiatop符合率86%。5例Phadiatop阴性患儿经SPT和真菌特异性IgE测定证实存在真菌过敏。户尘螨SPT和特异性IgE结果符合率为97%。结论在儿童哮喘相关吸入性变应原诊断中,联合应用体内和体外变应原测定方法可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变应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上海不同地区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不同地区变应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变应原分布特点及意义,为防治儿童变应性呼吸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12月上海3家医院收治的502例变应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以及375例成人患者,采用12种德国Allergopharma变应原点刺液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1.儿童组SPT阳性率80.9%,显著低于成人组的98.9%(χ2=69.278P=0.001),<7岁儿童组SPT阳性率低于≥7岁儿童组。2.SPT阳性患儿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为粉尘螨,其次为猫上皮和狗上皮,阳性率分别为92.9%、35.7%和19.0%。3.儿童组中单纯哮喘患儿SPT阳性率的(67.7%),显著低于单纯鼻炎患儿(81.5%)和鼻炎并哮喘患儿(86.5%)(P=0.039,0.001)。4.上海市区患儿SPT阳性率(82.7%),显著高于上海郊区患儿阳性率(72.0%)(χ2=7.443P=0.006)。结论保持居住环境、家居用品清洁,减少尘螨接触,不养猫、狗等宠物,对减少儿童变应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很大帮助;儿童SPT阳性率受年龄影响;变应性鼻炎患儿在诊断治疗中较哮喘更应警惕变应原的检测和回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状况及分布,为该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丹麦ALK-ABELL公司提供的13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因各种过敏性疾病等原因就诊的来自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3085例儿童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结果:3085例患儿中,吸入性SPT阳性1368例,阳性率为44-34%。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屋尘螨804例(26.06%)、粉尘螨793例(25.71%)、热带螨440例(14.26%)、艾蒿282例(9.14%)、猫毛204例(6.61%)。<4岁组、4岁~组、7~15岁组SPT阳性率依次为28.66%、41.85%、58.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随年龄增长SPT阳性率增加。男性SPT阳性率较女性高(47.78% vs 38.50%,P<0.05)。在各种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鼻炎患儿的SPT阳性率最高,达72.41%,其次依次为支气管哮喘(62-2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45-83%)、过敏性紫癜(36.28%)。结论: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艾蒿、猫毛等为主;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儿童SPT阳性率较女性高;在常见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鼻炎患儿SPT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5年后的过敏原变化情况。方法对2003—2004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登记且登记时均行皮肤点刺实验(SPT)并给予ICS治疗的133例哮喘患儿,进行现场回顾性调查。现场调查包括填写调查表和复查SPT。结果 133例哮喘患儿完成了5年前后的2次SPT检测,5年前121例(91%)SPT阳性,12例(9%)SPT阴性;5年后133例中119例(89.5%)SPT检测阳性,14例(10.5%)SPT阴性,与5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变化,但蟑螂和树花粉明显增加(P>0.05),牛奶、鸡蛋明显减少(P>0.05)。结论哮喘患儿5年后过敏率变化不大,吸入性过敏有所增加,食物过敏有减少趋势。屋尘螨和粉尘螨仍然是主要过敏原。ICS治疗与否对过敏情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海嘉定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常见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海嘉定地区儿童哮喘的致敏原以及哮喘患儿年龄与过敏原的相关性.方法 351例哮喘儿童按年龄分组,用15种标准化的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点刺液对所有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观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组过敏原情况.结果 (1)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1.2%,其排序依次为粉尘螨(49.6%)、屋尘螨(49.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AR)吸入性变应原种类及特点,为儿童AR预防与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和过敏专病门诊AR患儿448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AR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探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及变应原种类与性别、年龄以及共患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采用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4488例AR患儿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3116例,阳性率69.43%。单一变应原阳性比例28.47%(887/3116)、双重变应原阳性比例25.22%(786/3116)、3种变应原阳性比例19.67%(613/3116)、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比例26.64%(830/3116)。最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为霉菌类(45.72%,2052/4488),其次依次为粉尘螨(34.71%,1558/4488)、艾蒿(33.95%,313/922)、屋尘螨(31.13%,1397/4488)、豚草(30.97%,227/733)等。2.学龄前组、学龄组、青少年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56.15%(1132/2016)、79.26%(1624/2049)、85.11%(360/423)(χ^(2)=309.72,P<0.001)。在学龄前组、学龄组首位吸入性变应原均为霉菌类(40.23%、50.85%),在青少年组首位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56.74%),其次为屋尘螨(53.66%)、霉菌类(47.04%)。3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9,P<0.001)。在学龄前期组以单一变应原阳性为主,学龄组、青少年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增多,以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为主。3.男童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达73.28%(2139/2919),明显高于女童组阳性检出率62.40%(979/1569)(χ^(2)=58.28,P<0.001),男童和女童组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前3位均为霉菌类、艾蒿、粉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在男童与女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2,P<0.001),女童组以单一变应原为主(20.78%),男童组变应原阳性种类增多,以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为主(20.45%)。4.AR共患支气管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最高,达79.21%,其次AR共患支气管哮喘阳性率73.67%,AR共患特应性皮炎组阳性率61.05%,单纯AR组阳性率57.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7,P<0.001)。结论天津地区儿童AR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霉菌类、粉尘螨、艾蒿、屋尘螨、豚草,不同年龄、性别及共患不同过敏性疾病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应尽早为AR患儿检测变应原,做到提前预防,减少药物使用量,也为开展变应原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常见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1 179 例患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6 组:特应性皮炎组(n=140)、过敏性胃肠炎组(n=37)、过敏性结膜炎组(n=77)、过敏性鼻炎组(n=301)、哮喘组(n=285)、混合过敏性疾病组(n=329)。结果 1 179 例患儿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82.0%,阳性率最高的吸入过敏原是粉尘螨(68.1%)和屋尘螨(53.5%),阳性率最高的食物过敏原是牛奶(5.0%)和鸡蛋(4.8%)。特应性皮炎组和过敏性胃肠炎组中≤3岁患病的人数分别占84.3% 和83.8%,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4 岁以上儿童占多数。特应性皮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粉尘螨;过敏性胃肠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为主,最常见的过敏原均是粉尘螨和屋尘螨。结论 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年龄分布和过敏原种类不同: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原为主;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哮喘和混合过敏症多见于年长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吸入性过敏原分布特点,为防治儿童哮喘提供指导。方法2013年1月至12月广东省龙川县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05例患儿作为哮喘组,同年龄同性别9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SPT)及总IgE抗体及特异性IgE抗体浓度测定。结果哮喘组 SPT、总 IgE 抗体、特异性 IgE 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2% vs.32.7%、78.1% vs.34.7%、73.3% vs.31.2%)( P均<0.05)。哮喘组儿童 SPT 过敏原前5位分别是屋尘螨(60.9%)、粉尘螨(48.6%)、狗毛(27.6%)、豚草(20.9%)和棉绒(16.2%)。对照组儿童分别是屋尘螨(25.5%)、粉尘螨(21.4%)、狗毛(13.3%)、豚草(10.2%)和棉绒(7.1%)。哮喘组过敏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狗毛、豚草和棉绒是本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要及时避免接触以上5种过敏原,减少哮喘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福州地区388例外源型哮喘儿童进行吸入性致敏原皮肤检测。305例阳性,占78.45%。其中对螨、霉菌、秋花粉、早春花粉阳性率最高;枕灰、烟、晚春花粉次之;而多价羽毛、兽毛、蒿等反应较少。同一患者对两种以上致敏原呈阳性反应者占96.07%,同时对五类以上致敏原过敏者达70.42%。皮试阳性反应程度,在整个儿童时期有随年龄渐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4岁以下哮喘患儿特应性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4岁以下哮喘患儿特应性分布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采集62例经临床诊断的4岁以下哮喘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次喘息年龄,已发作喘息次数,病史月数,父母过敏史(主要为经临床诊断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个人过敏史(主要为经临床诊断的湿疹和过敏性鼻炎)。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筛查混合食物变应原(fx5E)、混合霉菌(mx2)、混合吸入性变应原(Phadiatop)以及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对变应原致敏的影响作用。结果:fx5E,mx2,Phadiatop阳性率分别为40.3%,14.5%,14.5%,三类混合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46.8%,总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率24.2%。结论:4岁以下临床诊断哮喘的患儿经体外检测显示约四分之一存在吸入变应原致敏;父母哮喘史、患儿食物变应原致敏、初次喘息年龄在2岁以后和高IgE水平提示对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超重和正常体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屋尘螨变应原标准化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皮肤点刺试验(SPT)尘螨过敏原强度的分析。方法 215例SPT屋尘螨、粉尘螨均阳性的过敏性哮喘患儿纳入该研究,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63例)和正常体重组(152例),比较两组标准化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6个月及1年后屋尘螨、粉尘螨过敏原皮肤指数(SI)变化情况。结果在控制检测时间点变异的情况下,超重组组胺皮丘直径大于正常体重组(P0.05);在控制体重变异的情况下,患儿屋尘螨SI、粉尘螨SI均随治疗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及1年,两组屋尘螨SI、粉尘螨SI均可见明显下降,但超重组较正常组下降更显著。结论超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对组胺反应更强烈;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降低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强度;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1年内,超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尘螨过敏程度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42例接受标准化屋尘螨SIT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1年后均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血清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1年后屋尘螨和粉尘螨的皮肤指数和自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而治疗前后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水平、肺功能(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儿童给予SIT1年后其皮肤敏感性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451例湿疹患儿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SPT),分析常见的吸人性和食物性过敏原,并在各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湿疹患儿SPT的总阳性率为80.3%,其中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6.9%和51.1%,其次为霉菌类;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依次为鸡蛋(39.8%)、牛奶(28.2%)、小虾(18.1%)、花生(16.9%)和金枪鱼(16.6%).比较≤3岁和>3岁两组患儿SPT结果,鸡蛋、牛奶和小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1岁、~3岁与>3岁三个年龄组,主要过敏原粉尘螨、鸡蛋、牛奶和小虾的阳性率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和霉菌是湿疹患儿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鸡蛋、牛奶、小虾、花生和金枪鱼是湿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随患儿年龄增长,吸人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逐骶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经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早期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11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尘螨致敏的轻中度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70例, 对其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哮喘和鼻炎的药物治疗, 并进行病例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54例患儿完成了1年的随访, 治疗后3、 6、 9和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2%、 75.9%、 81.5%和87.0%; 治疗后1年SMS较基线期显著降低[(5.28±2.28) vs. (2.87±1.96),P<0.05],VAS较基线期显著降低[(5.59±3.35) vs. (4.04±3.68),P<0.05],肺功能呼气流量峰值(PEF% pred)较基线期显著升高[(95.41±15.18) vs. (99.24±16.24),P<0.05]。结论 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控制药物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早期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 哮喘病程短、 基线期PEF%pred低、 基线期症状用药计分高的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和病史采集,探讨缓解期哮喘患儿及其父母的特应性状态。方法采用PharmaciaUniCAP系统检测1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及其父母24例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同时采集各自的湿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发病情况。哮喘患儿完成10种吸入性过敏原皮肤试验。结果哮喘患儿15例中13例(86.7%)有婴幼儿湿疹和(或)变应性鼻炎病史。13例(86.7%)的父亲或母亲有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特应性疾病史。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总lgIgE水平与父母亲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8.42P=0)。哮喘患儿血清总lg IgE水平(2.43±0.73)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0.72±0.54)KU/L(q=14.176P<0.01);较一级亲属[(2.05±0.54)KU/L]明显增高(q=2.897P<0.05)。哮喘患儿与有特应性疾病母亲和父亲血清总IgE水平无相关性(P>0.05)。12例(80.0%)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阳性率最高的为粉尘螨和户尘螨。结论哮喘患儿表现家族特应性群集现象。持续高水平血清总IgE参与特应性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儿童哮喘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哮喘病因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对121例哮喘患儿及11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59例哮喘患儿应用免疫条带印记法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 ①121例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28.10%,高于对照组(P〈0.05)。②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3例(27.27%);屋尘螨过敏原阳性32例(26.45%)。③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④59例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46例(77.97%),其中猫毛26例(44.07%)。狗毛23例(38.98%),粉尘螨13例(22.03%),屋尘螨12例(20.34%),海鲜组合10例(16.95%)。⑤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尘螨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儿童哮喘过敏原检测优先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崇明岛儿童常见变应原特点,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最适条件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对384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尘螨、牛奶、鸡蛋、狗上皮等20种变应原检测,了解本地区常见变应原特点,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疾病的变应原阳性情况,了解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不良反应.采用SAS 8.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的阳性率.结果 384例过敏性疾病的患儿中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达72%(278/384),依次为屋尘螨 67.0%、粉尘螨66.0%、牛奶12.5%、狗上皮11.0%、鸡蛋8.5%及龙虾8.5%等.而不同疾病的变应原阳性率中以具有典型过敏性疾病表现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变应性鼻炎及哮喘并鼻炎为高(总阳性率为85.2%).>3岁组阳性率较≤3 岁组高.384例中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分别为发热4例,哮喘、过敏性休克各1例.结论 崇明岛常见变应原以屋尘螨、粉尘螨等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尤其适合3岁以上具有典型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患者,且皮肤点刺试验有一定风险,须做好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对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6年2月在育英儿童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患儿59例,于治疗前测定其血清屋尘螨特异性lgE(sIgE)、粉尘螨sIgE,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每次免疫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在每次变应原注射前后30 min测定其呼气高峰流速(PEF).结果 尘螨sIT中59例患儿注射总次数为1 419例次,共发生全身不良反应20/1 419例次(1.41%),局部不良反应1 135/1 419例次(79.98%).患儿发生速发局部不良反应1 043/1 419例次(73.50%),11/59例(18.64%)共发生18/1 419例次(1.27%)速发全身不良反应,13/59例(22.03%)共发生92/1 419例次(6.48%)迟发局部不良反应,2/59例(3.39%)共发生2/1 419例次(0.14%)迟发全身不良反应.治疗中的PEF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剂量递增阶段PEF平均值上升较平缓,而注射第15次后PEF平均值上升迅速.注射第12次前,治疗前后30 min PEF平均值差距不大,而注射第12次后差距明显增大.48例无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患儿与11例有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患儿血清总IgE(TIgE)、屋尘螨aIgE、粉尘螨sl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患儿血清TIgE、屋尘螨sIrE、粉尘螨sIgE均明显高于无速发不良反应患儿(U=2.05,2.25,2.75 Pa<0.05).结论 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SIT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办法.在起始治疗完成后,患儿平均PEF值增高明显,自觉症状开始改善.患儿治疗前血清TIgE、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值越高,在SIT治疗中发生速发全身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