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早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国内1994—2005年间关于早产危险因素的分析性研究文献22篇,累计早产4097例,足月产对照11369例。结果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分别为:胎膜早破OR=4.84(95%CI:3.92~5.99);多胎妊娠OR=5.16(95%CI:3.15~8.44);臀位OR=3.27(95%CI:1.90~15.61);前置胎盘OR=6.95(95%CI:4.27~11.32);妊高征OR=2.18(95%CI:1.89~2.52);未进行产前检查OR=4.35(95%CI:2.94~6.44);人工流产史OR=1.01(95%CI:0.97~1.05);产前出血,OR=3.89(95%CI:2.08~7.27);贫血及其他内科合并症OR=3.74(95%CI:2.16~6.50)。结论目前我国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与早产的联系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臀位、前置胎盘、妊高征、未进行产前检查、产前出血、妊娠合并贫血及其他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8926例单胎活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结果共1801例产妇在孕期经历被动吸烟。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被动吸烟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风险是非被动吸烟者的1.359倍(95%CI:1.146~1.612,P<0.001),胎膜早破的风险为1.290倍(95%CI:1.095~1.520,P=0.002),早产的风险为1.367倍(95%CI:1.155~1.619,P<0.001),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341倍(95%CI:1.079~1.668,P=0.008)。与非被动吸烟者相比,平均每周被动吸烟天数≥4天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为非被动吸烟者的1.402倍(95%CI:1.104~1.780,P=0.006)、1.690倍(95%CI:1.339~2.132,P<0.001)和1.584倍(95%CI:1.172~2.141,P=0.02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期经历被动吸烟能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监测2412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前高体重组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理想体重组(P〈0.001);低体重组孕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体重组和高体重组(P〈0.001);无论孕前体质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倡定期产前检查及重视母亲孕期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妊高征)、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洛阳市103家医院出生的54378例新生儿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产妇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对新生儿予以分组比较。结果有妊高征组,出生低体重儿,新生儿畸形、死亡、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妊高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胎膜早破组,妊高征、出生低体重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胎膜早破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于新生儿结局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产前状况检查分析,探讨产前检查在预防和治疗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抽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84例产前检查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无产检组有妊高征患者和有产检组有妊高征患者无显著差异,但惠有重度妊高征发生率、剖宫产率、妊高并发症无产检组均明显高于产检组。在未产前或者不规范检查患者中、文化程度低、流动人口、经济状况差及占较大比例。结论:定期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可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孕期的异常情况,以减少妊娠者并发重度高血压,低体质量儿、降低早产儿及死胎的发生率,改善母婴身体状况。特别加强对居住在乡村、文化层次低、收入低者周产期保健重要性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晚期早产儿的健康与疾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全部新生儿5 238例,其中晚期早产儿110例为研究组,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出足月儿22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健康状况及疾病,并对两组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低血糖、呼吸窘迫、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喂养不耐受、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出血项P <0.05,其余均P<0.01);研究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母亲孕期高危因素(高龄、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多胎、羊水异常、胎盘异常、孕期宫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院晚期早产儿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足月儿,高龄、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多胎、羊水异常、胎盘异常、孕期宫内感染是导致晚期早产儿早产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指征剖宫产、有指征产前和产时剖宫产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降低剖宫产率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上海市两家三级医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间的1 217例分娩,回顾性收集相关孕期与分娩信息。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无指征剖宫产、有指征产前剖宫产和有指征产前剖宫产。针对3种不同的剖宫产类型,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找出各自的危险因素并调整混杂因素。结果对于无指征剖宫产,初产妇的危险性是经产妇的1.85倍(OR=1.85,95%CI:1.21~2.83)。有指征产前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有:孕前超重及肥胖者(OR=3.06,95%CI:1.62~5.77;OR=5.15,95%CI:1.99~13.32),孕期被动吸烟者(OR=1.78,95%CI:1.08~2.93),初产妇(OR=14.82,95%CI:8.08~27.19),婴儿出生体重〈2.5 kg或〉4 kg者(OR=5.62,95%CI:1.19~26.56;OR=13.44,95%CI:3.37~53.64),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产妇(OR=2.47,95%CI:1.17~5.22)。对于有指征产时剖宫产,母亲年龄偏大(OR=2.48,95%CI:1.07~5.72)及婴儿出生体重〉4 kg(OR=13.32,95%CI:3.37~52.63)者的危险性增加,初产妇(OR=0.14,95%CI:0.08~0.26)的危险性减小。结论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需要加强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的健康教育。应重视对孕产妇孕前孕期体重的干预与孕期血糖的控制,并且强调避免孕期被动吸烟的重要性,以降低有指征的产前与产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早产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因素和防治早产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选用同期足月妊娠111例作对照。结果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臀位和双胎妊娠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P<0.0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重度妊高征与对照组比较,虽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其早产发生的孕周小早产儿体重低,死亡率特高。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尽力延长胎龄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妊高征与小于胎龄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高征与小于胎龄儿(SGA)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4年10月在本院出生的单胎活产SGA病例共834例(男443例,女391例)作为病例组。以胎儿性别及出生孕周进行频数匹配,按1∶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出生体重在10%~90%分位的适于胎龄儿2 502例(男1 329例,女1 173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孕期患妊高征的比例。结果:①病例组母亲患轻度、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2.52(95%C I,1.35~4.69)、4.21(2.03~8.70)和5.15(3.10~8.54)倍;②分层分析表明,男性及女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4.45(2.72~7.27)和3.51(2.14~5.75)倍,男性及女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优势比无显著差异,早产和足月病例组母亲患妊高征的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9.96(4.50~22.02)和3.21(2.15~4.78)倍,早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优势比显著高于足月病例组;③校正性别、足月与否及母亲年龄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类似。结论:妊高征可显著增加SGA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黄石市亚健康新生儿出生情况、流行病学分布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出生的7416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父母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记录亚健康出生新生儿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黄石市亚健康出生新生儿总发生率为3.71%(275/7416),城市为2.17%,农村为4.56%,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年龄≥35岁(OR=21.677,95%CI=3.872-95.472)、胎膜早破(OR=8.981,95%CI=4.064-9.421)、孕期服药史(OR=12.081,95%CI=4.264-37.857)、妊高症(OR=36.074,95%CI=10.588-134.697)、孕期疾病史(OR=31.097,95%CI=8.754-113.843)为新生儿亚健康出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家庭经济高收入(OR=0.764,95%CI=0.427-0.916)、孕期保健(OR=0.698,95%CI=0.392-0.877)为影响新生儿亚健康出生的主要保护因素。结论黄石市亚健康出生新生儿发生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母亲年龄、孕期服药史、孕期疾病史、妊高症、胎膜早破为主要危险因素,应重点加强知识宣教,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1.
卢红艳  常明  吴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47-454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医院产科出生且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儿生后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对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母亲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指数、母亲产前应用激素、破膜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10个项目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早产儿符合研究标准,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24.8%。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排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复苏及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破膜时间长短与脑损伤无关。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及患儿生后有窒息复苏史也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611例胎膜早破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研究结果认为:①本院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1%(611/4 047),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6%(104/4 047),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2.5%(507/4 047).②导致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生殖道感染、流产或引产史与宫腔内压力增加(因巨大儿、双胎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所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③足月胎膜早破的阴道分娩率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足月胎膜早破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可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加强临床监护,给予正确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与早产亚型之间的关联。方法 招募孕早、中期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产前筛查的孕妇,进行基线调查和生物标本采集,随访孕妇至分娩或妊娠终止,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问卷调查等获取孕妇孕期情况、妊娠结局等信息,建设孕妇队列。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探讨GDM与早产[医源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和早产临产)]之间的关联;对于多个混杂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校正法构建模型计算调整后的关联。结果 在2 031例分娩单胎的孕妇中,GDM和早产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0.0%(204例)和4.4%(90例);其中,GDM组(n=204)孕妇发生医源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的比例分别为1.5%和5.9%,非GDM组(n=1 827)孕妇发生医源性早产、自发性早产的比例分别为0.9%和3.2%,两组自发性早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进一步细化自发性早产亚型,结果显示GDM组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临产的比例分别为4.9%和1.0%,非GDM组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临产的比例分别为2.1%和1.1%。GDM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风险是非GDM孕妇的2.34倍(aRR=2.34,95%CI:1.16~4.69)。结论 GDM可能增加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未发现GDM孕妇早产临产发生比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541例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百花  肖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61-2063
目的:探究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查阅自然早产病历541例为研究组,并对其进行1∶1配对,查取在分娩年份上有可比性的足月分娩病历541例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前次早产史、胎膜早破、妊娠期中度及重度贫血、多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记数升高是早产的高危因素;O型血、系统产检是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当的产检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区域内胎龄≤33周早产儿不同转运模式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收入胎龄≤33周早产儿805例,按照不同的转运模式分为胎儿宫内转运组209例、新生儿转运组211例和本院分娩组385例。比较3组母亲高危因素、早产儿早晚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新生儿转运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羊膜炎、产前抗生素使用率、产前24小时激素使用率和医源性早产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自发性早产发生率最高;宫内转运组和本院分娩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前抗生素使用率和临床羊膜炎发生率较高;新生儿转运组入院体温低,危重新生儿评分高和窒息发生率高,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低;宫内转运组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重症肺炎发生率高,出生体重低,极低体重儿多,晚发性败血症发生率高。结论早产儿宫内转运至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产科中心,减少窒息、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体温的发生率,不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3 245例新生儿早产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早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199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245例新生及其母亲有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3245例新生儿中,早产儿225例,发生率为6.93%;与早产发生有关的因素是:胎儿畸形(b=3.144,OR=23.19)、多胎妊娠(b=2.497,OR=12.14)、胎膜早破(b=0.827,OR=2.29)、产次(b=0.281,OR=1.33)、母亲职业(b=0.384,OR=1.47)、脐带长度(b=-0.037,OR=0.96)、产检查次数(b=-0.198,OR=0.82)。结论:胎儿畸形,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脐带过短、产次越多以及母亲职业是农民等因素能增加新生儿早产的危险性,而进行产前检查会降低早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早产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选择2002年7~8月间分娩、孕期低于37周的39名产妇为病例组;选择其前后48 h分娩、孕妇年龄相近及分娩次数相同、孕期大于37周的39名产妇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早产危险因素.[结果]居住乡村、孕后期开始产前保健、产前检查<3次、妊娠期感染性传播疾病、胎膜早破及孕期用药史与早产有关.[结论]早产与孕期多种因素有关,做好孕期保健是预防早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早产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你划产儿发生率、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321例早产病例与同一医院出生的足月产例对照例1:1配比,进行条件Le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特发性胆淤症、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和脐带打结,定期的产前保健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早产与胆淤证、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和脐带打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发生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高危因素及其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诊断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其中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共189例,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组,病理证实无胎盘、胎膜病变者为对照组,共131例,分析引起绒毛膜羊膜炎的高危因素,并比较其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绒毛膜羊膜炎组中剖宫产、胎膜早破>24h、产前发热、产前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65、13.386、18.693、15.933,均P<0.05),虽然单纯胎膜早破>12h无统计学意义,但当胎膜早破<12h并合并母亲产前发热、产前CRP升高时,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94、6.522,均P<0.05).②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感染性肺炎、围产期脑损伤及围产期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074、31.411、8.928、10.247、8.829、7.155,均P<0.05).结论 胎盘病理诊断对新生儿发病病因诊断及预防、治疗新生儿并发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胎膜早破>24h,以及虽然胎膜早破时间短但合并产前发热、产前CRP升高、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均应行胎盘病理检查.对于高危孕妇尤其是合并胎膜早破或产前发热者,需要动态监测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