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集成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方便医生调阅影像信息。方法采用两个存储设备和两个FC交换机,其中一个存储作为镜像,形成双冗余的SAN架构。结果形成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全院级的PACS存储中心。结论医生可随时在医生工作站上查阅病人的影像信息,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PACS系统建设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水平,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方法运用PACS实现医学影像的存储、传输,医师通过PACS影像工作站对图像进行调阅和后期处理等。结果 PACS建成后,实现影像数字化、无胶片化,诊断质量得到提高,患者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成本大幅降低。结论 PACS系统能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PACS系统在实现放射科完全数字化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几年来我院PACS系统的组建和应用经验,探讨PACS系统在放射科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ACS实现了CR、CT、MRI、DSA等医学影像存储、传输,医生通过PACS影像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等。结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科医生已熟练掌握了PACS的一般应用方法,运用该系统实现了无胶片阅片,诊断质量得到提高,诊断报告生成速度加快,患者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运用PACS系统实现了影像数字化、无胶片化,能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医院图像网络系统及远程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医院信息管理网络化已势在必行,尤其是图像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已提上议事日程,它可让医院有效实现远程诊断,从而提高诊疗水平,这是未来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趋势。1医院图像信息网络系统1.1医院图像信息网的特点随着世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诊疗手段日趋多元化,特别是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为医院进行病情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天医院都要对几十甚至上百名的病人进行X光、CT、MRI及电子显微镜等病理检查。各种影像信息如能通过计算机来采集、存贮和传输,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口腔专科医院的特点,介绍如何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影像检查流程的改造,实现影像数据的数字化和共享。方法:建立从临床电子申请、影像科预约登记、排队检查、报告诊断、审核发片、临床调阅的电子化流程控制。结果:通过数字化的流程改造,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减轻影像科技师、医生的工作量。结论:改造完成的PACS/RIS,既满足了口腔专科医院的工作需要,还能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PACS/RIS的建设及实施。方法:我院放射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放射科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和报告的保存,第二阶段放射科依据DICOM等标准建立了科室级的PACS和RIS系统,第三阶段放射科将科室的系统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结果:通过PACS/RIS实现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并且实现了以影像科室为重点,覆盖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科室的PACS实现了数字图像的传输、存储、管理、备份等。使临床医师能快速同步的得到影像科室的诊断报告和相应的影像;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论:PACS/RIS的建设实施证明该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
近期,杭州市医学检查诊疗中心放射影像分中心在市一医院正式成立,今后杭州市卫生局所属医院的高端影像设备都会集中在该中心。病人在中心接受检查后,图像会通过网络传回当地,供诊断治疗;市级专家团队也可以通过网络医疗服务平台进行影像会诊,全程参与区县医院病人的抢救、诊断和治疗。当市区级医院的医生碰到影像方面的诊疗难题时,都可以通过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将影像资料传给各位专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装备》2020,(1):180-18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是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而实现健康梦离不开医疗科技的发展。现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驱动下,医疗领域的“云端”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尤其体现在医学影像方面。影像存储系统从最初随影像设备配置的单机版后处理工作站发展为科室级与医院级PACS,进而发展到区域级与云端PACS,即“影像云”,为医学影像中心实现跨区域远程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伴随“影像云”发展历程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包括医疗影像设备后处理技术的变革:从简单的平面浏览、3D重建与多模态影像融合,到高级功能与形态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再到手术导航、3D打印以及目前最前沿的AI辅助诊断与决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10年,云端影像系统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影像数据分析不仅跨模态、跨临床、跨学科、跨领域,并且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影像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也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医院影像资料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益波 《医疗设备信息》2002,17(8):12-13,11
医院影像资料信息化系统,也即PACS系统,是目前医院研究的热门,但大多局限在医院内部。作者所在医院利用油田已建成的发达局域网开发的医院影像资料信息化系统,不但实现了医院内部影像资料各科室的共享,同时也实现了油田各医院间影像信息的交流和远程会诊。提高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了为医生、患者服务。整个系统运行管理良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血常规检验在检验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于每个住院患者,医院都会采取血常规检查,因此有效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不但能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同时医生也能根据检验结果综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但是不正确的血常规检验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医生在进行诊断和调整方案时,不能获取有效信息,很有可能就会使医生的诊断发生偏差。那么,该如何提高临床检验中血常规的准确性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入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实现网页嵌入式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系统。方法: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B/S)构架实现的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利用VTK工具包及Volume Render X控件开发嵌入网页的图像三维可视化控件,并将其部署到远程诊断系统中。结果:系统无需安装,具有较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环境,能够初步实现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以及较完整的分割、优化等后处理。结论:该系统无需影像工作站,在网页中便可实现对DICOM影像资料的三维可视化处理,且可与任何基于网络的远程诊断系统整合,具有较强的网络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计算机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放射治疗及制定手术计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详细介绍图像融合的技术、方法以及医学上的应用,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一种新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善医学图像质量,便于临床诊断。方法:利用4层多尺度二维小波分析法对MRI脑梗图像进行分解和重建,通过改变多种增强系数观察病变部位。结果:重建图像较原图像清晰,通过改变细节参数增强图像可以对任何部位进行增强,分析发现患者横断面图左右纹理差别较大,脑梗病变部位清楚。结论:使用二维小波分析法处理医学图像简便快捷,能够很好地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帮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DICOM标准和MPEG2标准在医疗领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基于DICOM和MPEG2格式进行图像或视频文件的存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多格式医学图像解读器MIViewer,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包括DICOM及MPEG2在内的各类医学图像及视频的解析阅读问题,而且可以内嵌于其它图像诊断和分析软件中.高效灵活地定制开发各类医学图像系统。  相似文献   

15.
医学图像中的纹理特征变化反映了机体的病理改变,因此,图像纹理分析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医学图像及其纹理的复杂性,尚未有一种通用的、适合各类医学图像的纹理分析方法。医学图像纹理分析中有4种常用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其每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均存在优点和缺点。对不同医学影像(CT、MRI、B超及数字X线片)上肝部及肺部疾病的图像纹理分析表明,基于肝脏病变CT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提取的纹理特征对图像内容有较好的区分性;通过纹理分析可对早期肺癌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赵亚龙  黎海峰 《现代医院》2012,12(8):139-141
随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个医院不可或缺的基础应用设施,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PACS)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各个医院得到普及应用。目前,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会诊或医学会诊等临床需要,越来越多的医学影像资料成为不可或缺的会诊资料。什么样的医学影像文件,既能满足医学临床会诊以及医学影像存储标准要求,又能满足患者携带方便的需求,便成为我们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医学临床会诊要求,结合医学影像文件便携性和存储标准要求,以及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多模式医学图像体外控制点模块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能在多种影像检查设备上使用的显像模块。该模块小巧,使用简单,可用于病人选点穿刺诊治和图像融合控制点配准。  相似文献   

18.
DSA图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利用了某些机械设备,同时运用了DSA技术,探讨DSA图像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通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分析及各项技术要素优化,使得DSA图像质量得以控制,保证临床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对医疗科研、新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医学影像图文诊断系统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介绍了计算机医学图文诊断系统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该系统集成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和图文数据库存档技术,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实时、全真影像采集,使X线等视频影像跃然纸上 ,对影像诊断及病历实现数字化档案存储,并可实现医院无纸化的数字影像传输,Internet网传输、远程会诊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CCD的数字X线机的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采用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CCD传感器作为数字X线机的图像传感器,配合数字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软件,构成适合于野外环境和移动医疗条件下进行快速诊断的移动式数字化X线机系统。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数字图像的采集、病人登记和医生诊断工作站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