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节病纵隔、肺门淋巴结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显像的特征表现。方法分析20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首先诊断为结节病或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结节病的病例。临床经气管镜、纵隔镜取材病理、X线胸片、CT、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结节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果 20例患者中,确诊为结节病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16例结节病患者中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均多发肿大,葡萄糖代谢均异常增高,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最为显著,呈"八"字型分布,串珠样,其中15例右肺门相对大于左侧。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其中14例以右上纵隔为著。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门淋巴结葡萄糖摄取均增高,其中1例为单侧,4例中2例纵隔淋巴结摄取增高,肺门淋巴结未见对称性"八"字分布,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均为散在分布。结论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表现出的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特征,为临床诊断Ⅰ、Ⅱ期结节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依据此特征,综合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对诊断结节病,鉴别肺门淋巴结核、淋巴瘤及肺门转移性肿瘤等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15例胸部结节病,对其x线包括胸片、CT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例纵隔淋巴结和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2倒纵隔淋巴结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仅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仅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伴肺内多发小结节。结论:胸部结节痛影像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临床或治疗中动态观察确诊。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22例肺结节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病理学依据的22例肺结节病。男7例,女15例;年龄14-66岁,症状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有多系统损害表现,胸部X线片及CT提示双侧肺门肿大21例,单侧肺门肿大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经皮肤黏膜淋巴结活检确诊8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14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阳性率为77.8(14/18),结节病分类Ⅰ期16例,Ⅱ期6例。结论 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肺结节病病理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声支气管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1例经CT证实存在肺内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及不明原因纵隔占位患者进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检查,无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统计穿刺阳性率为95.2%(20/21),诊断阳性率为66.7%(14/21).肺部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恶性肿瘤11例,其中鳞癌1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不能分类8例;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合临床诊断结节病1例,未能诊断3例;纵隔不明原因的占位2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支气管囊肿1例,淋巴结核1例.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一项有效的检查技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90%累及胸部,胸部结节病的典型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或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实质受累则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网格状及粟粒结节状浸润,晚期则发生纤维化。本文通过33例胸部结节病X线的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易致误诊的某些少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X线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96例.结果 96例肺门肿块患者中,其中中央型肺癌5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16例,纵隔淋巴瘤5例,胸内结节病3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2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引起肺门肿块的X线表现,可为单侧的,亦可是双侧的,并各有其X线特点.结论 X线检查对肺门肿块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HR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HRCT表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确诊为胸部结节病的HRCT表现。结果:26例结节病中25例(96.2%)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9例(73.1%)显示肺实质异常,1例仅有肺内病变显示。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8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熏实变影(6例),磨玻璃影(5例)。经激素治疗4~8周后淋巴结缩小或消失。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多组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HRCT在诊断胸部结节病、观察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20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75%),其中仅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25%),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病变10例(50%),仅见肺部浸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3例(15%),肺纤维性改变2例(10%)。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7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影1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结节病对激素治疗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术前增强扫描在辅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及北京友谊医院进修期间诊断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将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点与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作对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7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2.5%,CT结果显示72例患者淋巴结肿大,占60.0%。CT检查淋巴结肿大结果:48例无淋巴结肿大,7例肺门淋巴结肿大,52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同时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直径3cm,尤其是7cm,淋巴结最小直径1cm,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结论 CT通过诊断淋巴结大小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误差。肿瘤直径3cm,尤其是7cm,淋巴结最小直径1cm,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2例成年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病的X线特征,以单侧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常见,鉴别困难时,试验性抗痨治疗后,复查肺门淋巴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ung primary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SCNC)的CT与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并分析61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LSCNC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61例患者均行胸腹部CT平扫后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双时相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CT扫描示61例患者肿瘤中央型44例,周围型17例;5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4例呈类圆形,2例呈多结节形;33例边界不清,28例边界清晰;除1例外余60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58例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坏死;17例伴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16例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3例邻近肺动脉受压变窄;2例邻近胸膜增厚、粘连。18例伴肺转移,10例肝转移,7例骨转移,4例脑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及1例脾脏转移。增强扫描后53例肺内肿块呈中度强化,8例呈明显强化,且清晰显示病灶与纵隔内各组织结构关系。18F-FDG PET/CT早期显像示10例肺内肿块、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2 h延迟显像后代谢持续增高,提示肺恶性占位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结论:增强CT及双时相PET/CT显像对LSCN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肺门淋巴结肿大比较常见,尤其多见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对此,临床和放射科医生在诊断、治疗及病因认识方面常有不同意见。只有正确认识儿童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发生机理,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估计预后。本人认为,在基层医院诊治儿童肺门淋巴结肿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防止假阳性“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经放射科医生做X线胸透或摄片而诊断。小儿胸部的X线投照技术要求严格,可因呼吸相不同,体位不正确或身体偏扭(哪怕是微小的偏扭)都可引起纵隔和肺门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技术提高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肺结节病患者利用CT高分辨扫描技术的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男7例,女14例,均进行CT高分辨技术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4.7%)无症状,体检发现肺门增大,平扫双侧肺门伴纵膈淋巴结肿大18例(85.7%),出现淋巴结沙粒样钙化3例(14.3%),增强后淋巴结多为均匀强化;其中8例(38.1%)患者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狭窄4例(19%);肺间质改变,肺野呈磨玻璃影6例(28.6%),伴胸膜改变1例(4.7%)。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技术扫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皮针刺诊断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作者于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经皮纵隔及肺门肿块穿刺38例,报道如下。 病例选择及操作方法 本法病例选择均经X线摄胸部正侧位及病灶体层片证实为纵隔及肺门肿块,体表淋巴结不肿大,临床为明确诊断及治疗需要取得细胞学诊断者。其操作方法是:穿刺针以6~7号腰穿针为主。穿刺前复习X线胸片,明确病灶部位、大小及与其他脏器之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淋巴管型肺转移癌的X线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确诊的淋巴管型肺转移癌X线表现。结果:本组病例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1)两肺弥漫性、间质性或呈混合性病变(20例);(2)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1例);(3)胸腔积液(13例)。结论:淋巴管型肺转移癌有较特征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对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粉尘职业病的诊断水平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已确诊的31例煤工尘肺患者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煤工尘肺患者主要X线表现为肺内小结节14例,大结节5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2例,肺气肿3例,并发肺结核2例,网状阴影2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煤工尘肺的基础,对尘肺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例1、女,18岁.干咳,乏力,近两周低烧.胸片显示上纵隔阴影增宽,呈半圆形向肺野内凸入,以左侧为甚,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分叶及钙化,左肺门阴影增大,伴有小斑点状钙化灶。断层片:上纵隔及左肺门显示块状阴影.报告为气管旁及左肺门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后复查上纵隔及左肺门肿大淋巴结阴影明显缩小.例2、女,19岁.干咳,乏力伴盗汗.胸片双上纵隔阴影增宽,呈半月性向肺野凸出,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对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结果 132例患者共穿刺171个淋巴结,其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85例,转移癌3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核4例,结节病1例,其他35例中淋巴结炎26例,假阴性9例,诊断率为93.2%,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4.3%.EBUS-TBNA过程安全,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64年,全国结节病科研协作组试行方案) 一、由于结节病属多脏器疾病,其症状随受累脏器而不同。在我国从临床角度诊断结节病应注意除外结核病或合并结核病,也应排除淋巴系统肿瘤或其它肉芽肿性疾病。 二、胸部X线照片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有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片状阴影。 三、组织活检证实或符合结节病。(注:取材部位可为表浅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肿大淋巴结,支  相似文献   

20.
作者收集了5例胸部结节病患者都经病理证实,其中3例在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2例为本院收集。发现胸部结节病的最常见X线表现为双纵隔,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胸部的网格状、粟粒状改变,并探讨了临床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