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别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的全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护理程序及系统工程的理论,通过责任制护理的组织分工方法,对特别护理、一级护理质量实行全程管理。通过实践,作者认为该管理方法反映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能全面、真实地对全过程的护理质量进行能级管理,并能体现护理程序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方法进行护理管理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1 质量管理的内容与质量有关的方面包括 :护理人员医德医风 ,护理制度执行情况 ,护理技术水平 ,基础护理 ,特级、一级护理 ,病人健康教育 ,病区、门诊管理 ,急救器材备用情况 ,消毒隔离 ,护理文件书写 ,人员培训及考核 ,新技术开展及护理科研等 ,这些均纳入质量管理的范围。2 质量管理的方法2 1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制订护理管理制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质量检查及考评办法 ,设置了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柔性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督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更新护理质量督导理念,在护理质量标准的制订、一级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反馈方式等方面,采用柔性化管理的护理督导模式,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柔性化督导管理。结果护理质量各项评价指标(除核心制度提问和特级、一级护理)和护理综合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柔性化管理适应现代护理质量督导的特点,满足了新形势下患者需求的变化和护理服务内涵的更新,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宁爱梅 《家庭护士》2009,7(15):1385-1386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特级、一级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和持续改进特级、一级护理护理质量一直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2007年底我院护理部根据<山西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特级、一级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于2008年1月实施并逐步完善.现将实施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质量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 ,其措施是否正确至关重要。我院自 1998年以来 ,把护理质量检控由护理部总护士长按年计划、月重点单独检查改变为以小组互查的方法 ,这样 ,能增强科室之间的竞争意识 ,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力度 ,实现了目标管理的目的。1 实施方法1.1 几年来 ,我们一直按二级甲等医院护理质量要求 ,不断地完善护理质量标准 ,以护理质量标准为检查评比的依据。重点内容有 :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单元管理、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与技能、急救药品物品合…  相似文献   

6.
尚元聪 《当代护士》2005,(10):82-83
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水平。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健个护理管理制度,结合我院《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我科对护理工作实行质量评价,收到良好良好效果。1制定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案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依据。我们在制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时,按照护理质量标准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结合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及考评方法》,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及奖惩办法。见表1及表2。表1月份护士考核表(样本)得分名次扣分病人满意度考勤劳动纪律医德医风工作状态差错事故护理教学各种登记理论考试技术考核病人护理整体护理医嘱制度临床业务病房管理规章制度510105881010331055531000项目姓名表2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行为评价表(样本)对您的接待和服务是否热情你有疑问时是否能耐心解答并能应用文明语言白天或夜班是否能及时巡视病房你按传呼时是否能及时到达床前处理输液时是否能一针见血及操作是否认真耐心发药时能否指导您正确按时服药在给您做化验检查时,能否讲明注意事项对您的饮食是否给以正确的指导对您的锻炼和休息是否给以指导好10差4一般7好10差4一般7好10差4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指标,旨在为评价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制定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5个省市10所医院20名专家进行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90.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0.90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7和0.221。最终构建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结构、过程、结果)、15个二级指标和78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内容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及实用性,对评价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护理质量标准的管理9.3护理质量标准的类别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可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及临床护理质量标准。9.3.1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总的标准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正确、及时、确保安全、节力、省时、省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程序,动作熟练。标准值为90%~95%。计算公式为: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合格次数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次数X100%9.3.2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主要是通过护理部主…  相似文献   

9.
ICU基础护理质量双向反馈单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完善与ICU整体护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保证ICU与临床科的有机衔接,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在设计使用ICU基础护理质量反馈单1年多的基础上,将其完善并设计为ICU基础护理质量双向反馈单。经过半年多的临床应用成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ICU基础护理质量双向反馈单的设计将ICU基础护理质量反馈表(表1)和ICU反馈科室基础护理质量表(表2)设计在一张单上。在两表中将相同的基础护理项目列出制成表格,在表1中附加3项交班内容,表2中附加3项特别内容。2 应用方法2.1 当患者由麻醉科转入ICU后,由I…  相似文献   

10.
制定系统化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目前,国内各医院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尚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制订出一套完整考核标准,为了规范护理行为,把系统化整体护理落实到实处,我们制订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质量标准,经过实施,我们体会到全面落实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们的方法介绍如下。1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质量标准我们以系统理论,护理程序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为依据,参照《军队医院护理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中的有关质量标准,制订出适合我科特点的系统化护…  相似文献   

11.
12.
护理服务与药学服务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综述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的主要结合点,认为现代临床药学的发展及药学服务的推广不仅依赖于药学工作,更依赣于临床药师与护理工作的紧密配合,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临床药学与护理工作在药物治疗效果、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及临床药学研究等方面相互协作的重要意义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a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program for people receiving services from a state-funded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waiver program called Missouri Care Options (MCO). DESIGN: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55 MCO clients who received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NCC) and 30 clients who received MCO services but no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METHODS: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consists of the assignment of a registered nurse who provides home care services for both the MCO program and Medicare home health services. Two standardized datasets, the Minimum Data Set (MDS) for resident care and planning and the Outcome Assessment Instrument and Data Set (OASIS)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6 months, and 12 months on both groups. Cognition was measured with the MDS Cognitive Performance Scale (CP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s the sum of five MDS ADL items, depression with the MDS-Depression Rating Scale, and incontinence and pressure ulcers with specific MDS items. Three OASIS items were used to measure pain, dyspnea, and medication management. The Cochran-Mantel-Haenszel (CMH)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CC interven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FINDINGS: At 12 months the NCC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better statistically in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in, dyspnea, and AD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found in eight clinical outcome measures at 6 months. CONCLUSIONS: Use of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for acute and chronic home care warrants further evaluation as a treatment approach for chronically ill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