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斑肢痛症(rythromelalgi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患者多在儿童期发病.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一般会伴随患者终身.近有报道北京某遗传性皮肤课题组证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由基因缺陷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正>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多发于四肢末端,有灼热剧痛、皮色潮红、灼热或活动后疼痛加重等特征。近年来,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宇宏 《四川中医》2009,(7):101-102
目的:观察凉血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疗效。方法:根据辨证,32例患者均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凉血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结论:凉血四物汤加减是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理想处方。  相似文献   

4.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肢的阵发性血管过度扩张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与寒冷刺激及劳累有关。病因尚未明了,多数作者认为是植物神经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其它病因如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敏感,血液中血清素增高,继发于红细胞增高等。近2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本病28例,均获痊愈。临床资料分类: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原发性患者)19例;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继发性患者)9例,其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外伤1例;  相似文献   

5.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以肢端阵发性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受热可使疼痛加剧,冷敷或浸入冷水可减轻。据其发病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临床上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均可引发继发性红斑肢痛症。崔公让教授认为,肢体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红斑肢痛症既有瘀、湿、热之致病之标,又有脾肾阳虚之致病之本,故在治疗上应坚持"急治其标,化瘀固本"的原则,采用中西医合治的方法,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崔公让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尤擅治脉管疾病,其根据临证50余年诊治脉管疾病的经验,对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有充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认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主要病机是湿热瘀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配合中药冷敷,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有幸侍诊崔师,现列举崔师治愈此病典型医案一则,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7.
红斑肢痛症属于少见病例,由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红斑肢痛症更为少见,笔者曾遇3例此类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紫草地黄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红斑性肢痛症患者20例,给予紫草地黄汤煎剂内服(每日1剂)及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治愈14例占70%,有效6例占30%。结论中医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卫红  张建强 《河北中医》2008,30(5):488-489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阵发性肢端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特征的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1992-06-2003-08,我们采用中医药为主内外合治红斑性肢痛症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红斑肢痛症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该病起病较急,主要发病部位为手指、趾掌、小腿,患本病后患者极为痛苦,在发作间歇期,患肢仍有轻度麻木、疼痛感。目前缺乏对所有红斑肢痛症均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红斑肢痛症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理机制1.1中医对红斑肢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文献中对于该病无完全相应的病名记载,但在《素问·逆调论》中载"人有四肢苦寒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疮医大全·奇病部》载  相似文献   

11.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属中医学"热痹"范畴。其病机复杂,瘀阻经络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治疗原则以清热活血通络为主。本文对眼针疗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应用、操作手法、随症加减进行了系统介绍,从瘀阻经络角度探讨运用眼针疗法来活血化瘀通络,滋阴降火,并举医案说明,为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家对红斑性肢痛症的个案报导屡见不鲜,但是病在下取之于上的治法尚少。笔者自1980~1987年用自拟清心饮治疗红斑性肢痛症27例获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运用凉血通络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4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26岁、28岁、45岁各1例,81岁1例。3例为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1例男性为继发于高血压病者。2例有反复发作史1年~2年(平均每例年发作2.5次)。临床均表现为双下肢皮肤发  相似文献   

1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斑性肢痛症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小动脉极度扩张所引起的以四肢远端阵发性发热、红斑、灼热痛、喜冷的病症,多累及青年人,男性多见,寒季多发,常由湿热环境、运动、久立等因素诱发,可遗传.笔者1991年至今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外洗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8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芍药甘草汤为临床各科常用的缓急止痛、解痉的代表方,药理学表明,该方具有解痉、镇痛、镇静与抗炎等方面的作用[1-2]。因此,临床广泛加减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笔者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谨守病机,随证灵活加减,将芍药甘草汤加减用于治疗神经内科常见痛症,红斑性肢痛症、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不揣鄙陋,阐释于下,敬请同道斧正。1红斑性肢痛症(热痹)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肢端间歇性灼  相似文献   

16.
李静静  马立人  杜萌萌 《光明中医》2016,(12):1800-1801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最多见。本病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红斑性肢痛症较常见。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患者极为痛苦,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崔公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总结,"从瘀论治"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红斑肢痛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病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红斑性肢痛症为一种临床少见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小动脉极度扩张所引起的以四肢远端阵发性发热、红斑、灼热痛、喜冷的综合征,系原因不明性原发性血管疾病.多累及青年人,男性多见,寒季多发,常由温热环境、运动、久立等因素诱发,可遗传.因其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且无特效疗法,一直列为疑难杂症.笔者于1991年~2000年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外洗治疗本症患者18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红斑肢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红斑肢痛症患者38例,采用针刺疼痛肢体对侧的听宫穴配合中药方剂三物黄苓汤加减治疗,方用柴胡9 g,黄芩12 g,苦参10 g,生地黄20 g,元参20 g,栀子9 g,牡丹皮20 g,麦冬20 g,大黄9 g,生石膏30 g,连翘12 g,甘草10 g。结果:临床治愈33例,占86.84%;显效5例,占13.15%;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对红斑肢痛症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47例,收到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47例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令在18—42岁;病程在7天—196天;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20.
红斑肢痛症11例辨治体会王景春,王志平  辽宁中医学院附院(沈阳110032)崔国伟   辽宁中医学院龙江医院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多发于双下肢,以灼热疼痛,遇凉减轻为特点的一种病症,临床报道较少,近十年来辨证治疗11例,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