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目的 探讨椎旁巨大伴多发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1例胸腰段椎旁巨大伴多发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腰痛半年,加重伴左大腿前内侧酸胀麻木3天入院。术前腰椎MRI示:L1-2水平椎管外多发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术前诊断:椎旁多发神经鞘瘤。全麻下行全肿瘤切除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结果 病理检查:肿物大体观呈实性灰白色胶冻样,镜下见肿瘤细胞散在,呈梭形,束状排列,胞核呈卵圆形或波状,异型性少见(HE×400)。免疫表型示:S-100(+),VIM(+),CD34(散在+),EMA(-),GFAP(-),Ki-67 <1%。术后症状缓解,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脊柱巨大伴多发神经鞘瘤较为少见,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针对肿瘤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发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9例多发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中有7例术前发现肿瘤数目少于术中所见。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剥除术,4例行神经切除术,术后4例复发。结论 多发神经鞘瘤术前检查不易明确肿瘤数目,充分的朴前检查包括MRI是必要的。对重要神经上的多发神经鞘瘤应行剥除术。该病术后容易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3.
4.
患者 男,51岁。因右上肢多处肿物17年,伴环、小指麻木,不能伸直,于2004年4月来我院就诊。17年前,发现右肘内侧上方出现一肿物,无任何症状。以后逐渐在腋部及前臂内侧相继出现类似肿物,并伴有右上肢不适、沉胀感及环、小指麻木、手指屈曲畸形。检查:右侧腋窝至腕部沿尺神经走行区有三个较大肿物,均呈长椭圆形或梭形,彼此间有连续,  相似文献   

5.
上臂多发神经鞘膜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一般资料 患者,女,46岁,自诉6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肩背部有一肿物,触之疼痛,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当时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并给予手术切除,未做病理检查。1年后左腋窝,左上臂中部外侧,左肘内侧发现肿物,当时未作处理,近一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疼痛明显,伴有左手指麻木,同时左肩活动受限,遂到本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神经鞘膜瘤系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但肢体局部组织严重多发者,则比较少见[1].局部多发者往往引起严重的肢体感觉及活动功能障碍,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治疗[2,3].本例患者小腿内肿瘤数量极多,特报道并就最大限度保存和恢复肢体感觉与活动功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STs)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报告1例62岁男性盆腔内巨大间质瘤并对其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术中肿块位于直肠前腹膜反折处,侵犯直肠,部分肿瘤与前列腺分界不清.行盆腔肿块切除术+直肠部分切除术(Dixon术),肿瘤病理学形态:肿瘤属梭形细胞,免疫组化:CD117阳性D34强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前列腺神经鞘瘤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例前列腺神经鞘瘤患者,结合文献分析报告.结果 本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神经鞘瘤,未行任何治疗.随访第5年,发现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前列腺神经鞘瘤无明显进展.结论 前列腺神经鞘瘤罕见,良性居多,手术治疗为首选.良性病例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茎多发性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及诊治,并行文献复习.方法 报道1例阴茎多发神经鞘瘤.患者以阴茎根部多发结节收治,术前完善彩超、CT及勃起功能检查,拟诊为阴茎硬结症,行结节切除术.结果 结节与阴茎海绵体有明显分界,术后根据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诊断为阴茎神经鞘瘤,预后良好.结论 阴茎多发神经鞘瘤,临床罕见,主要依靠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囊神经鞘瘤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阴囊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阴囊神经鞘瘤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7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中,良性神经鞘瘤4例,平均直径6.5 cm,平均病程4.4年,年龄34~48岁,平均年龄38.4岁,超声检查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1例合并阴茎癌良性神经鞘瘤,患者年龄78岁;3例恶性神经鞘瘤平均直径12.6 cm,平均病程2.2年,平均年龄75岁,超声检查提示肿瘤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结论 阴囊神经鞘瘤极为罕见,目前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对于阴囊肿瘤应尽早手术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的有效方法,以避免恶性肿瘤的诊治延误.  相似文献   

11.
正病例患者,男,71岁,因"腰背部疼痛三天"入院,无明显畏寒发热、腹胀腹泻等不适。查体:神清,右下腹可扪及一大小约9 cm×6 cm的包块,质韧,较固定,轻度压痛。肿瘤标志物:CA125 6.75 U/m L,CA19-9 5.69 U/m L,CA72-40.95 U/m L,CEA 3.19 ng/m L,AFP 5.05 ng/m L。腹部B超提示:右侧腹可见一大小约9.6 cm×6.0 cm的混合性回声团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临术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CT和MRI表现,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区肿物。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生化、内分泌等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CT表现为向心性增强、斑片状边缘强化、弥漫性钙化的特点。在全麻下成功行左侧肾上腺血管瘤切除术,肿瘤最大径10cm,呈圆形、实性、有完整包膜。手术时间2.5h,出血约200mL,术后1周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上腺血管瘤临床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其CT和MRI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巨大膀胱平滑肌瘤,并在献复习的基础上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本例经手术治疗痊愈,随访1年,良好。结论膀胱平滑肌瘤是膀胱最常见的非上皮肿瘤,一般无症状。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对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随访的回顾,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本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预后良好,早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囊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阴囊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报道,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男,36岁,因阴囊肿物进行性增大8个月就诊,体格检查示左侧阴囊可触及一无痛性、软组织肿物。阴囊B超示肿物为低回声实质性,大小约为4cm×5cm×5cm。手术切除肿瘤。结果病理检查示左侧阴囊内良性神经鞘瘤。肿瘤细胞属于Antoni type A型。术后随访1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原发性阴囊神经鞘瘤临床罕见,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于膀胱的神经鞘瘤和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在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上的特点,确立两者的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1例原发于膀胱的神经鞘瘤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有关膀胱神经鞘瘤及膀胱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方面,原发于膀胱的神经鞘瘤和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有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于膀胱的神经鞘瘤临床极其少见,易与膀胱常见肿瘤混淆,造成误诊,免疫组化为重要的确诊依据.膀胱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应以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进行处理.临床上应重视两种疾病的鉴别,以正确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7.
神经鞘瘤是指起源于周围神经神经鞘的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也可发展为恶性,并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播撒到远处组织[1]。好发于脊髓和脑,也可见于四肢、颈等部位大神经处,而发生于消化道及腹腔者少见。统计发现,发生于腹膜后的神经鞘瘤占所有神经鞘瘤的0.3%~3.2%[2],占腹膜后肿块的0.5%~12%[3]。由于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其术前诊断较为困  相似文献   

18.
病人张××,女,5 7岁。因反复右上腹刺痛2个月伴食欲减退;反复发作感同侧后背痛,门诊腹腔CT提示:“左肝占位性病变,疑为恶性肿瘤”收住院。病程中否认黄疸、高热史;否认腹泻、呕血、黑便史。既往无肝炎病史及腹部外伤史,无吸烟及饮酒史。查体:病人肥胖体型,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初诊时易误诊,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50岁女性,因体检意外发现脾脏占位20 d余入院,全腹增强CT示:脾大,内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脾脏多发混合回声病灶,较大者约10.2 cm×8.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通过全科讨论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认为有手术指征。遂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脾脏血管淋巴管瘤。结论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误诊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完全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病人 男,58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月余.查体: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示左房内一较大的囊实性回声团附着于房间隔上,约9.18 cm×9.39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