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挤压取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外)、有生育要求、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观察组(50例)先行输卵管挤压妊娠物清除术,再将垂体后叶素6 U注射于妊娠部位输卵管浆肌层;对照组1(50例)只行输卵管挤压妊娠物清除术;对照组2(50例)在输卵管妊娠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再行切开取胚术。比较3组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P<0.0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P<0.01),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3组术后最高体温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挤压妊娠物清除术后再将垂体后叶素6 U注射于妊娠部位输卵管浆肌层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输卵管保留成功率及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董汝纯 《药物与人》2014,(6):265-26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中多点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科诊断未破裂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57例,按手术用药方法分为研究组27例和时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输卵管间质部切开取胚术。研究组术中于妊娠包块表面、远端及子宫角、输卵管系膜4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于妊娠包块表面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26.7±10.4m1)显著少于对照组(66.7±14.4m1)(P〈0.05);手术时间研究组(48.7±12.1分钟)显著短于对照组(67.5±10.4)(P〈0.05)。各组垂体后叶素注射前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用药前后收缩压比较、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法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采取腹腔镜开窗取胚+局部注射MTX保守手术治疗患者148例,按术中是否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分两组,Ⅰ组(观察组)应用MTX+垂体后叶素在妊娠输卵管病灶基底部注射74例;Ⅱ组(对照组)单用MTX 74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对输卵管病灶电凝例数、术后血hCG下降、持续性异位妊娠等情况。结果:两组比较,Ⅰ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很少用电凝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hCG下降、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异位妊娠开窗手术中应用甲氨碟呤+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电凝止血对输卵管组织损伤、不增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黎莎  刘晋英 《现代保健》2009,(22):102-103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方法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垂体后叶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0.0±5.0)ml、手术时间为(42.4±7.2)min均少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64.3±5.9)ml、手术时间(64.3±5.9)min,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效果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单用缩宫素及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及注射缩宫素10 U;缩宫素止血组予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形成情况。结果: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7±29.5)min,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相近,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3±62.5)min,明显长于前两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34.6)ml、(78.5±35.2)ml,明显少于缩宫素止血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缩宫素止血组有1例血肿形成。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的效果均优于缩宫素止血,是有效的止血方法。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操作易于掌握,而子宫动脉阻断术则相对复杂,要求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抽芯式输卵管切除联合间质部缝扎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6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均行腹腔镜下抽芯式输卵管切除联合间质部缝扎术治疗;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龄正常女性5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第1~3天时以及对照组月经第1~3天时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数(F0)、卵巢体积及患侧卵巢间质血流峰值。于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患者的生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6.48±3.98) min、(5.98±2.51) ml和(5.19±0.53) d。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E2、FSH、LH和AMH性激素水平和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及患侧卵巢间质血流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健康女性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共有39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59.09%,其中不良妊娠占临床妊娠患者的15.38%。结论腹腔镜下抽芯式输卵管切除联合间质部缝扎术不影响患者卵巢功能,采用该术式治疗的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23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112例,术中于患侧输卵管系膜及患侧宫角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手术;对照组118例术中不使用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术后有1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而对照组则有4例术后出现持续异位妊娠;观察组中全部成功保留病患的输卵管,对照组有1例因输卵管切开后出现难治性出血而改行输卵管切除术。结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腹腔镜下套扎法手术,为腹腔镜组;13例行开腹手术,为开腹组.对其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36.3±22.1)ml,明显小于开腹组的(90.5±40.5)ml,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55.0±11.0)min与开腹组的(60.0±22.0)min相近,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6.0±4.0)h明显短于开腹组(24.0±5.0)h,P<0.05.结论 腹腔镜下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峡部套扎联合垂体后叶素小剂量分次注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剥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拟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66例,以随机单盲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行腹腔镜剥除术,术中对照组予以传统缝合止血联合一次性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组予以子宫峡部套扎联合垂体后叶素小剂量分次注射。比较两组止血疗效、手术情况、用药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并发症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6±7.9ml)、术后肛门排气(1.6±0.6d)及住院(4.7±1.1d)时间均少于对照组(74.3±9.6ml、2.1±0.7d、6.0±1.3d);两组用药15 min后DBP、SBP、HR水平均较用药前提高但观察组(74.3±5.4 mmHg、110.3±9.1 mmHg、75.5±4.6次/min)均低于对照组(78.0±6.1 mmHg、117.0±10.0 mmHg、80.9±5.3次/min)(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86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在患侧宫角和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垂体后叶素)4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1.24±22.58)min和(67.02±25.1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16±26.10)ml和(68.23±28.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76%和1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降低复发率的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价廉、方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患侧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研究组:行患侧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前应用垂体后叶素3u+生理盐水3ml注入患侧输卵管近孕囊的输卵管系膜中。分析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100%保留输卵管,术中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更能有效保留输卵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的异位妊娠住院患者461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取胚术,其中观察组245例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16例未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血压变化等临床情况,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分别为13.97、7.63、38.28,均P<0.05);观察组的血压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改行输卵管切除率小于对照组(χ2=6.5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程度、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χ2=22.18,P<0.05).结论 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好,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未增加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但输卵管的通畅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2011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10例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灶清除术或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7例获活产分娩,1例目前中期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安全可行,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腹腔镜与直接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及再次妊娠结局.方法:将输卵管妊娠患者3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甲氨蝶呤+手术组)158例和对照组1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持续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及术后妊娠结局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5.6±12.3min)短于对照组(52.8±11.3min),P<0.01;术中出血量(45.7±20.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3±26.5ml),P<0.01;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15.9±2.6d)短于对照组(21.3 +3.7d),P<0.01;术后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率(3.16%)低于对照组(10.56%),P<0.01;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68%)高于对照组(51.7%),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明显优于腹腔镜下直接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病灶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行保守手术患者11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病灶切除术+端端吻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创面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输卵管通畅率、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98.09±38.13)min、平均出血量为(40.45±29.27)ml,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19.75±3.58)d、平均住院时间为(3.6±1.5)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1.12±34.38)min、平均出血量为(39.10±27.21)ml,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20.14±4.84)d,平均住院时间为(3.5±1.4)d,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卵管通畅率83.5%、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角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腹腔镜下贯穿缝扎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贯穿缝扎术联合宫角注射MTX治疗)和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每组各29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术后3日内血β-hCG、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hCG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贯穿缝扎术联合宫角注射MTX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显著疗效,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且操作便捷,避免子宫切除和输卵管形态的改变,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及部分配伍甲氨蝶呤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施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壶腹部妊娠166例,峡部妊娠45例,间质部妊娠5例;未破裂202例,破裂14例;盆腔积血(250.15±243.68)ml,手术时间(60.00±20.56)min;术中出血(50.42±42.36)ml;术后住院时间(4.33±0.75)d;术后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2例,1例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再次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配伍甲氨蝶呤治疗成功.术后随访要求生育的151例患者,行输卵管造影术,142例(94.04%,142/151)通畅,术后2年宫内妊娠86例(56.95%,86/151).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安全可行,特别对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较高者配伍甲氨蝶呤妊娠部位局部注射,大大减少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明  高竟  张婵  常军  聂小成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00-1700,170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包括电凝妊娠包块基部周围子宫壁组织、切开包块、取出胚胎组织、缝合创口。结果:21例全部治疗成功,手术时间35-75min,平均51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19ml,术后住院3-5d,术后2周HOG全部正常。14例要求生育者11例官内妊娠。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86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在患侧宫角和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垂体后叶素)4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1.24±22.58)min和(67.02±25.1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16±26.10)ml和(68.23±28.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76%和1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降低复发率的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价廉、方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