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2004年,我值夜班,一夜平安,但早晨6点电话铃"铃…铃…"响起。是急诊科:"急诊有个肝脏妊娠的,你们快点来接诊"。肝脏妊娠?现在什么情况?来不及多问,我飞奔到急诊科。患者女,38岁,外地来上海务工,停经4个月,但没想过自己可能怀孕。早晨4点多觉得上腹部疼痛,来看急诊。急诊医生早晨5点把超声医生从家里叫来会诊。一看吓一跳,在肝脏下方,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刘思 《婚育与健康》2013,(3X):10-12
<正>这一阵子,你发现你们之间的"性号"不太好",通信质量"也有所下降?赶紧回想一下,你是否在外面"五讲四美三热爱",上了床就打嗝放屁尽显真我风采?甚至——你臀部还粘着可疑的纸屑?要知道,性是两个人的公共事务,床上是最小的"公共场合"。在这个公共场合里不注意素质,频频失礼,很容易强烈干扰你们的"性号"!如果你们是刚进入状态的情侣  相似文献   

3.
晓鹏 《婚育与健康》2009,(8X):60-60
<正>鹏打进情感倾诉电话一开口便问:"你说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吗?"我说:"不知你喜欢看张小娴的小说吗?其中有句话这样说‘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但最终你只能选择一个人。’"鹏说: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个大三的女生。她说她很害怕见人,总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而且还向她吐痰。 这种情况从15岁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有7、8 年了。最早是害怕看别人,现在连自己的 亲人都害怕了,妈妈和两个哥哥在她面前晃一晃,她的心中就发慌,甚至恐怖。我注意到在她简短的话语里,已经透露出了几个重要的信息:15岁、妈妈两个哥哥。 我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幕。我问道:“15岁那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吗?” 她说:“是的,太重要了。那时我读初中,有一天我进教室,发现原本闹哄哄的教室突 然安静下来,几个男生用很怪异的眼光看着我,刚才他们还有说有笑的,看…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棋     
《现代养生》2012,(3X):1-1
<正>一位学者看见三个人同时在砌墙,走过去便问,你们在干什么?这三个人虽说在干着同样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回答却各有不同。第一个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人说:"我在盖房子";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6.
笑话     
正学中文两个外国人,在我们学校学习中文。其中一个人高兴地指着日历对他的外国同学说:"看,这两个字念‘雷锋’,这天是雷锋纪念日。他在中国非常有名,因为他生前帮助过很多人。"另外一个外国人听完,立马佩服地说:"你中文学得可真好!"说完,俩人高兴地走了。我过去一看,日历上写的是霜降。修电脑我暗恋的女孩终于约我去她家修电脑了,说她家就一个人。我很激动,这正是表白的大好机会啊!我拿着鲜花,敲响了她家的门。一个老爷子打开门,问我:"你是不是来修电脑的?"我点点头,他接着说:"我女儿逛街去了,让我在家等你……"  相似文献   

7.
换老师了     
正"教瘦"为什么不教我们了,难道我们惹他生气了?在报到处,我看到的是两个全新的面孔,他们都戴着眼镜,表情非常严肃。以我的第一直觉,他们一定很凶。不过,也有40%的可能,他们是在家长面前装的。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们,我的第一直觉是对的,他们真的很凶,真的!不过,他们也挺温柔的,这也是真的!凶的一面:这天,是王老师的课。我们都乖乖听讲,不敢做一点儿小动作。  相似文献   

8.
笑话六则     
正有品位的人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人骑着跟我一模一样的自行车,我对朋友说:"你看这个人多有眼光,一看就是个很有品位的人。"回到家,我发现我停在小区里的自行车不见了。精准的大数据经常接到骚扰电话,问我买不买房、理不理财啥的。有次接到电话,又是问我买不买房子,我直接怼回去:"都大数据时代了,你们怎么不多收集点信息,我买不买得起房子,你们心里没点数吗?"对方沉默了一会,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9.
猜猜她是谁     
我身边的一个人她很会"变身",你们猜她是谁呢?嗯——我现在在这里买买关子,你们就慢慢的猜吧! 她有时变成了"老虎",每天我一放学回家,她马上就开启了"母老虎"模式.因为我每次放学回家之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这时妈妈要我去写作业,我每次都当耳边风,所以她只好对我发起了"老虎"本色,对我又是吼又是骂的,更厉害的还会用棍子伺候着呢!她只要一发威我就立马行动,从不会发起反抗.  相似文献   

10.
课间,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这时,二年级的一个小男生很有礼貌的走进了教室.他用大拇指和食指两根指头捏着一个湿透了的书皮. "蒋老师,这是你们班学生的东西!"孩子皱着眉看着我说. 我定睛一看,书皮上贴着"102班小雨"的标签,的确是我们班孩子的.我走近用手接过还在滴水的语文书皮,一阵难闻的气味迎面扑来.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棋     
《现代养生》2012,(6):1
一位学者看见三个人同时在砌墙,走过去便问,你们在干什么?这三个人虽说在干着同样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回答却各有不同。第一个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人说:"我在盖房子";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12.
童心如镜     
正小广场上,几个孩子正玩得起劲儿。他们跑着闹着,单纯的笑声回荡在小广场上空。忽然,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停下来。他蹲在地上喊起来:"这里有一只蝴蝶!"两个女孩赶紧围了过去。小男孩沮丧地看着那只蝴蝶说:"这只蝴蝶怎么落到地上了?难道是死了吗?"地上那只蝴蝶很漂亮,宽大的绿色翅膀在风中微微翕动着。一个小女孩说:"真的是死了!"说着,她的眼里有了  相似文献   

13.
看指定医生急诊少 在美国看病,最要命的就是急诊.如果你在中国急诊等五个小时,急得都想把这医院直接拿炸药包炸了,但在美国等五六个小时,都算很正常.美国能急诊的医院少,不像中国,大多数的医院都有急诊.美国的急诊,尤其是夜间急诊,是专门的一个急诊医院,但是它分布得特别稀疏.今年我刚搬到一个新的城市,有一天老婆发烧,我带她去看急诊.结果我居然找到了三个狗急诊,都是动物急诊的,夜里亮着灯,供各种动物急诊.最后才找到一个医院是给人急诊,不开药打针.  相似文献   

14.
“我把一个人看成两个人,很不舒服。” 一个中年男性患者说。 “那么看别的东西呢?” 医生问。 “本来是一个汽车,我看成两个,上街时很害怕,不知道该避开哪个汽车?……吃饭时将一盘菜看成两盘,常常弄错……。”患者说个没完。 医生听完了患者的叙述后,手拿一支笔,患者马上就说,我看见了两支同样的笔。此时医生让患者自己遮上一只眼睛,患者说现在只剩一支笔了。 因为我们都有两只眼睛,每只眼睛实际上就像一架精巧的照像机,当我们看东西时,两只眼睛各照出一张同样的照片,这两张像片通过视神经传到  相似文献   

15.
健康驿站     
<正>笑话回家过年妈:"今年过年回家吗?"我:"肯定要回啊!"妈:"一个人有什么好回的!"我:"回家过年啊!"妈:"要我是你,我都不好意思回家!"我:"……"咬不动某餐厅,一位食客喊道:"服务员,看你们炖的肉都咬不动,叫你们经理过来。"服务员:"叫我们经理干嘛?你都咬不动,我们经理肯定也咬不动!"相亲女:"看你人不错,公交车上你会给老奶奶让座吗?"男:"我从不坐公交车。"女:"那地铁你让座吗?"男:"我也不坐地铁。"女:"哦,哎,现在汽油也越来越贵了!"男:"涨那一两块钱对我来说也不是个事儿。"女:"嗯,走吧,我们去看电影!"男:"等一下,我的自行车还锁在外面……"(河北赵县史志鹏荐)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知道你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你们。听说你们经常为怎么能让我更好地成长而发愁,所以我特意写了这封信,告诉你们关于我的小秘密。1.我是个实验家你们别看我这么小,我可是个天生的实验家!我刚出生时,只会做一些反射动作,比如有东西放到我嘴里,我就会立刻  相似文献   

17.
她曾经是风风火火的职场白领,现在是忙忙碌碌的幼儿园负责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话直爽痛快,她做事快速麻利。她不温柔,但柔软。她忙碌,但流畅。她的内心曾经很紧、很硬,现在很放松、很自在。"我很羡慕那些居委会大妈,人家能那么自在地溜达,而我不敢。自在这两个字很难想到。"坐在面前的松玫两脚踩在椅子腿上,两手揽着靠在怀里的儿子。"你们娘俩看现在好自在",我说。整个采访一直沉浸在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谁能想象眼前这位母亲曾经有一颗坚硬紧绷的心,曾经难于与人交流沟通,曾经用三年的时间让自己慢下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8.
我和我的男朋友在两个地方,因为很多现实的原因我们目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很难在一起的,请问陈一:异地恋的两个人合适在一起创业吗?陈一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要不要在一起创业我觉得起码有三点情况要关注到:1你们的感情是不是以结婚为前提的?或者说,你们的感情是否到了结婚的程度?感情如果是以婚姻为目的和归属  相似文献   

19.
笑话六则     
《保健医苑》2009,(5):49-49
<正>最佳"动物"父亲和两个孩子正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突然来了灵感,就问孩子:"我来考考你们,世界上所有动物中,哪些动物既能给你们肉吃,又能给你们皮鞋穿?"两个孩子想了一会儿,异口同声地答道:"爸爸!"  相似文献   

20.
大话减脂     
《科学健身》2011,(2):182-183
<正>有氧运动、左旋肉碱、少食多餐、少油少盐、5成饱,相信你也能给需要减脂的朋友讲出一大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不计其数的人会失败呢?当我在做补剂销售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不断问我,你们的减脂产品管用吗?一个月能减多少斤?说实话,对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很无奈,并不是因为不屑为他们解答,而是因为问我这些问题的人都是些想走捷径的人。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