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早期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7月~2008年1月被误诊断的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因早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原因诱发的周围神经疾病,其中以嵌压型周围神经疾病多见。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但应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查的变化,从而减少误诊率,以便早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脊灰病毒(Non-poliovirus,NPV)所致急弛缓性瘫痪(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即脊髓灰质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改变及预后,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脊髓灰质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血清肠道病毒抗体测定、血清肌酶测定、脑脊夜检查、神经电生理等检查并作前后对照.结果:(1)各年龄均可发病,以1~3岁最多;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居多;病前大都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史;以一侧下肢弛缓性瘫痪为主,肌力大都在3~4级,少数出现双下肢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2)32例病人中,10例血清柯萨奇病毒CBV-lgM阳性,12例ECHOV-IgM阳性.脑脊液检查除2例CBV-IgM阳性、蛋白轻度增高外,其余全部正常;肌酶检查32例中仅有2例病程极期CK轻度增高,恢复期降为正常.(3)神经电生理改变包括有:29例运动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降低、以远端波幅降低明显,或远端缺失,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正常;F波出现率降低;全部病例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正常;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仅3例轻者神经电生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4)大都在2周内恢复,预后好.结论:NPV感染引起小儿AFP可能系病毒感染后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运动神经尤其是远端轴索的轻度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50例CTS患者进行正中、尺神经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50例C T S患者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率为92.9%。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国内报道不多。我们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总结了从1988年至1997年10年间收治的11例CGBS病人,并结合肌电图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55例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以及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肌电图。结果:55例患者86侧神经做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87.2%和94.2%,尺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5.8%和12.8%,腕部刺激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DML异常率分别为2.3%和70.9%,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的EMG异常率分别为41.9%和4.7%,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等各项电生理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大多无前驱因素,均为缓慢起病、对称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少数有颅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损害,单次腰穿20例脑脊液异常,其中15例可见蛋白-细胞分离,正常1例,肌电图可见神经性损害,均出现脱髓鞘损害,或伴有轴索损害。4例神经活检有3例脱髓鞘改变,21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并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被误诊,临床表现、脑脊液、肌电图等是主要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为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1,(1):89-89
格林巴利综合症(GBS)是一种由免疫介导,进展迅速,以运动症状为主的脱髓鞘性并可继发轴索改变的多发性神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无力、麻木,常常累及颅神经所支配肌肉、重者可出现延髓和呼吸肌麻痹[1]。神经电生理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本文报告我院自2008年至2009年就诊住院的35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101例113侧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及分析.结果 101例113侧肢体,尺神经感觉神经小指到腕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尺神经运动神经肘下5cm到肘上5cm传导速度和波幅、肘下到腕传导速度和波幅等6项指标异常率分别为:42.5%、46.9%、77.9%、78.8%(包括肘上5cm到肘下5cm MCV)、28.3%、14.2%.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手段,可早期确诊及准确定位受损部位及损伤程度、判断愈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76侧神经电生理做检测,正中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93.4%.正中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86.8%;尺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10.5%;尺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5_3%;腕部刺激拇短展肌DML传导异常为71.1%,小指展肌DML传导异常为1.3%。大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5%,小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电生理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判断腕管综合征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资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针电极肌电图.结果:①18例GBS患者的MCV异常率为76.87%,SCV异常率为39.62%,上肢NCV异常率为58.57%,下肢NCV异常率为63.00%.MCV异常率明显高于SCV,而上肢和下肢NCV的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波异常率77.94%,H反射异常率69.44%.F波与NCV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波与H反射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18例GBS患者中,4例单纯可见自发电位,4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41.67%.结论:GBS患者运动神经纤维损害较感觉神经纤维损害重;F波为GBS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GBS患者针电极肌电图检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NCV、F波、H反射及针电极肌电图相结合可明显提高GBS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任春燕  武彬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25-1026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两种感觉传导检测潜伏期比较法与常规感觉传导法在早期腕管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中指至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44 m/s,加作环指到正中神经(环指→腕正中)、尺神经(环指→腕尺侧)的腕上相同距离的SCV及感觉潜伏期(DSL),正中神经和桡浅神经到拇指的潜伏期及其差值,并比较两者潜伏期差。结果环指比较法(80.4%)与拇指比较法(76.5%)检测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常规感觉传导法SCV(43.1%)和DSL(47.1%)(P均〈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检测正常时,加作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及拇指正中神经/桡浅神经潜伏期差,可显著提高早期腕管综合征诊断阳性率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朱华江 《中外医疗》2010,29(33):174-174,183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方法对3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检测预激综合征诱发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后的电生理变化。结果 30例预激综合征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00-600ms,平均300.87ms,旁路1:1房室传导频率≥200次/min。结论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可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大部分临床电生理现象,尤其对部分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04/2013-06月就诊于本科的67例CTS患者测定环指-腕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潜伏期、运动波幅检测;并计算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值。结果 67例CTS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异常75侧(88.2%),潜伏期延长79侧(92.9%),波幅降低33侧(38.8%),15侧未引出感觉诱发电位(17.6%)。运动传导异常20侧(23.5%),潜伏期延长25侧(29.4%),波幅降低22侧(25.8%)。CTS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各项及运动传导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TS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差异常率98.2%;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中神经感觉、运动传导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指标,且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指标,可提高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16.
5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春英  郑金瓯 《广西医学》2006,28(7):1012-1014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与神经电生理的关系.方法将53例GBS的临床特点与电生理检测结果作分析.结果本组53例GBS患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部分病人可伴颅神经损害(10例)和植物神功能障碍(5例),13例有前驱感染史;大部分病人可见蛋白细胞分离;53例病人有48例在所检神经中至少有1条出现神经传导速度(NCV)传导波引不出或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等异常,42例F波引不出或潜伏期延长或出现率下降.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可作GBS有效的辅助诊断检查之一.联合NCV和F波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古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意义。方法:选择古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例,以上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F波异常率为76%;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41.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22.5%;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显著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异常率为52.0%。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古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 )临床方面以及神经电生理分析方面的特点。方法:选自我院2004-2013年收治的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所有患者都是通过临床诊断以及神经电生理确诊,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15例患者检测肌肉共75块,结果显示如下:肌强直放电方式的概率达到100%,而拇短展肌强直放电概率则为91%,小指展肌强直放电概率为81%,胫前肌强直放电概率为57%,肱二头肌强直放电发生概率为24%,股内肌强直放电发生概率为19%。15例患者的肌电图检测结果中,有10例患者发现肌源性损害,其中胫前肌7块,肱二头肌4块,股内肌3块以及拇短展肌1块。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在肢体方面,远端肌强直放电相对于近端肌强直放电来说,检出率明显高很多;对于上下肢的近端还有远端肌肉同时进行肌电图的检查,对于DM患者的确诊,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不典型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管综合征 (carpalturnelsyndrome ,CTS)是最常见的一种嵌压性神经病变 ,各种原因所致的腕管压力升高 ,正中神经受到挤压时均可导致CTS ,如不及时救治 ,严重者可致手功能障碍。CTS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临床有时容易忽略 ,因此早期诊断十分必要。 2 0 0 1年 112月 ,我们对40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3 3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5 1.7岁。病程 1个月 10年 ,平均 1.8年。临床表现 :尺侧麻木3例 ,四肢酸痛 6例 ,一侧上肢麻木 18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