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西药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人类和各种动物模型胃溃疡中疗效更为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结中药治疗胃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12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90例和保守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胃溃疡临床治疗效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胃溃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临床分型给予胃溃疡患者相应的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溃疡(GU)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目前针对胃溃疡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现阶段西药的使用尚不能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治疗药物。近年来大量数据表明民族药物在治疗胃溃疡方面也取得良好疗效。其中苗药治疗胃溃疡历史悠久,效果良好,但由于苗族人民对医药文化的传承方式相较单一,缺乏归纳整理。对近年来研究治疗胃溃疡的苗药进行综述,以期为胃溃疡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使用丽珠维三联与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中的5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采用丽珠维三联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中的5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50例胃溃疡患者中,共计4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的50例胃溃疡患者中,共计41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是82%;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使用丽珠维三联与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9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永强  张凌云 《光明中医》2008,23(7):944-9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97例,经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的97例患者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97例疗效较明显,而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好,且远期疗效明显,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与单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治疗患者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较明显.而且远期疗效亦好。复发率亦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好,且远期疗效亦明显,复发率亦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7.
朱斌 《中医临床研究》2011,(18):121-121
本文为了观察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通过选取我院消化内科15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验表明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近年来,其诱发的胃溃疡发病率逐年升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已被越来越重视。现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胃溃疡治疗中易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并记录352例于我院就诊胃溃疡患者用药情况,分析治疗中不合理用药行为。结果:消化内科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抗酸药、促胃动力、抗胆碱能药等。调查显示259例(73.6%)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配伍是胃溃疡治疗最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方式。结论:治疗胃溃疡药物种类多样,作用机理各异,应防止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郑辉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83-84
目的:讨论消化性胃溃疡的辨证论治特点。方法: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机制,西医治疗进展,中医辨证治疗进展及体会。结果:消化性胃溃疡治疗应以健脾化瘀,疏肝通络为主。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回顾胃溃疡针灸治疗相关的文献,发现合募配穴理论是临床指导胃溃疡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古今针灸医生广泛应用此理论治疗胃溃疡,从而行成了胃溃疡从合募穴论治的重要方法。其机制研究主要是从合穴、募穴各自的穴位属性和主治特点、胃溃疡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并采用Nano-2D-LC技术、RT-PCR技术、LC-MS技术等研究胃溃疡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中胃溃疡机制的研究,以期使合募配穴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难治性胃溃疡的治疗问题。方法:采用健脾益气除湿汤治疗胃溃疡48例。结果:有效率91.6%,且医疗费用低,服用方便,痛苦小。结论:健脾益气除湿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络和胃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络和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96例,并与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9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改善、医技检查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通络和胃法治疗胃溃疡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健胃宝预防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胃宝对防治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与雷尼替丁比较,探讨健胃宝高、中、低不同的剂量对防治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药物疗效。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不应激),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治疗组,健胃宝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大鼠灌胃给药3 d后,制备大鼠冷-束缚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溃疡点数及计算药物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结果雷尼替丁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为77.5%,健胃宝高、中、低剂量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72.4%,70.1%,54.9%,明显降低应激所致溃疡指数,与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比较,除健胃宝低剂量外,其它治疗组P<0.05。结论高、中剂量健胃宝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与雷尼替丁的抗溃疡作用强度相似,低剂量组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胃溃疡治疗方法。方法:对比观察98例巨大胃溃疡病例资料。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提高巨大胃溃疡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重炫  周丹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34-1137
近年来针灸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增加,多采用毫针、电针、艾灸、穴位注射等对治疗方法对胃溃疡治疗,也有采用针药结合、针刺结合离子导入、拔罐合中药等疗法进行治疗,并发现针灸治疗胃溃疡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脾俞等腧穴。  相似文献   

17.
关苍术复方颗粒对胃溃疡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要求,研究关苍术复方颗粒的主要抗溃疡作用,为其申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应激型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四种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关苍术复方颗粒(4.5g生药/g)5、2.5、1.25g/kg对大鼠应激型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关苍术复方颗粒对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胃溃疡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胃溃疡伴随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胃溃疡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两组患者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相较参考组(67.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相较治疗前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胃溃疡伴抑郁症治疗中改善胃溃疡症状的同时缓解抑郁症状,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胃溃疡的病历资料。结果: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联合组的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胃溃疡的治疗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蒙药阿那日-4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蒙药阿那日-4治疗胃溃疡模型大鼠,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本次课题对治疗胃溃疡模型后血清中的NO、MDA、SOD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阿那日-4高剂量组P0.05,且差异最为显著。结论:蒙药阿那日-4(高剂量)治疗胃溃疡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