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大规模现场应用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预防人、畜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在新疆北部包虫病流行的农牧区有代表性的乡村 ,对 90 %以上的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药棒 ,作为唯一的干预措施。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7~ 16岁学生包虫病的患病率和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为指标 ,连续观察 4年 ,做出预防效果的评价。结果 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实验前为 4 1 2 % ,埋植药棒后第二和第三年末均为零 ,第四年末为 2 98% ;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实验前为 4 1 2 3% ,以后逐年下降 ,至第四年末为 5 36 % ,同年对照区为 30 6 % ;7~ 16岁学生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两个乡各为 1 6 9%和 1 89% ,三年后未检出新发患者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为 4 4 77% ,第三年末为 10 6 6 % ,同期对照区为 4 6 38%。结论 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在家犬皮下埋植后的有效缓释时间可达 3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证实以埋植这种药棒作为惟一的干预措施 ,在按规定的技术方案实施的条件下 ,可以完全控制人畜包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应用吡喹酮缓释药棒预防人畜包虫病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焦伟 《地方病通报》2004,19(1):65-66
人畜包虫病的病原体-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阶段寄生在犬的小肠中,绦虫链体孕节中的卵成熟脱落后随粪便排出,虫卵扩散后污染环境,造成人畜感染.因此,家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也是包虫病的传染来源.定期使用高效抗绦虫药物吡喹酮对家犬驱虫,可以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但每只狗一年中需多次投药的措施,不易落实.新研制的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埋植在家犬皮下,可以保持有效驱虫作用3年.因此,正确使用这种药棒,就可以控制包虫病的传染来源,达到预防包虫病在人畜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一种吡喹酮控释棒,并实验观察了这种用于皮下埋植的吡喹酮缓释制剂在大鼠和家犬体内的缓释效果和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驱虫作用。初步观察结果,在大鼠体内60天的药物释放率为47.6%;在家犬体内75天的释放率为52.3%。在实验犬体内吡喹酮埋植量为32.93~65.88mg/kg的情况下,有明显的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一种吡喹酮控释棒,并实验观察了这种用于皮下埋植的吡喹酮缓释制剂在大鼠和家犬体内的缓释效果和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驱虫作用。初步观察结果,在大鼠体内60天的药物释放率为47.6%,在家犬体内75天的释放率为52.3%。在实验犬体内吡喹酮埋植量为32.93 ̄65.88mg/kg的情况下,有明显的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小剂量吡喹酮缓释剂型皮下埋植的方法,给家犬投药后7个月对35只埋药犬和65只对照犬用槟榔碱进行驱虫试验的结果,在埋药犬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5.7%),低于对照犬(15.4%),埋药犬中没有发现药物副反应和局部感染,初步证明缓释剂型及皮下埋植方法是安全的并具有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自然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长效缓释棒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确定吡喹酮驱虫棒在包虫病现场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吡喹酮 1 6~ 2 5g/犬剂量 ,给家犬皮下埋植。植前测定犬粪抗原。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粪抗原并同时做槟榔碱导泻的方法进行预防效果评价。结果 Ⅰ号药棒埋植后 8个月 ,粪抗原阳性率从埋药前的 19 5 %下降至 4 6 %。槟榔碱导泻结果 ,实验组的成虫感染率比对照组低 5倍以上 ,差异显著。Ⅱ号药棒埋植前犬群粪抗原阳性率为 4 1 3% ,埋植 1年后实验组粪抗原阳性率为 0 9% ,对照组为 36 4 %。结论 Ⅰ号药棒可以保护未感染犬不发生感染 ,但不能完全驱除已感染并寄生的成虫。Ⅱ号药棒实际上可以完全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这种药棒可以做为包虫病预防措施的主要手段 ,在流行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的剂量与驱虫效果相关。用50mg/kg剂量在埋植后4个月以细粒棘粒蚴原头节进行攻击可保护家犬不受感染。3只家犬埋植剂量为36.36、4444和66.66mg/kg吡喹酮,3个月药物释放率各为76.7%、65.8%和56.1%。血液吡喹酮浓度在埋植后10天至3个月维持在0.8974~3.6849μg/ml之间。50mg/kg吡喹酮剂量对植药犬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探讨犬吞食家畜带有棘球蚴的脏器后,细粒棘球绦虫在犬小肠里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及氢溴酸槟榔碱和吡喹酮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给幼犬吞食一定量的原头蚴和含生发层的包囊,经51~109天可在犬粪便中查出孕节或在小肠里检出成虫,感染成功率为77.3%。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以吡喹酮为最好,并明显优于氢溴酸槟榔碱。  相似文献   

9.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在新疆两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新疆呼图壁县和温宿县区域试验,验证以家犬(包括牧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方法 1987-1990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和1990-1994年在新疆温宿县分别建立棘球蚴病控制试验区,采用消灭病原以阻断循环链的控制策略,即“犬犬驱虫、 月月投药”的措施,对试验区所有家犬用吡喹酮药饵剂型进行预防性驱虫。实施控制措施后,每年在试验区检测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以评价驱虫效果。 结果 经过连续3~4年实施“犬犬驱虫、月月投药”措施,呼图壁县和温宿县的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从实施前的18.5%和14.7%降为0;两县新生绵羊的棘球蚴平均感染率比控制模式实施前降低了85%以上。 结论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策略,即“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措施对控制家犬的棘球绦虫病和绵羊的棘球蚴病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最早检出日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后40d收集犬粪,用LAMP检测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并与传统的PCR比较。结果 8只犬均获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感染后第18dLAMP法检查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均阳性,较普通PCR法提早2d。结论 LAMP法简便、快捷、灵敏,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