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I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d-1,3次灌胃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的基础上,给予抗纤复方I号水煎剂4.0mL·kg-1·d-1,2次灌胃,共12周。实验4、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HE及VG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FGF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病理图象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2周时,酒精组大鼠肝脏呈现重度脂肪变性,点片状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条索形成;而中药组大鼠仅呈现轻度脂肪变,无纤维条索形成。BFGF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中药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在酒精组BFGF的表达除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外,还位于窦周细胞、纤维间隔内浸润细胞的胞浆及汇管区、纤维间隔区的细胞外基质中。结论:在酒精性肝病BFGF的表达增强,抗纤复方I号能降低其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I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1,3次灌胃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的基础上,给予抗纤复方I号水煎剂4.0mL·ks^-1·d^-1,2次灌胃,共12周。实验4、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HE及VG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FGF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病理图象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2周时,酒精组大鼠肝脏呈现重度脂肪变性,点片状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条索形成;而中药组大鼠仅呈现轻度脂肪变,无纤维条索形成。BFGF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中药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在酒精组BFGF的表达除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外,还位于窦周细胞、纤维间隔内浸润细胞的胞浆及汇管区、纤维间隔区的细胞外基质中。结论:在酒精性肝病BFGF的表达增强,抗纤复方I号能降低其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抗纤复方Ⅰ号(KXⅠ)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给予乙醇8~10g·kg-1·d-1,3次灌胃,共12周,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为酒精组,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ml,KXⅠ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的基础上,给予KXⅠ水煎剂4.0ml.kg-1·d-1,2次灌胃,共12周。实验4,8,12周末分批处死对照组、酒精组、KXⅠ组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NF-α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对其结果半定量分析。结果酒精组12周末,肝小叶脂肪变,肝细胞坏死增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KXⅠ组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对照组的正常肝脏组织,肝细胞的胞浆中散在有TNF-α弱表达,酒精组4周末开始,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胞浆中TNF-α表达增多,且随着乙醇刺激时间的延长,肝细胞胞浆中TNF-α的表达呈进行性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酒精性肝病过程中,TNF-α表达进行性增强,KXⅠ能抑制TNF-α的表达,延缓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α-SM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时仅.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中药组痛理改变及α-SMA的表达与酒精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α-SMA表达的强弱反映了酒精性肝痛时星状细胞活化及酒精肝病的程度;抗纤复方Ⅰ号能防止酒精性肝损害,有效地押制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和中药组.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药组预防性给予抗纤复方Ⅰ号水煎剂灌胃,共12 W.实验4、8、12 W末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同时应用TBA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酒精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无纤维化形成.酒精组MDA含量随乙醇摄入量的增加而进行性升高,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酒精组和中药组SOD活性在实验4 W末均有升高,但随着实验进程,酒精组SOD活性进行性下降(P<0.05),而中药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与酒精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抗纤复方Ⅰ号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阻止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纤复方Ⅰ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动态变化及表达。方法:用灌胃的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在大鼠灌胃4,8,12,16周分别麻醉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进行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IMP-1的动态变化和表达。结果:抗纤复方Ⅰ号预防及治疗组的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酒精性肝病组(P<0.05),TIMP-1水平也低于酒精性肝病组(P<0.05)。免疫组化可见酒精肝病组TIMP-1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窦内皮细胞及肝窦细胞的胞浆。结论:抗纤复方Ⅰ号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酒精性肝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纤复方I号对酒精性肝病时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的影响.方法 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I号(Kang Xian Fu Fang I, KXI)直接灌胃,于4周、8周、12周末 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窦毛细血管化.结果 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中药组病理改变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与酒精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 抗纤复方I号能够预防酒精性肝病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复方中药对酒精性肝病大鼠核因子κ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酒精洼肝病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及中药组分别用酒精和中药灌胃,在4、8、12周末分别处死3组大鼠,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性肝病的发展,酒精组大鼠肝细胞坏死增多,炎细胞浸润成团,细胞胞浆NF-κB的着色逐渐增强。而复方中药组病理改变和RF-κB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RF-κB表达的强弱反映了酒精性肝损害的程度。复方中药能防止酒精性肝损害,有效地抑制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KB)在酒精性肾损害时的表达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Ⅰ号直接灌胃,于4,8,12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KB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同酒精组比较,肾0小球系膜增殖、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扁平化和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出现延迟且明显减轻。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酒精组NF-KB表达进行性增强;中药组与酒精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结论:抗纤复方Ⅰ号能够抑制酒精性肾损害时NF-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抗纤复方Ⅰ号(KXⅠ)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灌胃的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为酒精性肝病组;3组为KXⅠ治疗组;4组为KXⅠ预防组。在大鼠灌胃4周、8周、12周及16周分别麻醉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进行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MP-2及MMP-9的动态变化和表达。结果KXⅠ预防及治疗组的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酒精性肝病组(P<0.05),并且MMP-2及MMP-9水平也低于酒精性肝病组(P<0.05)。免疫组化可见MMP-2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窦内皮细胞及肝窦细胞胞浆。MMP-9主要位于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及肝窦细胞胞浆中。结论KXI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酒精性肝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及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酒精性肾损害时的表达及复方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按本室方法用乙醇及抗纤复方I号直接灌胃,于4,8,12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同酒精组比较,肾小球系膜增殖、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扁平化和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出现延迟且明显减轻.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酒精组NF-κB表达进行性增强;中药组与酒精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结论:抗纤复方I号能够抑制酒精性肾损害时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崔巍  王颖  林红  傅宝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985-986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中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实验进行4、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Gieson氏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bFGF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bFGF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呈弱表达.至实验进行12周,实验组大鼠bFGF表达明显增强,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外、窦周细胞和纤维间隔内浸润细胞的胞浆及汇管区、纤维间隔区的细胞外基质中.Westo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12周末bFGF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酒精性肝病的病程进展,bFGF表达量逐渐增强,它是一种促纤维化因子.  相似文献   

13.
抗纤复方I号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HA、IV-C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研制一种有效的抗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通过乙醇灌胃法成功地制备了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7],并通过对传统中医药的研究,研制了抗纤复方I号.本实验在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了抗纤复方I号对乙醇引起的肝脏损伤及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IV型胶原(IV-Collagen,IV-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抗纤Ⅱ号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欲探讨复方抗纤Ⅱ号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外,余4组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均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次,2次/周)。抗纤Ⅱ号早期治疗组在第3周给予中药灌胃,1g/100g每天1次。抗纤Ⅱ号晚期治疗组在造模第9周给予中药灌胃,1g/100g每天1次。γ-干扰素治疗组在造模第9周每天皮下注射10万单位的干扰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在12周杀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3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抗纤Ⅱ号早期治疗组显著逆转了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经HE和Masson染色抗纤Ⅱ号治疗组能明显降解纤维化大鼠肝中的胶原(P<0.05)。PT-PCR分析TGF-β1和Smad3mRNA的表达在抗纤Ⅱ号治疗组均明显减少。同时分析表明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在抗纤Ⅱ号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论抗纤Ⅱ号能逆转免疫引起的肝纤维化,这是由于能促进肝脏胶原的降解作用和抑制调节与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TGF-β1及下游信号Smad3的表达,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逆转.肝纤维化的早期治疗用药优于后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颗粒对乙硫氨酸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七脂肝丸组(1.5 g·kg-1·d-1),易善复组(136.8×10-3g·kg-1·d-1),健脾疏肝颗高、中、低剂量组(18.6、9.3、4.7 g生药·kg-1·d-1)。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8 d,1次/d,给药容积10 m L·kg-1。给药第8天,给药2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灌服1%乙硫氨酸15 m L·kg-1,14 h后灌服2%乙硫氨酸18 m L·kg-1,空白组灌服等量蒸馏水。36 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做肝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AST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脾疏肝颗粒中、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含量(P0.05,P0.01),高剂量组有降低大鼠血清ALT含量趋势(P0.05),健脾疏肝颗粒中、低剂量组有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ST含量趋势(P0.05)。病理结果显示,健脾疏肝颗粒可以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变性程度,对肝小叶结构完整性和肝索排列顺序也有所改善。结论:健脾疏肝颗粒对乙硫氨酸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酶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相关酶的活性、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崔香丹  金武丕 《吉林医学》2009,30(15):1558-1560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细胞凋亡与TNF-α、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ALD)模型,模型组用40%酒精8g/(kg·d)分2次灌胃,共12周,对照组灌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中央静脉周围,点状、灶状坏死区;TNF—α、Caspase-3主要分布在中央静脉及肝细胞坏死灶周围细胞的胞质中,模型组TNF—α、Caspase-3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NF-α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8,P〈0.01)。结论: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NF-α、Caspase-3参与肝细胞凋亡;TNF-α通过其受体介导Caspase-3活化参与酒精性肝病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健体Ⅰ号水煎剂及多糖成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自由基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健体Ⅰ号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作用及主要作用部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水煎剂组、多糖组。各组大鼠进行3周每天4小时的游泳训练,每日游泳前30分钟水煎剂组按16.8g·kg-1·d-1剂量灌服健体Ⅰ号水煎液;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多糖组按1.1g·kg-1·d-1剂量灌服健体Ⅰ号多糖水溶液。3周后取样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取肝组织测肝糖元、取右后肢股四头肌测肌糖元含量。观察运动性疲劳大鼠自由基及糖元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健体Ⅰ号水煎液及多糖成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水煎剂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P0.01),多糖组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的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水煎剂组及多糖组(P0.01),水煎剂组的血清MDA的含量较多糖组低(P0.05);对照组的糖元含量明显低于水煎剂组及多糖组(P0.05,P0.01)。结论:健体Ⅰ号水煎液及多糖成分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对运动性疲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复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运动训练模型,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取分为5组(n=10):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高、中、低剂量三组分别按560 mg·kg-1·d-1、280 mg·kg-1·d-1、140 mg·kg-1·d-1灌服复方中药,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两组以同样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7周。安静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运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四组每天灌胃30 min后进行跑台运动训练,训练7周。然后测定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本复方中药能够使大鼠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脏丙二醛水平水平降低;使血糖和肝、肌糖原水平及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结论本复方中药对运动过程中自由基和能量代谢改变的影响是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椇葛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易善复组(136.8 mg·kg-1·d-1)、椇葛方高剂量组(99.9mg·kg-1·d-1)、椇葛方中剂量组(33.3 mg·kg-1·d-1)、椇葛方低剂量组(11.1 mg·kg-1·d-1)。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剂量为10 m L·kg-1,各给药组每日上午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第4天开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日上午正常给药,下午灌胃60%酒精10 m L·kg-1,连续酒精灌胃4 d。第4天酒精灌胃1 h后,颈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AST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椇葛方高剂量组血清ALT含量明显降低(P0.01);椇葛方低剂量组血清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椇葛方高剂量组血清TG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椇葛方中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明显降低(P0.05),椇葛方高、低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椇葛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相关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n=12).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丝胶治疗组大鼠按照2.4 g·kg-1·d-1的剂量灌胃给予丝胶、阳性对照组大鼠按照55.33 mg·kg·d-1的剂量灌胃给予二甲双胍.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Ⅰ型胶原(Ⅰ-C)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PDGF和CT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丝胶治疗组较糖尿病模型组,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Ⅰ-C和FN的含量明显降低,肾脏PDGF和CTGF的表达显著降低(P< 0.01,P< 0.05).结论 丝胶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和CTGF的表达,恢复ECM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发挥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