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它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颈椎病发病的60%,多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平行上升的趋势。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主。专家们预测,在未来几年内,该病将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在整个脊柱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将取代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诱因的腰腿痛而上升为骨伤科临床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此病重视程度的不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第474医院治疗的41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颈椎脉冲牵引、中频电脑治疗、高压氧治疗等。结果本组41例患者中,治愈2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5.85%,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做好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治疗的护理,能够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杨式手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济医院杨树萱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康复专业工作的专家之一,以其独特的脊柱整复法著称于世,人称“杨氏手法”。笔者将之应用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交感神经型椎病患者398例,男224,女174例;年龄16~79岁,病程1/2月至21年,平均39.1个月。症状多以头晕、颈僵背痛、视物不清、耳鸣为主诉,伴头痛、胸闷、胸痛心悸、心律不齐、恶心、多汗、疲乏,或伴手臂麻痛。体检均多见颈椎前后伸屈试验(阳性)、旋颈征(阳性),头颈叩击试验(阳性),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胆汤加减治疗4 d为1个疗程。采用SF-36量表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及综合疗效的差异,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SF-36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症状评分及综合疗效等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①推拿手法:头部推拿,用指尖推督脉经,擦两侧足少阳胆经,掌根揉后枕部。“推三把”同时揉捏颈项部肌肉,用滚法、擦法、拿法等松解肩背部肌肉。②其他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配合颈椎牵引、药物、颈肩部理疗等。结果:近期疗效,优良率达88.89%,有效率达96.30%;经3个月到29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59.26%,有效率达88、89%。结论:以推拿为主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无创,是交感型颈椎病治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误诊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最少见的一种类型 ,多为中老年人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易被忽略而造成误诊。我院 1995~ 2 0 0 0年误诊 3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35~ 6 5岁 ,平均 5 2岁。本组诱因大致可分为活动、安静、动静变换 3种情况 ,活动起病 8例 ,安静起病 2例 ,动静变换 2 0例。病程 4h~ 1wk。头晕 2 4例 ,头痛4例 ,眼花 6例 ,心慌 12例 ,胸闷 10例 ,心前区疼痛 5例 ,出汗2 0例 ,发冷 6例。眼球震颤 5例 ,平衡障碍 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8例 ,颈椎病史 16例。本组均拍摄了颈椎正侧位片 ,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交感神经症状,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心理健康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心理、家庭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家庭干预可减轻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孙建兵 《中国康复》2013,28(2):111-111
2010-2011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符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0~65岁,平均(46.39±9.06)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75±0.86)年。60例患者均给予中频电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频电疗,采用全日康牌J48A型中频治疗仪,患者坐位,将8cm×10cm大小的电极板并置于颈部两侧,  相似文献   

10.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肩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都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其相关症状散见于中医的痹证、萎证、项强、眩晕等方面的论述.颈椎病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型和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为多见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临床表现比较复杂.[1]颈椎病病程长,易复发,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针灸治疗颈椎病作为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费用低的方法,值得推广.随着人们对本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现将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椎轴性痛主要表现为颈肩部酸胀、僵硬、疼痛伴有活动困难,反复发作,既可以作为颈椎疾病的基础状态,又可表现为颈椎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中医药对颈椎轴性痛的认识源远流长,在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上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该文介绍了中医药关于颈椎轴性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常见诊疗技术,方便对颈椎轴性痛进行预防以及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进展,并介绍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认识。从中医辨证治疗,针灸疗法,手法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势性,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14.
保守治疗是跟痛症的首要选择方案,中医药在保守治疗跟痛症中优势显著。该文就针灸、热敷、熏洗、口服中药以及其他治疗等方面总结近些年中医药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在治疗跟痛症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disease, LEAD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一大主因,以肢体皮肤苍白或紫暗、下肢麻木、乏力、脚踩棉花感、间歇性破行、下肢肤温降低、蚁行感、静息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下肢严重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可发生足部缺血性溃疡、肢体坏疽,导致截肢叫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14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临床采取保守治疗,3个月后复查,依据交感神经症状临床分为:优、良、中、差,同时观察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115(82.1%)例患者椎动脉血流没有变化,临床疗效,68例优、24例良(良以上有效率80.0%)、10例中、13例差;25(17.9%)例患者椎动脉血流有变化,临床疗效,2例优、7例良(良以上有效率36.0%)、16例差,两组人数及疗效优、良、差人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疗效为中的人数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患者头颈部活动时不易引起椎动脉血流变化;(2)椎动脉血流有无变化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关键病理基础。中医药主要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等机制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展现出中医药多通道、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中医药临床广泛应用积累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尚无法系统阐明中医药确切作用靶点及机制。该文对中医药防治动脉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在临床上科学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WANG Ying;LIU Junjun;LI Jianlai(Weif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Weifang 261041, China)  相似文献   

19.
腰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方法众多,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作用效果持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当下中医非手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梳理分析整合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失眠作为身体亚健康的一种表现,会极大地降低生命质量与工作学习效率,为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治疗的方式主要有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其中,西药治疗可以迅速发挥效果,但常常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极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影响到人的身体功能。而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有关中药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为临床上中药治疗失眠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