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B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鼻咽癌组织及3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SDHB和PDK1的表达情况,运用妒检验分析SDHB和PDK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ter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DHB和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31/78)和53.8%(42/78),而在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为62.9%(22/as)和20.0%(7/35),SDHB和PDK1表达均与鼻咽癌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显著相关(P〉0.05)。K-M生存曲线提示SDHB阳性表达和PDK1阴性表达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SDHB阴性表达和PDK1阳性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级、临床分期、复发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SDHB和PDK1表达不能作为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DHB和PDK1表达在鼻咽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对预后有影响,但SDHB和PDK1表达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丙酮酸脱氢酶激酶-I(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I,PDK1)在人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抑制PDK1对结肠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4种人结肠癌细胞PDK1基因的表达情况。在PDK1抑制剂(dichloroacetate,DCA)的诱导下,通过MTT法观察结肠癌细胞活性。结果PDK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高;在4种人结肠癌细胞中明显表达。抑制PDK1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抑制效应随药物浓度而递增,其中90 mmol/L DCA的活性细胞率分别为(23.90±2.79)%、(5.90±1.31)%、(32.82±4.50)%和(29.72±3.03)%。结论PDK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抑制PDK1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PDK1可望成为结肠癌有效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17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及86例癌旁肠黏膜组织中PDK4蛋白的表达,对结果及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K4在172例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86例癌旁肠黏膜组织(57.0% vs 26.7%,P<0.01),PDK4蛋白表达高低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P<0.05),且PDK4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在临床分期低的结肠癌患者中,PDK高表达者预后较差(P<0.01);而在临床分期高的结肠癌患者中,PDK表达高低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K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其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继续上升。近年来,癌症代谢在癌症研究中备受关注。细胞代谢的改变是癌症的特征之一。它们不仅是肿瘤进展的结果,也是癌症发生的原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酶,通过抑制丙酮酸脱氢酶(PDH)来调节细胞代谢。但PDK4在各种癌症包括HCC的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功能和潜在分子机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现就近年来PDK4在HCC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大数据分析胃癌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下载TGCA数据库中375例胃癌组织和45例癌旁组织中的mRNA表达矩阵数据并采用Kaplan 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的Gastric canc-er模块检索PDK4基因(205960_at),通过线上分析工具比较胃癌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骨骼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4)和丙酮酸脱氢酶1α亚单位(E1α)水平的变化和非诺贝特的干预作用.方法:4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雄性OLETF大鼠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LETO大鼠10只为对照.治疗组每d灌胃非诺贝特20 mg/kg,未治组和对照组每d灌胃等量蒸馏水.分别于第8周、17周和30周龄称体质量,行标准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2 h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17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4只动物杀检,至30周龄全部杀检,取下肢骨骼肌,Western blot测定骨骼肌PDK4和E1α的表达.结果:8周龄时3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鼠龄的增加,未治组2 h血糖、PDK4和E1α的表达高于同期对照组;与未治组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PDK4和E1α的表达随病程增加持续增强,这可能与胰岛素在骨骼肌的作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代谢中的关键调节点,控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丙酮酸转化速率。PK有4种类型,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 PKM2)是其中一种,在CRC等肿瘤组织中以PKM2为主。PKM2控制肿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能转移至细胞核参与多种促癌因子的表达。本文主要对PKM2在CRC中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黄卫彤  丘芸  黄明春 《右江医学》2011,39(6):703-705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含量变化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0例正常人、3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和32例宫颈癌患者血浆TuM2-PK水平,并以≥15u/ml为阳性判断标准,以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结果宫颈癌组血浆TuM2-PK含量及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慢性宫颈炎组的血浆TuM2-PK含量及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uM2-PK检测宫颈癌的敏感度为84.4%,特异性为94.0%。结论 TuM2-PK是检测宫颈癌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丙酮酸激酶连续监测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准确、精密、简便、快速的超微量丙酮酸激酶连续监测法。PK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Km=0.068mmol/L指示酶LDH最适用量21.6单位,最适PH=7.5该反应在10秒钟之后至3分针呈良好的线性速率关系,批内CV%=3.14%,批间CV%=9.27巩,可测PK活力的线性范围以O至1450U/L.30例健康成人血清PK参考值为15—77U/L。PK对AMI珍断敏感性达100%,对肌营养不良、PK缺乏症的珍断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的糖酵解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即M2型丙酮酸激酶(M2 type of pyruvate kinase,PKM2)。除此之外,PKM2还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周期进展、促进肿瘤形成和侵袭迁移等蛋白激酶活性。同时,PKM2受多种转录因子、癌基因蛋白和中间代谢产物等复杂因素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PKM2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PKM2展开相应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zyme 1,PDK-1)为靶标的短发夹RNA(shRNA)与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针对PDK-1序列设计3段干扰序列及1个阴性对照,分别构建pGenesil.1-PDK-1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及pGenesil.1-NC阴性对照载体,利用脂质体分别将质粒转染入LS174T,并用G418对细胞进行药物筛选,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有干扰序列的有效性。MTT实验检测5-FU对干扰组和对照组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证实3个干扰组均抑制PDK-1表达,其中最大敲减效率超过70%。MTT实验结果显示,经5-FU同样处理48 h后,PDK-1干扰的LS174T细胞生长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PDK-1 shRNA能特异性下调LS174T细胞中PDK-1的表达,PDK-1干扰联合5-FU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化疗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m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I和ERK2蛋白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卵巢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Ⅲ~Ⅳ期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显著(P〈0.05)。ERK1和ERK2与卵巢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其在卵巢癌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2015年在该院妇产科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标本63例和正常卵巢组织标本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在不同卵巢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Ⅰ期中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高于卵巢癌Ⅱ期和Ⅲ~Ⅳ期(P<0.05),Ⅱ期的表达量高于Ⅲ~Ⅳ期(P<0.05);高分化的表达量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基因1蛋白在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失活可能只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卵巢癌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叶伟  尹宗智  周家德 《安徽医学》2016,37(4):402-404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00例,另选取门诊女性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依据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其中门诊健康者(A组)33例作为对照组,上皮性卵巢癌Ⅰ期(B组)35例,上皮性卵巢癌Ⅱ期(C组)34例,上皮性卵巢癌Ⅲ期(D组)31例,所有病例均测量外周静脉血胸苷激酶1的浓度,统计各组患者胸苷激酶1数值,分析各组数据间差异。结果胸苷激酶1浓度在A、B、C、D四组分别为(0.963±0.36)pmol/L、(1.68±1.48)pmol/L、(2.96±2.17)pmol/L、(4.60±2.59)pmol/L,A组浓度值较B、C、D低,B组较C、D组低,C组较D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胸苷激酶1浓度较健康者升高,并与患者临床分期呈正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利用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诊断肺癌的文献。利用QUADAS评分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Meta-Disc 1.4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等指标,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结果共12篇文献1 408例研究对象纳入本次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肺癌的综合诊断价值为: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92%,阳性似然比为8.15,阴性似然比为0.34,诊断优势比为26.1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IAP)家族中的cIAP-1、XIAP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2009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前经过新辅助化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浆液性癌患者99例,统计发病时是否绝经、新辅助化疗用药、病理分级分期等参数,电话随访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取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观察cIAP-1与XIA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cIAP-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分级(P=0.034)、新辅助化疗(P=0.035)具有相关性,而与是否绝经无关(P=0.161);XIAP的表达水平与上述均无明显相关性(分别为P=0.230, P=0.192,P=0.560).cIAP-1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XIAP的表达水平的高低在总生存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尚未发现cIAP-1和XIA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瘤生存期有显著关系(P=0.091, P=0.181).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患者cIAP-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卵巢癌预后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 ,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①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 ,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 ,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p16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早、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长的病例组 ,阴性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③p16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和p16失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 ,在其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表达与活性及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 9例卵巢上皮癌组织 ,2 6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K1/2蛋白和活性ERK1/2蛋白表达。结果 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 3% ,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 (阴性 )和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 2 7% ) (P <0 .0 1)。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的ERK1/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卵巢癌 (P <0 .0 5 )。活性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5 % ,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活性ERK1/2的阳性表达率 ( 19% ,P <0 .0 1)。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卵巢癌组织的活性ERK1/2表达阳性率为 80 % ,Ⅰ~Ⅱ期为 13例中 3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ERK蛋白的过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癌的一项预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血浆及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 M2-PK)作为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检测34例结肠癌患者以及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及粪便中的TU M2-PK,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浆以及粪便中TU M2-PK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总体敏感性分别为65.0%,82%,随着肿瘤病程进展,中晚期患者血浆以及粪便中TU M2-PK水平(77%,100%)明显高于早期患者(44%,84%,P〈0.01)。结论血浆及粪便TU M2-PK测定可提高对结肠癌诊断的有效性,可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