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觉刺激对脑卒中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被动活动和主动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经络刷加强患者上肢的感觉刺激。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观察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的改善情况。结果 (1)FMA:两组治疗后FMA评分、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差值的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显著(P0.01),提示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MBI:两组治疗后MBI评分的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的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显著(P0.01),提示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以加速软瘫期病人尽快进入痉挛期,感觉刺激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量表(MBI)评定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急性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在常规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运动针法,对照组行常规针刺,两组均穴取百会、大椎,患侧T1~T8夹脊穴、天宗、肩贞、肩髃、曲垣等,均每日治疗1次,14d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7、14 d后,比较两组上肢简化Fugl-Meyer(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7、14 d后,两组FMA-U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14 d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处MAS评级均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肘关节、掌指关节MAS评级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4 d后观察组肘关节、掌指关节MAS评级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7、14 d后MBI评分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14 d后MBI评分升高(P0.01)。结论:对于非急性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肘关节及掌指关节的肌张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且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BI、FMA-UE、FTHUE-HK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强于仅联合使用新Bobath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脑卒中恢复期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经辨证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3个月随访时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U-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U-FMA评分、WMFT评分及M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U-FMA评分、WMFT评分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除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外,SF-36其余各项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抓握协同强化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手抓握协同强化上肢功能训练,采用Brunnstorm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runnstorm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抓握协同强化上肢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与虚拟现实平衡训练结合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1),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和虚拟现实平衡功能训练,采用BBS、PASS量表和MBI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BBS、PASS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结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24例,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暴露因素(是否愿意接受针刺治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6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运动再学习技术,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月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功能评定部分(FMA-UE)、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评定分级(FTHUE-HK)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FMA-UE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月两组患者FMA-UE评分均较同组内治疗结束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FTHUE-HK评级、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月两组患者FTHUE-HK评级、MBI评分均较同组内治疗结束时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 5%,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不仅在早期能够有效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并且患者在回归家庭后可继续予以运动再学习训练,对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传统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水平外展、水平内收范围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FMA-UE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后伸、水平外展、水平内收范围及FMA-UE、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衡舒筋结合中医护理对脑中风康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护理干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中医平衡舒筋手法推拿治疗,共持续8周。结束后通过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评定患者上肢及手的精细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FMA-UE评分上肢、腕、手得分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总分(51.70±3.42),治疗组(56.98±4.52),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MBI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BI和WMFT评分分别为(73.12±9.92)和(43.95±4.43),治疗组(80.56±10.15)和(49.92±5.93),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综合护理比明显促进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诱发电位(M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疗效各项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AM-UE评分、MEP波幅和MB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改良M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脑电仿生电刺激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FMA-UE、Brunnstrom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 56例并随机 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进行上肢常规康复训练,40min/次;试验组采取20min常规训练+20min上肢康复机器 人训练,1次/d,5次/周,共 3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运动学参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 估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上肢运动学参数及FMA-U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且优于常规 训练,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与常规训练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 1 Hz的rTMS刺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侧上肢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FMA-UE、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临床康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头体针及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加作业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UEA及MBI提高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7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 l-Meyer Assessment,FMA)腕和手部分对手功能进行评估,对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FMA、MB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试验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1次/天,5次/周,1周1个疗程,共治疗6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Fug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和对照组FMA评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试验组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0. 05),试验组ADL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间Brunnstrom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电针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补阳还五汤。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与MBI指数评分分别为(57.5±6.2)、(89.6±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张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病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诱发上肢伸展功能,评估两组患者上肢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runnstrom评分、M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张力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加芍草汤加味在脑卒中肌痉挛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新加芍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修订的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估肢体肌张力,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估上肢运动能力,FIM行走能力评分评定下肢行走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AS分级、FTHUE-HK评分、FIM行走评分、MBI评分显著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芍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的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