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2例,于患者治疗后、病情平稳阶段,分别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测评。结果92例冠心病患者焦虑总评分为(20.89±5.37)分,抑郁总评分为(19.84±4.23)分;冠心病女性患者 HAMA评分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HAMD评分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HAMA、HAMD评分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P<0.01);已婚患者的HAMA、HAMD评分低于其他婚姻状况的患者(P<0.05);病程越长,患者的HAMA、HAMD评分越高(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长期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有目的、有重点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从124例COPD患者中筛选出56例COPD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健康教育组为患者提供系统理论心理支持,对照组按常规进行。6周后再次进行评分,比较2组评分的变化。结果处理前2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6周后,健康教育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评分下降程度和抑郁、焦虑改善程度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方位中医外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多方位中医外治法,对照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VAS积分、HAMD评分、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VAS积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方位中医外治法及中药内服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但多方位中医外治法作用优于中药内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情反复、不易治愈的慢性病,久病不愈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焦虑情绪障碍。通过对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独立评分,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失眠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28例纳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等,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睡眠和焦虑抑郁情况。统计高血压患者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结果:128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失眠101例(失眠组),睡眠正常者27例(正常睡眠组),失眠发生率为78.91%。与正常睡眠组相比,失眠组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较高,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与睡眠相关(P0.05)。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101例,其中有易醒93例(92.08%),夜尿多86例(85.15%)、睡眠时间短84例(83.17%)、早醒82例(81.19%)、入睡困难77例(76.24%)、多梦41例(40.59%)、白天嗜睡50例(49.50%)、日间功能下降43例(42.57%)。128例高血压中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者75例(58.59%)。合并焦虑抑郁组PSQI评分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评分显著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组(P0.01),白天功能紊乱评分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对患者睡眠具有一定影响;高血压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失眠常以易醒、夜尿多、睡眠时间短、早醒、入睡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的睡眠质量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合并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为研究组,单纯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 CRP、心肌酶、肌钙蛋白T(Tn T)水平。结果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K-MB、Tn T、hs 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与CK-MB、Tn T、hs CRP成正相关(P0.05),HAMA与hs CRP成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血清心肌酶、Tn T和hs CRP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转诊到精神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60例,均符合FD诊断罗马Ⅱ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18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  相似文献   

10.
付凤珍  刘琳  詹来英 《护理研究》2007,21(6):524-525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病人的述情障碍以及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56例惊恐障碍病人和56例健康自愿者进行测评,并对述情障碍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惊恐障碍组TAS总分及因子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恐障碍病人的TAS总分及因子分与HAMA及HAMD评分均无显著性相关性。[结论]惊恐障碍病人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尤以识别情绪和躯体感受能力缺乏突出,与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1.
周艳  刘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517-518,52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为患者及时获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33例同期住院的老年期抑郁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躯体化、焦虑症状较对照组表现突出(P<0.05或0.01),而对照组晨重夜轻变化规律,精神运动迟滞症状较研究组表现明显(P<0.05或0.0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对照组则以中?重度抑郁为主。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以肯定有焦虑,明显焦虑为主;对照组以可能有焦虑为主。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为轻中度,易被忽略,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有利于消除和预防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58名糖尿病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焦虑障碍发生率为32.76%,无焦虑情绪者为27.59%;抑郁障碍发生率为22.41%,无抑郁情绪者为24.14%。伴有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生理纬度、心理纬度、社会关系纬度、治疗纬度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P〈0.05或0.01);糖尿病病程≥1a的患者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1a者(Pa〈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病程越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50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设为共病组,抽取同期住院的50例单纯抑郁症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前共病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末,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共病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抑郁症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社会功能缺陷明显,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患病率49.45%,其中焦虑症患病率45.09%、抑郁症患病率6.33%、焦虑抑郁共患率1.97%;女性、中年、并发其他疾病、无业、病程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症率偏高,而老年、退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抑郁症率偏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抑郁障碍率较高,其中女性、中年、病程时间长是罹患焦虑症的危险因素,老年、退休是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4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研究组)和4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一般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依据焦虑、抑郁情况分为A组(焦虑抑郁患者)和B组(非焦虑抑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27.46±4.38)分、(26.05±3.86)分,B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8.23±3.92)分、(7.46±3.71)分;A组患者的MMSE、NIHSS评分分别为(17.69±3.21)分、(14.86±3.15)分,B组患者的MMSE、NIHSS评分分别为(27.58±4.07)分、(9.07±2.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MMSE评分与HAMA、HAM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92、-0.669,P0.05),NIHSS评分与HAMA、HAMD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41、0.712,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明显相关性,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干预,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焦虑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和神经心理学特点,以便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康复和心理护理。方法要求患者在清醒、服药后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由医生、患者、家属、护士共同完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与病程、运动障碍程度(UPDRS)、认知障碍呈正相关。PD患者UPDRS、病程对发生焦虑、抑郁危险因素大于1,不同年龄、UPDRS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变化,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改善PD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疲劳特征及抑郁、焦虑症状的差异。方法运用疲劳量表-14(FS-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82 例CFS及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评及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躯体疲劳程度、精神疲劳程度及疲劳总分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患者可能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为39 例(62.9%),伴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患者为23 例(37.1%),未发现肯定没有抑郁症状的患者;CFS组患者可能有焦虑症状的46 例(74.2%),肯定有焦虑症状的16 例(25.8%),未发现肯定没有焦虑症状的患者;CFS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症组(P<0.001),两组在焦虑/躯体化、阻滞两因子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认识障碍、日夜变化、绝望感各因子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焦虑症组(P<0.001),两组在精神性焦虑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躯体性焦虑各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三组患者在临床中均表现为“郁”与“疲”的同时存在,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9.
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贾云  邵璇 《护理研究》2005,19(19):1714-1716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例住院冠心病病人进行测试.[结果]61%的冠心病病人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36%的冠心病病人存在焦虑症状;冠心病病人的HAMD和HAMA总分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以及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SCL-90总分及其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个性中神经质分值与SCL-90总分以及部分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实施负性情绪干预对冠心病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与老年单纯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连续入组10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58例单纯抑郁症(抑郁症组),50例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共病组)。选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组患者的躯体功能(PF)和社会功能(SF)因子分均高于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95、3.69,P均<0.05)。抑郁症组HAMD和HAMA总分均低于共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9、-6.16,P均<0.05)。PF与SF呈正相关(r=0.52,P<0.05),与HAMD、HAMA呈负相关(r分别=-0.47、-0.47,P均<0.05);SF与HAMD、HAMA均呈负相关(r分别=-0.45、-0.45,P均<0.05)。结论老年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较单纯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重,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其抑郁焦虑症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