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贾跃进老师结合经典古籍与临床实践从肝论治失眠,将国医大师吕景山药对思想融入其中,把从肝论治失眠药对分为疏肝理气、引阳入阴、除烦清气、化痰清热、活血行气、调肝健脾6类,与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芩温胆汤、血府逐瘀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方灵活加用。该文旨在总结贾跃进老师临床应用从肝论治失眠药对的经验,拓宽治疗该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1]。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快,失眠发病率日益增长,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失眠属"不寐"范畴。贾老师总结历代医家关于失眠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失眠从肝论治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不明原因咳嗽[1],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固性咳嗽"的范畴。由于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容易失治误治,导致咳嗽迁延难愈。故《医学真传》曰:"诸病易治,咳嗽难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探讨近年来医者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本文通过搜集CNKI、VIP、WanFang三大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0年4月15日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处方,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提供的Excel模板批量录入数据并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聚类处方和复杂网络等几个方面,以分析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结果:经过处理,共纳入方剂236首,涉及药物245味,用药频次3471次,得出21种高频次药物;出现最多的药性分别为:平、微寒、温、寒;而药味则是甘、苦、辛为多,归经主要集中在肝、心、肺、脾四经;药物功效以疏肝解郁为最多;药物关联分析中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白芍→柴胡;对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进行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将边权重设置为100,得到柴胡、白芍等13种药物的核心组合.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法可初步分析中医药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董耀荣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血瘀证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协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局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民进上海市医学会委员会委员。在临床科研中,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三等奖、上海市青  相似文献   

7.
水肿一病,《内经》称水,《金匮》曰水气,隋巢元方后始称水肿。考中医之水肿,不独现代医学之肾源性水肿,亦包括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神经内分泌性水肿等。无论古今,水肿病多从肺脾肾论治。《内经》即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诸湿肿满,皆  相似文献   

8.
痛经在妇科临证中颇为常见,中医学有"经来腹痛"、"吊阴痛"、"经行下牛膜片"等记载。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经过对历代医家的医案整理研究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采用分肝郁、肝热、肝寒、肝虚4型从肝论治治疗痛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9.
10.
正胃痛,又称胃脘痛,相当于西医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1]。在我国,消化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调查: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中42%来自中国,我国胃炎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60%。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转变,胃痛的发病人数亦日渐增多。刘铁军教授在临床上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  相似文献   

11.
胸痹病位在心,心与肝关系密切,其发生发展与肝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程晓昱教授对胸痹的治疗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联合疏肝理气之法,从肝论治胸痹,临床上每多奏效。因此,该文从胸痹的病因病机、心与肝的联系、现代研究等方面浅谈胸痹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喻斌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证思路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收集整理病案资料,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喻斌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理论思想,治法特色,用药经验,并附有临床验案。结果:喻斌教授认为,肝郁脾虚是发病的中心环节。喻师临证时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注重个体化治疗,首推疏肝健脾;重视因地制宜,擅用化湿运中;衷中参西,理气消导并举;注意调摄,防止复发。结论:喻斌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经验丰富,独具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庞国明教授认为,水肿之发病多因湿邪为患,外湿侵犯肌肤或内伤导致肺脾肾受损,继而三焦气化不利,导致湿邪内生留于机体某处,发为水肿。应辨其阴阳,分清上下,理清虚实表里。庞老师认为:急则治其标,缓则之其本;急用汗下之法,缓则宜温补脾肾为要,临症适当选用①治水需宣肺,金畅水自去;②治水需健脾,土健水自已;③治水当温阳,阳胜水自亡;④治水当行气,气行水自愈;⑤治水当活血,瘀开行水自却;⑥治水当通络,络通水自没。在水肿发病时,在治水同时注意,莫败脾胃,勿劫真元,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慢性肾衰竭在古籍中多以“虚劳”“'肾劳”等病名记载。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难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2]。中医称“不得眠”“不寐”等。慢性肾衰竭是一种身心疾病,体内各种毒素物质的沉积使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水肿、全身瘙痒等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15.
胡国恒教授认为久病不寐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因肝郁不舒、心脾两虚、痰瘀内生,进而魂不潜藏、血不养心、神不守舍,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惊,寐而时醒等,根据久病不寐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治疗以四法为主:疏肝解郁法,养心安神法,益气定悸法,化痰消瘀法,临床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随诊及验案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和总结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结果:陈怀珍教授认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辨证着眼于“虚”“痰”“瘀”“郁”4字,并结合辨病位遣方用药,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举。结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陈其华教授从"肾虚血瘀"论治少弱精症的经验。陈师认为,"脾肾不足,湿热痰瘀阻滞"作为该病的核心病机,认为该病病位在肾,与心、脾、肝三脏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多以"血瘀"为主,多以肾虚立论,从血瘀立法。陈师论治少弱精症重视整体及局部辩证,整体审察,四诊合参,治疗上强调"通"法应用,扶正祛邪与个性化辨治,用药坚持量小力专,在"补益先后天之本"的基础上兼治湿热、痰浊、血瘀等病症,注重日常调护,强调身心同治,每获良效,另举验案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气机不畅是主要病机。肝与心在情志、五行、经络上相关联。现代医学认为抑郁和焦虑是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的治疗常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9.
蔡炳勤教授在多年外科临床经验中自拟五草汤(组成:仙鹤草、紫草、豨莶草、旱莲草、茜草),认为五草搭配具有凉血解毒祛湿、化瘀止血之功,凉血而不滞血,又能补肾健脾养阴,可有效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将其用于治疗免疫性血管性疾病、肠道疾病及外科之血热出血病,如变应性血管炎、雷诺氏综合征、克罗恩病、尿血、肠道出血等,常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频率医学睡眠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5-7 月在原乡奥伦达医学博物馆高端医学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15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频率医学睡眠,包括Healy微电刺激、睡眠扑满SleepBank、Tim-eWaver时光波量子仪多维干预及精油芳香疗愈.治疗1 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PSQI睡眠质量分别为(2.17 ±0.58)和(1.33 ±0.65);睡眠时间分别为(1.58 ±0.90)和(0.67 ±0.49);匹兹堡问卷总分分别为(9.92 ±1.56)和(7.17 ±2.4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频率医学睡眠能够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