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抑郁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第一人民医院行MHD患者79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MHD患者抑郁发生率5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性别、透析时程、原发病构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组血清IL-1β、IL-6水平增高,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程度MHD患者血IL-6水平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增高,血IL-6与HAMD评分值正相关(r=0.380,P=0.01),血IL-1β、TNF-α水平与HAMD抑郁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MHD抑郁患者血IL-1β、IL-6表达水平增高,且IL-6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判断MHD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30例,常规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HB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O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β的水平。于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前,脑卒中后重度抑郁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的患者(P<0.01),中度抑郁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与轻度抑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血清TNF-α及IL-1β的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30 d后,HBO组和常规组血清TNF-α及IL-1β浓度均有下降(P<0.05),且HBO组低于常规组(P<0.01);HBO组和常规组HAMD、CSS、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HBO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SD的严重程度;HBO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PSD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HBO可能通过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继发的炎性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联合用药,观察两药联合应用与单一用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14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治疗,D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和缬沙坦及同类其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分别在用药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A、B、C组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仅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治疗后比较,炎症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阿托伐他汀钙与缬沙坦治疗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水平,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尼莫地平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并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 CA评分均升高,ADL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00%,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能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患者认知水平,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联合抗抑郁药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1与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期间,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联合抗抑郁药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安全有效,可改善抑郁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磁刺激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频率为5 Hz,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抑郁状态,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和HAMD评分以及TNF-α、IL-2、IL-6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 和HAMD评分分别为7.07±1.97(分)和9.39±2.61(分),TNF-α、IL-2、IL-6分别为(84.82±11.35)pg/mL、(4.16±1.32)ng/L、(5.75±1.46)ng/L,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20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口服9周。比较2组患者氟西汀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第3、6、9周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巴塞尔(Barthei)指数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MESSS)评定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氟西汀治疗后,HAMD、ME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i指数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s-CRP水平与MES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氟西汀治疗后患者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负重呼吸操联合百令胶囊以及负重呼吸操联合噻托溴铵、舒利迭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并对2种治疗方案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负重呼吸操作为肺康复训练手段,观察组同时辅以百令胶囊口服,对照组则辅以噻托溴铵、舒利迭吸入。于治疗1 d(T1)、治疗4 W±2 d(T2)、治疗8 W±2 d(T3)时测试并记录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COPD评分表问卷(CAT)评分,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T1时期2组患者6MWT、CAT评分、IL-6、IL-8及TNF-α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期2组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6MWT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2组患者CAT评分及6MWT结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IL-8及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IL-8、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该时段对照组IL-8含量亦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水平(P<0.05)。T3时期2组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WT结果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提高不显著(P>0.05)。该时段对照组IL-6、IL-8及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及观察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IL-6、IL-8及TNF-α水平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指南推荐的负重呼吸操联合噻托溴铵、舒利迭治疗比较,负重呼吸操联合百令胶囊训练能更有效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但在控制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方面不及三联吸入制剂联合负重呼吸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分析针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其认知功能、机体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联用针刺、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单纯认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MMSE量表评分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用认知康复训练、针刺联合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尼群地平片,治疗组服用培哚普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比较,血清TNF-α、IL-6 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均下降(均P < 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和IL-6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培哚普利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培哚普利能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有益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各27例,观察治疗6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6w末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显效率分别为74.1%、70.4%;神经功能康复显效率分别为63.0%、55.6%。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西酞普兰组治疗1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氟西汀组治疗2w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副反应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且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应用碳酸镧治疗的疗效以及对钙磷代谢、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碳酸镧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效果,记录治疗前后钙磷代谢、钙化积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血磷、CACs、iPT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钙、血磷、iPTH、CACs水平及微炎症状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超微肿痛贴外敷配合腰椎牵引法治疗。10d为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VAS评分及血清TNF-α比对照组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微肿痛贴外敷并配合牵引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明显降低了血清中TNF-α的含量,其效果优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中风后肩痛患者90例,随机分3组,各30例。3组均行基础康复治疗,针刺组选取患侧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并配以循经远端取穴;中药外敷组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侧肩关节并配合TDP照射治疗;针药组予针刺(同针刺组)结合中药外敷疗法(同针药外敷组)。各组治疗均1次/d,每次30min,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患者血清IL-1β含量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显著增高(P<0.05),血清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增高幅度大于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P<0.01),血清IL-1β含量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P<0.01),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与针刺及中药外敷疗法相比,针药联合疗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可降低患者血清IL-1β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KOA)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KOA诊疗方案。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僵硬、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功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肯定,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治疗尿路感染对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宁泌泰组、常规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宁泌泰胶囊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周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宁必泰组患者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含量均高于常规组,CD8+含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宁必泰组患者的协同肿瘤细胞红细胞花环率(ATER)含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宁必泰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宁必泰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分别为20.00%、75.00%、5.00%,优于常规组(55.00%、30.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 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E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患者吸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吸烟的50例患者纳入吸烟组,将已戒烟或无吸烟史的52例患者纳入非吸烟组,同时选取50例院内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测定比较3组对象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率(percentage of carbon monoxide diffusion to the predicted value,DLco%),同时收集三组对象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分析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吸烟指数(smoking index,SI)和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吸烟组AECOPD患者的FEV1和DLco%均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AECOPD患者PCT、CRP、IL-6和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I患者的FEV1和DLco%均显著低于低SI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I患者PCT、CRP、IL-6和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低S I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SI与PCT、CRP、IL-6和TNF-α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肺功能情况呈明显负相关(P<0.05);A ECOPD患者的BMI与PCT、IL-6和TNF-α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长期吸烟的AECOPD患者PCT、CRP、IL-6和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更高,而肺功能状况显著更差。AECOPD患者的吸烟情况和体质量状况均是衡量患者体内炎症因子表达的重要指标,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对于高BMI的吸烟患者应当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