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漆姑草醇提物(HSJ)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NB4细胞为研究对象,设HSJ低(30 μg/mL)、中(60 μg/mL)、高(120 μg/mL)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共4组;HSJ作用NB4细胞48 h后,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NB4细胞形态;硝基四唑氮(NBT)还原实验检测NB4细胞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周期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4和CD11b细胞的表达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c-f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fos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个不同剂量HSJ处理组NB4细胞胞核均缩小,胞浆呈空泡状,核形呈肾形或蚕豆形;各HSJ处理组NB4细胞的NBT还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SJ处理组NB4细胞中G2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SJ处理组CD14和CD11b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HSJ低剂量组cfos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SJ中、高剂量组c-f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SJ可能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β(Camk2b)低表达对1,4-苯醌(1,4-BQ)致K562细胞线粒体毒性的影响,初步揭示Camk2b对于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检测在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选择Camk2b抑制剂KN93的适宜浓度,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Camk2b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Camk2b低表达K562细胞。在0、10、20 μmol/L 1,4-BQ染毒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氧实验、ATP生成量实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钙离子检测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Camk2b低表达K562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增殖、活性氧、ATP、线粒体膜电位、凋亡率的改变。结果: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下降。与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ATP生成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钙离子浓度升高,凋亡率上升(P均 < 0.01)。1,4-BQ染毒后,与相同浓度1,4-BQ染毒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ROS水平升高,ATP生成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钙离子浓度升高,凋亡率上升(P均 < 0.05或0.01)。结论: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在1,4-BQ染毒后出现更明显的线粒体损伤,Camk2b对于细胞的抗氧化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高表达对苯代谢物1,4-苯醌、氢醌、苯酚诱导K56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4-苯醌(0、10、20、40、80 μmol/L)、氢醌(0、10、20、40、80 μmol/L)、苯酚(0、1、1.5、2、2.5、5 mmol/L)分别染毒对照组K562细胞及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PI/FITC Annxein V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碘化丙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1,4-苯醌染毒后,两株细胞均出现增殖率下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1,4-苯醌浓度为80 μmol/L时,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K562细胞(P < 0.05)。氢醌和苯酚在较高浓度染毒后,对照组K562细胞亦出现增殖抑制,而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1,4-苯醌染毒后,两株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20 μmol/L浓度1,4-苯醌染毒时,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较对照组K562细胞凋亡减弱(P < 0.05)。氢醌和苯酚染毒后,两株细胞的凋亡率与未染毒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K562细胞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3种苯代谢物均可引起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或S期。结论:3种苯的代谢物中,1,4-苯醌对K562细胞的毒性大于氢醌和苯酚,HIF-1α高表达可降低苯代谢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其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在槲皮素抑制异烟肼(INH)诱导的L-0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L-02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单独槲皮素组(50 μmol/L槲皮素)、槲皮素保护组(10 mmol/L INH+50 μmol/L槲皮素),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价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评价细胞内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 < 0.01);与INH组相比较,槲皮素保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减少(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INH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槲皮素保护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NH组(P < 0.01)。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INH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这可能与槲皮素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性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G6PD缺陷对1,4-苯醌(1,4-BQ)致K562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10和20 μmol/L的1,4-BQ溶液对G6PD缺陷K562细胞和正常表达细胞进行染毒,以未染毒组为对照,各组均设置12、24、48 h共3个染毒时间,另在20 μmol/L 1,4-BQ染毒组细胞中加入1.5 mmol/L谷胱甘肽(GSH)进行干预。采用比色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相对水平,qPCR法检测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DNMT3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和20 μmol/L 1,4-BQ染毒后的K562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除20 μmol/L 1,4-BQ染毒48 h组外,其他各染毒组的G6PD缺陷K562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均高于正常细胞(P<0.05)。在1,4-BQ染毒后,G6PD缺陷细胞的DNMT1、DNMT3a、DNMT3b mRNA水平以及DNMT1、DNMT3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细胞(P<0.05)。加入GSH后,G6PD缺陷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相对水平、DNMT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的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6PD缺陷可能以抑制K562细胞GSH合成的方式增加氧化应激水平,最终导致细胞DNMTs生成的增多以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颗粒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A549/DDP)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确定γ射线半数抑制剂量和纳米氧化铈的使用浓度,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γ射线和纳米氧化铈处理后的细胞存活情况。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γ射线照射组,纳米氧化铈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0.000 5、0.05和5 μmol/L的纳米氧化铈处理后,再进行照射),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胞内pH值检测。结果: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确定γ射线诱导A549/DDP细胞半数抑制剂量为25 Gy。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发现,与照射组相比,纳米氧化铈低浓度组细胞的SF2降低、a/b比值和增敏比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纳米氧化铈低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增加(t=5.42,P < 0.05);纳米氧化铈低、中、高浓度组的S期阻滞明显(t=3.14、4.08、6.81,P < 0.05);纳米氧化铈低、高浓度组的胞内pH值升高(t=2.86、4.93,P < 0.05)。结论:低浓度纳米氧化铈对于体外培养的A549/DDP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miR-221和miR-222(miR-221/222)表达水平对GATA结合蛋白3(GATA3)和叉头框蛋白A1(FOXA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茎环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及GATA3、FOXA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一步在5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SKBR3、MDA-MB-231和BT-549)中转染miR-221/222 mimics后,采用qPCR检测各细胞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GATA3、FOXA1、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用细胞划痕和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修复和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miR-221/222表达水平在FOXA1、GATA3、ER-α及孕激素受体(PR)阴性表达组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1);在Her-2阳性和高表达Ki-67的乳腺癌中较Her-2阴性和低表达Ki-67组显著升高(P<0.05);在三阴性和Her-2阳性亚型乳腺癌中显著高于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乳腺癌(P=0.00);而miR-221/222水平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在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miR-221/222在MCF-7细胞中均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MCF-7细胞中瞬时转染miR-221/222 mimics后miR-221/222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内源性的GATA3和FOXA1蛋白表达被抑制(P<0.01),上皮细胞相关分子ER-α和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1);划痕修复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1)。结论: miR-221/222可能通过下调GATA3和FOXA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1c+细胞中敲除TAK1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CD11c+细胞中特异性敲除TAK1的C57BL/6小鼠,经鼠尾静脉注射Con A(12 mg/kg)或生理盐水,分别作为Con A敲除组和生理盐水敲除组。另选C57BL/6小鼠,鼠尾静脉注射Con A(12 mg/kg)或生理盐水,作为Con A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6 h之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肝、肾、胸腺等脏器系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评分;测定血清中免疫反应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5/6/12)及肝组织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on A对照组ALT和LDH显著升高(P均 < 0.05),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加重,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 < 0.05),血清中TNF-α、IFN-γ、IL-4/5/6水平和肝中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P均 < 0.05);生理盐水敲除组肝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 0.05)。与Con A对照组相比,Con A敲除组小鼠血清ALT、AST和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加重,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 < 0.05),肝组织IFN-γ水平,血清中TNF-α、IL-4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 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CD11c+细胞中敲除TAK1无明显肝损伤作用,但可加重Con A诱导的肝脏损伤,该作用可能与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肖炜明  吴克艳  龚卫娟  卜平 《中国肿瘤临床》2012,272(21):1623-1625, 163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1a+树突状细胞密度和VEGF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并探究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a+DCs、VEGF的表达。  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a+DCs浸润密度略低于癌旁组织(P > 0.05),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胃癌中CD1a+DCs密度与浸润深度、肿瘤分化、TNM分期程度有关(P < 0.05)。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 0.01), 胃癌中VEGF的表达与肿块大小(P < 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程度有关(P < 0.01)。CD1a+DCs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3.08, P < 0.01)。  结论  CD1a+DCs随着胃癌恶性程度增加和肿瘤的进展而减少; 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VEGF的表达随着胃癌的进展而增高, 对其表达与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QHF复方对人肝癌Huh7细胞生长、凋亡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MTT法检测QHF复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QHF复方对Huh7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QHF复方对Huh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QHF复方作用后Huh7细胞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和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QHF复方能够抑制Huh7细胞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均 < 0.05);QHF复方能诱导细胞凋亡,使其生长周期阻滞在S期;QHF复方能够降低Huh7细胞的侵袭能力(P < 0.05);并能够下调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和CD44的表达(P < 0.05)。结论:中药QHF复方能够抑制Huh7细胞的生长、侵袭,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和CD44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反义链3(RBMS3-AS3)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宫颈永生化细胞Ect1/E6E7和宫颈癌HeLa、Caski和SiH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BMS3-AS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蛋白水平。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si-RBMS3-AS3组(转染RBMS3-AS3小干扰RNA)、阴性序列组(转染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si-RBMS3-AS3+si-RBMS3组(共转染RBMS3-AS3和RBMS3的小干扰RNA)和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共转染RBMS3-AS3与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中RBMS3-AS3表达水平均高于Ect1/E6E7细胞(P < 0.05),而RBMS3蛋白表达低于Ect1/E6E7细胞(P < 0.05)。与对照组或阴性序列组相比,si-RBMS3-AS3组HeLa细胞的活性、侵袭细胞数、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及RBMS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与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比较,si-RBMS3-AS3+si-RBMS3组HeLa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及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抑制RBMS3-AS3表达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上调RBMS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反义链3(RBMS3-AS3)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宫颈永生化细胞Ect1/E6E7和宫颈癌HeLa、Caski和SiH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BMS3-AS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蛋白水平。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si-RBMS3-AS3组(转染RBMS3-AS3小干扰RNA)、阴性序列组(转染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si-RBMS3-AS3+si-RBMS3组(共转染RBMS3-AS3和RBMS3的小干扰RNA)和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共转染RBMS3-AS3与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中RBMS3-AS3表达水平均高于Ect1/E6E7细胞(P < 0.05),而RBMS3蛋白表达低于Ect1/E6E7细胞(P < 0.05)。与对照组或阴性序列组相比,si-RBMS3-AS3组HeLa细胞的活性、侵袭细胞数、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及RBMS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与si-RBMS3-AS3+阴性序列组比较,si-RBMS3-AS3+si-RBMS3组HeLa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及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抑制RBMS3-AS3表达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上调RBMS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195-5p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和8 Gy X射线照射KYSE510和KYSE150细胞,以未照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qPCR检测细胞内miR-195-5p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KYSE510细胞分为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和相应的对照组,并采用X射线照射后,Incucyte实时动态活细胞监测和EdU掺入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各组KYSE150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X射线照射后的KESE510和KYSE150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组细胞miR-195-5p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0.01)。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的KESE510细胞在接受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均降低(P<0.05或0.01);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KESE510细胞的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miR-195-5p能够抑制BIRC5 3' UTR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5-5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其受体CD222在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95例膀胱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并分析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1)乙酰肝素酶和CD222均表达于膀胱癌细胞浆内,阳性率分别为68.42%和61.05%,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及浅表性和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2)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统计学相关。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3)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具有显著的一致性(P<0.05);4)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与CD222共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乙酰肝素酶和CD222与膀胱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膀胱癌预后检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对于诊断肿瘤微转移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98例NSCLC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NSCLC组患者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率为74.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χ2=25.642, P < 0.05);Ⅲ期NSCL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的阳性率(χ2=21.014, P < 0.05);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外周血中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93.2%和4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72, P < 0.05);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与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有密切关系(χ2=30.004, P < 0.05);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肿瘤部位无密切关系(P>0.05)。  结论  Lunx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微转移有关, 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其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 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中CDKN1C阳性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5例MDS/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MDS/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CDKN1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CDKN1C表达水平的MDS患者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MDS和AML患者生存率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方法对不同CDKN1C表达水平的MDS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MDS/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CDKN1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BM(Bone marrow)比例呈正相关(r=0.423,P=0.012);CDKN1C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CDKN1C低表达组和CDKN1C中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BM比例、细胞遗传学风险差以及CDKN1C阳性显著影响MDS/AML患者生存率(P<0.05);MDS/AML化疗的CDKN1C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CDKN1C阴性组患者(P<0.05),MDS/AML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CDKN1C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CDKN1C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 MDS/AML患者骨髓中CDKN1C的表达显著增高,CDKN1C阳性表达显著影响化疗MDS/AML患者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婆罗双树样基因2(sal-like gene 2,SALL2)干扰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ALL2基因的3条小干扰RNA(siRNA-1、2、3),并设载体组及未转染对照组,使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采用逆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中SAL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筛选沉默效果最好的siRNA片段。将最适siRNA片段转染HeLa细胞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对照组HeLa细胞高表达SALL2。载体组和转染siRNA-3组SAL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iRNA-1和siRNA-2转染48 h后,HeLa细胞SAL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siRNA-1的沉默效率更好,故后续选择siRNA-1作为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iRNA-1 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siRNA-1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凋亡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SALL2基因干扰可明显提高HeLa细胞的增殖率,并降低其凋亡率。提示SALL2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