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软组织病变患者实施肌骨超声诊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脑卒中后偏瘫疑似肩痛软组织病变患者58例,均实施X线检查及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X线检查及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肌骨超声、X线诊断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软组织病变的敏感度、漏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的总体符合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结论论: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软组织病变患者实施肌骨超声诊断十分可行,诊断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万蓉  巫海旺  曾兰芬  贾节 《新中医》2020,52(13):85-88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评价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前的膝关节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的股骨滑车、內侧髁及外侧髁软骨损伤相对照,分析超声诊断软骨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比较膝关节肌骨超声与MRI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效能。结果: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超声表现除有滑膜炎声像图改变外,股骨滑车内、外侧软骨病变明显,主要表现为软骨分层不清,局部软骨明显变薄、缺失,软骨下骨面不平整。MRI组诊断符合率90.70%,肌骨超声组诊断符合率8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肌骨超声评价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高,与MRI诊断效能一致。结论: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诊断膝骨关节炎及评价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高,而且费用低廉,无禁忌证,可作为膝骨关节炎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尤其适宜在缺少MRI设备的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该病病死率的关键。X线钼靶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MR成像检查为早期诊断该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四者又有差异。本文即是对X线钼靶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MR成像这四种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影像学肌骨超声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方法:选取156例颈椎病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肌骨超声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骨质增生、椎间孔、椎管狭窄、横突孔、项韧带钙化等肌骨超声数据以及血流信号的结果显示,颈椎病的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学表现具有一致性.结论:从肌骨超声学角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探讨肌骨超声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荣成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48例确诊为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肌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根据患者的超声表现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胫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肌骨超声情况表现中高低回声交接以及低回声伴高回声例数较多,分别占比37.50%和33.33%;相对于病理诊断结果,胫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3.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分辨率较强,诊断准确率较高,从而能够减少临床上对于该病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从而能够尽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肌骨超声进行影像诊断的临床结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择选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76 例患者。先对患者实施常规 X 线平片检查(作为 X 线组),而后实施肌骨超声检查(作为超声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检查情况。结果:超声组检出准确率 (98.68 %)高于 X 线组(78.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声组在腕部、手部及膝部的关节病变检出准确 率均高于 X 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肌骨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具体病情状况, 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心包积液86例,并对本组心包积液的病因作简要分析,对超声在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讨论,超声诊断心包积液,不但无创伤,敏感性高,准确,并且可以估测心包积液的多少,还可以对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目前已成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其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超声造影检查鉴别肝良恶性肿瘤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61例患者的68个肝脏肿块进行检查,观察注入造影剂后肝脏肿块图像与时像特点,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病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超声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并以此作为对照标准,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经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不同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51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2.73%,而对照组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39例,诊断符合率仅为73.58%,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更高,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且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病理学是影像学的基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决定了它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因此,了解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的联系对于我们发现恶性病灶、确定病变范围、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CT、MRI检查由于设备要求高,检查费用昂贵,目前尚未普及应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性钙化和恶性钙化不易鉴别、定位相对不准确、漏诊率较高。而超声诊断乳腺病变定位准确、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无痛苦、无放射性、费用低廉。因此,超声检查己成为检测早期乳腺癌的最好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为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身心障碍。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通常采取以保守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随着相关研究的陆续开展,呼吸与腰背痛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很好阐释。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可激活躯干深层稳定肌,建立适当的腹内压力,改善本体感觉,促进运动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此外呼吸训练还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理问题。六字诀作为代表性的呼吸导引功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局部症状及整体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呼吸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沿革,并分析其防治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可行性,以丰富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与工作方式的转变及不良姿势等因素的影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病,给患者带来了病痛和经济压力。本文将从肌筋膜链理论与中医的经筋理论两个角度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思路进行综合分析,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同时为肌筋膜链理论与经筋理论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肿瘤的治疗。方法:分析76例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腰痛和肾盂输尿管积水,确诊比较困难。本组患者在手术前只有16例患者确诊,对患者的检查主要是B超、CT、MRI、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以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手术切除以及检查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结论:当患者出现腰痛或者是肾盂积水等临床表现的时候要及时查找出原因,尽早确诊并且实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椎病耳诊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方法选择40例主诉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腿部放射性疼痛等临床自觉症状与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采用耳诊电测法探查耳部穴位与影像学检查,比较两者结果。结果耳诊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诊可作为一种腰椎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导致的慢性腰腿痛已经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严重疾患之一,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负担,LDH慢性疼痛的诊疗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其病因病理复杂多变,目前仍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分子蛋白、医学物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LDH慢性疼痛的病理机制由病灶局部的研究转向大脑功能与结构区的探索,LDH慢性疼痛引起大脑功能与结构区的异常改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索LDH慢性疼痛机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本文对LDH慢性疼痛的脑机制展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最新综述,深入探讨LDH慢性疼痛的脑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及研究该病提供科研思路与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3个月屈曲运动与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将56名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屈曲运动组和伸展运动组,每组28例。每组患者在我院康复理疗科单纯进行3个月运动锻炼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包括临床疗效、VAS评分法评估腰痛强度、0DI功能障碍问卷表评估腰部功能及腰椎侧位X线片上腰椎曲度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和0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屈曲运动组VAS、0DI评分与伸展运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运动组总有效率为84.0%,伸展运动组总有效率为9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屈曲运动组腰椎曲度与伸展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曲运动和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有明显疗效,且伸展运动疗效优于屈曲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骨折筋伤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胸腰椎压缩程度、筋伤状况与腰背痛之间的关系。选择7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腰部垫枕和适时功能锻炼等治疗,以椎体的压缩程度、腰背臀痛点的压痛部位以及腰背疼痛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和分析探讨骨折、筋伤与腰背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腰背痛程度与胸腰椎的压缩程度不成正比,腰背疼痛程度的减轻和改善,与压缩椎体的恢复程度不成正比。说明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的同时,腰背部筋伤已客观存在,是引起伤后腰背痛的主要原因。注重早期筋伤治疗,有助于消除腰背疼痛、减少后遗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侯晓宙  王平  殷京  陈帆  杨满红  张清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11-1113
腰痛在临床越来越常见,往往反复发作,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都产生了严重影响。腰痛的病因多认为风寒湿痹阻经络、湿热蕴蒸、瘀血阻络等病因导致。腰痛常常为慢性病程,痰瘀互结更是腰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关键。孙树椿教授认为慢性腰痛需从“痰、瘀”论治,腰痹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腰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灸点穴配合体疗治疗腰痛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振谦  庄晓华 《中国针灸》2003,23(4):241-242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对腰痛症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针灸配合点穴及体疗的综合疗法治疗34例腰痛患者,并采用目测疼痛分数法(Visual Ana1ogue Scale)作疗效评定。结果:接受l或2次治疗的病例,疼痛减缓27.7%;接受3一10次治疗的病例,疼痛减缓63.8%。结论:针灸综合疗法对腰痛症有较快的止痛效果,但要取得稳定且较高的疗效,宜治疗10次左右。  相似文献   

20.
梁莉 《西部中医药》2010,23(3):38-39
李朝平教授根据妇科腰痛的病因、病症和四诊辨证结果,对妇女腰痛先辨病分为:腰椎关节、泌尿系统、盆腔子宫附件3大类,再辨证寒热虚实,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加有的放矢的处方用药,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