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2)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伴间质性和肺泡性肺炎,也可影响多个器官,肾脏是常见受累的肺外器官,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GFR)突然降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2019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2019年人类发现的一种新型疾病[1],引起COVID-19的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r 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目前人类对SARS-CoV-2的生物特性还未完全了解,包括针对此病毒的疫苗、特效药和COVID-19的病程最长时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1])在世界各地暴发,被感染者预后普遍良好,但少数危重型患者的死亡率仍可达60%以上~([2]),死亡原因主要是新冠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出现难以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病毒,既往研究发现孕产妇感染病毒风险更  相似文献   

4.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期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使病毒性肺炎重回大众视野。近年来国内成人病毒性肺炎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甲型H1N1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等病原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病毒性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中医药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显著。而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在应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则体现出一定的优势,故有必要就此方面的临床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就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COVID-19的病因病位病机、临床治疗用药做一简单探讨,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病毒性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引起 的2019 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全球大暴发。SARS-CoV-2 感染除了可累及呼吸系统 外,还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表明SARS-CoV-2 可通过血行和跨神经元途径入侵神经系统,并可能通过抑 制细胞免疫、低氧血症及炎症作用,诱导神经元变性与细胞凋亡,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机制造成COVID-19 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患者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急性脑血管疾病、肌 肉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急性脊髓炎、脱髓鞘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首次发生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该疾病是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发传染病,还可引起肠道、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CS)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的机制之一。细胞因子作为病情转归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逐渐成为近年COVID-19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查阅和分析近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COVID-CS的关键细胞因子、相关信号通路、现有治疗药物为线索,总结了阻断细胞因子风暴信号通路的COVID-19治疗药物。未来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可集中于研发靶向性更强的治疗药物,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差异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赵静  陈大伟  万辛 《安徽医学》2021,42(12):1435-143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出现以来,不仅席卷了全国,而且在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及地区迅速蔓延.截止2021 年8月29日,全球累计感染患者超2.1亿人,累计死亡患者超450万人.COVID-19除了引起肺部损伤,还会损伤其他肺外脏器(如心脏、肾脏、眼等) ,其中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肺外器官之一.而且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本文就COVID-19 合并AKI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理学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及基础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蓓蓓  谭宇佼  解惠 《当代医学》2021,27(29):111-112
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疾病.军队干休所主要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的单位,老年人群较多,疫情防控难度较大.本研究对军队干部休养所COVID-19防疫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军队干部休养所疫情防疫工作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最初被认为主要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随着研究深入,目前已经发现SARS-CoV-2感染会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心脏是继肺部感染之后的一大目标靶器官。临床上经常能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脏损伤,其中心肌炎在COVID-19心肌损伤中占1%~7%,这类患者临床预后常较差。令人遗憾的是,目前COVID-19是如何引起心肌损伤,又是如何进展为心肌炎,其相关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目前仍未知。从目前资料分析发现,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介导打击机制较为学者认可外,细胞因子风暴及免疫介导引发心肌损伤等机制目前仍是推测性的,鉴于心脏MRI、心内膜活检的应用受限,而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尸检等基础研究资料较少,因此,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医生而言仍是一大挑战。本文就COVID-19相关心肌炎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予以综述,以期有助于增进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进而降低总体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年龄段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由于ACE2在人类多个器官系统上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ARS-CoV-2除感染呼吸系统外,同样可以感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睾丸为富含ACE2的器官之一,部分男性COVID-19患者精液中检出SARS-CoV-2,SARS-CoV-2可能损伤生殖系统。但SARS-CoV-2参与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SARS-CoV-2对男性生殖的短期影响,并越来越重视其长期影响。本文总结了SARS-CoV-2介导男性COVID-19患者的生殖细胞损伤、性腺功能减退、睾丸炎症的可能机制,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男性COVID-19患者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扩宽思路。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To evaluate acute cardiac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popula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conducted between February and June 2020 in Dubai, UAE, for all laboratory-confirmed Coronavirus disease-19 patients. Demographic, clinical, laboratory,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cute cardiac injury.Results: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0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of which, 44 (21.7%) had evidence of acute cardiac injury.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acute cardiac injury,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ac injury were: older, had more shortness of breath,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more bilateral airspace shadowing on admission chest radiography. These patients also had a higher neutrophil count, C-reactive protein, procalcitonin, ferritin, D-dimers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but lower lymphocyte count. Regarding outcomes, these patients had higher intensive care admissions; a higher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acute kidney and liver injury, acidosis, septic shock,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eded mo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death.Conclusion:Acute cardiac injury is common among Coronavirus disease-19 patients. These patients present with higher comorbidities, have high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have greater risk for in-hospital multi-organ damage,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death. Prompt ful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4.
COVID-19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VMD)之间高共患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潜在的心血管损伤风险,为其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最新研究发现:高龄状态、免疫功能缺陷、炎症因子风暴及氧化应激损伤等是二者高共患病率的潜在机制;病毒直接侵袭、心肌氧供需失衡以及血管内皮与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是COVID-19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此外,SARS-CoV-2细胞膜受体ACE2在各脏器与循环系统中的表达水平,不仅介导病毒对脏器直接侵袭损伤,还可参与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平衡的调节,从而影响患者COVID-19易感性与预后结局。本文将就COVID-19合并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上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探讨SARS-CoV-2引起心血管损伤机制,以期为COVID-19合并CVMD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成年重症COVID-19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结局病探讨其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来自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确诊为COVID-19的20名成人患者,根据最后的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10人/组。 从电子病历中获取人口学、临床表现及体征、实验室指标、治疗措施和临床结局等数据,总结ICU成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分析。通过使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两组与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COVID-19确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 ±12岁,其中40%为男性,起病11±9 d后入住ICU。入院时最常见的症状分别是咳嗽(19例,95%)、乏力或肌痛(18例,90%)、发热(17例,85%)和呼吸困难(16例,80%)。11名(55%)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最常见(11例,55%),其次是心血管疾病(4例,20%)和糖尿病(3例,15%)。6人(30%)接受了有创机械通气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并最终死亡。急性心脏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9例,95%)。50%的患者(10人)在入住ICU后第2~19天之间死亡,相较于死亡患者,生存患者的平均体质量更低(61.70± 2.36 vs 68.60±7.15,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更高(14.69±0.70 vs 12.70±2.45,P=0.03),更少并发休克(2 vs 10,P=0.001)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 vs 10,P=0.001)。结论 患有 COVID-19 的危重患者年龄较高,体质量较重、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能是ICU中COVID-19患者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裴茂华  王瑶  陈倩 《疑难病杂志》2021,(4):414-417,4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有心悸、胸闷等不适,出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等改变,表现为心脏损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作为SARS-CoV-2侵入细胞的受体,可能与COVID-19患者心脏损伤有密切联系。文章就COVID-19患者心脏损伤及其与ACE2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COVID-19住院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49例COVID-19确诊患者,依据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发布的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中关于心肌损伤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MS)肾脏损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我院确诊的MS无肾脏损害患者组40例和MS早期肾脏损害患者组26例。入选患者均符合NCEP-ATPⅢ诊断标准。用彩色多普勒获取两组患者的肾叶间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分别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MS早期肾损害组肾叶间静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相较无肾损害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低,而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结论:肾静脉彩色多普勒可以发现MS患者早期肾损害,可作为MS患者筛选早期肾损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晖  余波  王泓  肖鸣△ 《广东医学》2020,41(20):2059-2063
目的 分析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死亡的37例COVID-19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COVID-19死亡病例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44~99岁,平均年龄(76.3±19.4)岁,65岁以上者30例(81.1%),有基础疾病者31例(83.8%),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86.5%患者有并发症,依次为血糖异常、继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多数患者有心、肝、肾、凝血功能异常。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MODS、感染性休克。结论COVID-19患者中高龄、男性、基础疾病多、核酸检测阳性、持续高热者转归不佳,纠正低氧血症,控制基础疾病,稳定血压血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密切关注血钾、血小板和D-二聚体的变化,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