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景游戏训练结合限制性诱导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情景游戏训练和限制性诱导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FMA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游戏训练结合限制性诱导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作业疗法,采用Fugl-Meyer评价法和Brunnstrom分期来反映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并作统计分析。结果:Fugl-Meyer积分,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与2月、3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月与3月比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Brunnstrom分期比较,上肢近端和远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11例,显效48例,有效14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84.43%。结论: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使偏瘫患者早期、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手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80例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手功能训练,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手功能训练,就2组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2组对比,P 0. 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联合手功能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而研究组则采用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1例,平衡针组采用偏瘫穴、肩痛穴、腕痛穴,其中肩痛穴、腕痛穴取得针感后即可出针,偏瘫穴取得针感后不出针,开始留针的同时接受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训练结束后出针;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取针后进行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d,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平衡针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的综合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  相似文献   

6.
张鸿萍 《中医药研究》2010,(9):1062-106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CIMT组和传统治疗组,CIMT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5 h,连续2周,同时使用休息位手夹板和吊带限制健手的使用,每天8 h;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不限制健手的使用。采用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上肢灵活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后,CIMT组与对照组间CTEF、BI检查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翊思  袁波  张桂珍 《河南中医》2015,35(1):142-144
目的:观察肩部针刺结合上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A组采用Bobath疗法进行上肢康复功能锻炼,每日30 min,每日1次。B组在A组康复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患侧肩髃穴、臑会穴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20 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和上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和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手、B组患者的手和上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07、0.000、0.000);且B组患者的手和上肢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P=0.003、0.004);治疗后,A组的Fugl-Meyer评分为(25.00±6.32),B组的Fugl-Meyer评分为(33.06±6.00),B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04);A组肩关节脱位发生率为61.11%,B组肩关节脱位发生率为5.56%,B组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01)。结论:肩部针刺结合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减少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头电针组、强制运动组(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及综合干预组(头电针+CIMT),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为主,Brunnstrom技术为辅)强化患侧上肢训练;头电针组采用焦氏头针结合电刺激疗法;强制运动组限制健侧上肢,强化患肢训练;综合干预组采用头电针联合强制运动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观察患者偏瘫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明显升高,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P0.01);但除综合干预组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在腕关节背伸及桡偏两个活动方向上较常规康复组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各组间FMA评分及手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常规康复组比较,综合干预组FMA评分升高,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康复、头电针及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均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但头电针联合CIMT训练作用最为明显,且显效最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卒中恢复期采用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水平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运动指导,观察组(54例)实施早期上肢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V25)、用力肺活量(FV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VV、V25、FVC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ADL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脑电仿生电刺激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FMA-UE、Brunnstrom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2月共收治的8例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可接受的文化程度给予健康教育:一般教育、心理教育及特殊指导.结果: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健康教育以后,住院时间7-19天,平均13.45天;基本掌握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无护理纠纷发生,护理满意度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健康教育可达到早日康的效果,有利于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记录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腕关节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上肢部分评分的提高均比对照组显著。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优于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漩涡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纽(30例)和对照组(z9例),治疗组给予预设条件的漩涡浴治疗,并配合常规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每住患者的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分别在漩涡浴治疗的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功能评定,并记录评定结果。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患者经漩涡浴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肌张力评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要较对照组情况改善更明显。结论:漩涡浴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胜灵  熊俊  柴非  王丽芳 《光明中医》2022,37(4):657-659
目的 探讨手指点穴结合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痉挛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88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指点穴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比较2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是影响其今后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笔者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给予上肢木梳疗法,旨在探讨一种简单、安全的康复疗法,以促进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指端点穴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指端点穴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用指端点穴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及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端点穴法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佳  于涛  苏志超 《河南中医》2014,(5):852-853
脑梗死后半身不遂采用巨刺法治疗,处方为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先针健侧,再针患侧,可取佳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1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瓜楼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变化、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变化、运动活动日志(MAL)评分变化及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变化、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评分变化、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硫化氢(H2S)、神经元特异性淅烯醇化酶(NSE)等神经功能指标、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结论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提升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提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患者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70例遗留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排除有明显意识障碍和严重认知障碍及其他严重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采用电针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行电针技术进行治疗,以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两组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电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