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既往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治疗有限且预后差。但随着无创诊断 模式兴起,学界对于该病的认识正逐渐转变。放射性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早期诊断,预计该病在中国 人群的确诊数量将大幅上升。多项新型治疗药物已证实可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临床意识,实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限度改善预后。在此,文章概述目前该病的最新诊断规范流程。  相似文献   

2.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由不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沉积于心肌间质所致。ATTR-CM发病率估计不到1%,为罕见病,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肝移植术是最早的有效治疗ATTR-CM的方法,但仍存在术后疾病进展和供体等待的局限性,因此新型药物可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氯苯唑酸(tafamidis)、二氟尼柳(diflunisal)、patisiran和inotersen等作为目前临床治疗ATTR的主流药物,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氯苯唑酸于2019年5月成为首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国内外ATTR-CM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亦称为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形成不溶性纤维,沉积在器官和组织中,破坏正常的器官组织结构导致功能障碍[1]。ATTRCM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可分为遗传型TTR淀样变心肌病(ATTRm)或野生型TTR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wt)[1]。病人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强、累及系统多,预后取决于疾病类型、年龄、  相似文献   

4.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TTR-CM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高。随着对该疾病的重视及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ATTR-CM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虽然目前尚无ATTR-CM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但一些生物标志物已被证实和ATTR-CM相关,对ATTR-CM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现综述近年来与ATTR-CM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由于不溶性转甲状腺素(TTR)蛋白在心肌中沉积引起包括心脏传导异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既往对ATTR-CM的治疗只针对ATTR-CM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进行治疗,缺乏针对病因治疗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TTR的稳定剂如氯苯唑酸及RNA干扰(SiRNA)药物如patisiran等问世,使ATTR-CM的治疗真正进入了病因治疗的时代。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有别于传统药物治疗机制的新方法,是通过CRISPR/Cas9工具对目标基因编辑,从而实现从蛋白到临床表型的改变。在ATTR-CM的小动物模型中已证实,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有效降低TTR蛋白在组织中的沉积。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和动物实验相似的结果,可能为未来ATTR-CM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影响。本文对目前基因编辑技术治疗ATTR-CM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转甲状腺素心脏淀粉样变是转甲状腺素蛋白在心肌间质外沉积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既往缺乏无创性确诊手段和有效治疗药物,导致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高、诊断延迟。随着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有效治疗药物的问世,使得该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引起的一组疾病。不同分型的心肌淀粉样变预后及治疗差别很大。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相关心肌淀粉样变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手段也不断发展,特别是无创技术的发展,比如心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影等,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1 病历资料患者男,50岁,因“活动后气促、胸闷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爬3楼时感气促、胸闷,无胸痛、心悸、黑蒙、晕厥。2个月来症状渐近性加重,活动耐量下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病史。有猝死家族史,其父亲及其父亲的兄弟姐妹共8人均于50~60岁过世,2位堂姐于40余岁因心脏病过世。  相似文献   

9.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既往诊断率低、病死率高,但随着无创影像学诊断模式的不断发展,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不断升高.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全面、多参数的成像序列,可早期识别淀粉样变心肌功能及结构的异常,具有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能力.现对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其诱导转甲状腺素蛋白错误折叠和淀粉样蛋白原纤维进行性心肌积聚。渐进性淀粉样蛋白积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心肌累及通常提示预后不良,因为诊疗方式的局限性,诊断和治疗较困难。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特异性治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1853年,Virchow首次发现了人体病变组织存有淀粉样变,用碘-硫酸方法能够进行检测.随后研究发现淀粉样变性疾患,是淀粉样前蛋白形成蛋白纤维沉积于细胞间质导致组织细胞核器官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临床疾病.常见有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的淀粉样变性疾病(AL)、Aβ蛋白相关淀粉样变——阿尔茨海默病(AD)、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淀粉样变——老年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SSA)和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FAP)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1例以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首发症状的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TTR-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75岁,发作性胸闷、憋喘、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心电图示房颤。心脏MR平扫+增强显示室壁增厚并异常强化,99mTc-焦磷酸盐(PYP)核素显像显示心脏区域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半定量分析示靶区/非靶区为1.55,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TR基因(C. 118G>A chr18:29172907 p)杂合突变,确诊为ATTR-CM。给予利尿、新活素持续微量泵入改善心功能,华法林抗凝,比索洛尔控制心室率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胸闷症状缓解,出院服用氯苯唑酸治疗。结论 ATTR-CM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因心肌传导功能异常而出现心律失常症状,且多伴随反复胸闷、憋喘、气短等心衰症状,心脏MR平扫+增强显示相应的室壁增厚并异常强化,PYP核素显像显示相应的心脏区域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对症治疗后给予氯苯唑酸口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淀粉样变心肌病的临床分析以探讨该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淀粉样变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确诊方法和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患者7例,其中右心力衰竭4例,全心力衰竭3例;既往高血压而表现为低血压5例;舌大5例.心电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6例,其中5例并发前胸导联R波进展不良和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左心室大小正常,左心房明显增大,室间隔和左室壁均明显增厚伴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8例患者经心内膜下心肌或舌肌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刚果红染色,均为阳性.平均随访(23.6±11.3)个月,8例患者均死亡.结论: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发心肌病变患者有以下临床特征:①心室腔不大伴进行性难治性心力衰竭,②左心室肥厚伴心电图低电压,③既往有高血压伴进行性低血压及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④左室壁均匀肥厚伴室壁活动弥漫性减低,⑤舌体宽大肥厚;通过心内膜心肌或心外组织活检和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氯苯唑酸是转甲状腺素蛋白稳定剂,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以及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该文对氯苯唑酸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ATTR-CA的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复习与分析,发现氯苯唑酸能够降低ATTR-CA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和住院率,且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和发生率影响不大。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和腹水转甲状腺素(TTR)蛋白含量和化学修饰类型,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和胸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乳酸脱氢酶(LDH)及葡萄糖(GLU)的含量。免疫比浊法测定TTR、Apo A和Apo B三种蛋白含量。基〗结果胸水中有6种成分含量比血清明显减低,减低程度明显的顺序依次是:TG、TC、Apo A、Apo B和TTR,而增高的仅LDH一项指标。在蛋白指标中TTR减低最明显。肺癌患者胸水TTR发生3种类型化学修饰,其中GLUT-TTR修饰型明显增高。结论肺癌患者胸水TTR含量明显低于血清,并且glut-TTR修饰比例明显增高,可能作为肺癌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间断胸闷气促3年余,加重1月"于2015-12-31入住我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夜间能平卧,双下肢不肿,未予重视。4个月前,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增厚,不排除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2个月前行冠状动脉(冠脉)CT造影示前降支中段及远段浅表心肌桥形成;1个月前,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加重,伴双下肢轻中度水肿,入住当地医院治疗,但患者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淀粉样变心肌病常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病程进展快,诊断难度大,治疗手段局限,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淀粉样变心肌病诊断率明显提高.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帮助临床医师积累经验,推动该病的规范诊治,本文对淀粉样变心肌病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淀粉样变心肌病是由于异常折叠蛋白分子构成的不可溶性纤维沉积物在心肌聚集而导致的心肌疾病,其主要表现及治疗与临床分型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88岁,汉族,因“反复胸闷、气喘3年,加重2个月”于2021年6月4日入福建省立医院(我院)。3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反复胸闷、气喘伴心悸,平时活动200 m即感不适,夜间有时不能平卧,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经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改善不明显,转诊我院,经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螺内酯及呋塞米利尿、辅酶Q及曲美他嗪营养心肌等治疗后胸闷、气喘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素转运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是由于甲状腺素转运蛋白解离成单体后错误折叠为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间质而导致的一种心肌病.ATTR-CM主要分为突变型和野生型,临床表现无典型症状和体征.为提高国内在ATTR-CM的诊疗实践和临床研究,现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ATTR-CM的最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