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然流产小鼠蜕膜组织和血清中TNF-α受体1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受体1(TNFR1)和血清中可溶性TNFR1(sTNFR1)表达特征的差异,探讨TNFR1和sTNFR1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2。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组织TNFR1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血清sTNFR1的表达水平。结果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TNFR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血清sTNFR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5)。结论TNFR1和sTNFR1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蜕膜组织TNFR1表达的增加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而血清sTNFR1水平的升高则对妊娠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调控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防治反复自然流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IL-6蛋白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正常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H-E染色法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在绒毛组织中,IL-6蛋白定位于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内,病例组的IL-6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蜕膜组织中,IL-6定位于蜕膜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且病例组蜕膜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无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病例组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蜕膜细胞失去细胞间连接,部分蜕膜细胞解体、核消失,细胞嗜酸性增强.结论: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IL-6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人工流产女性与自然流产女性各35例,分为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利用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绒毛与蜕膜组织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量为75%~85%,自然流产组的表达量为45%~55%。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可能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妊娠模型小鼠及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IA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其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同时应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蜕膜细胞凋亡指数,自然流产模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结论: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Bcl-2/Bax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参与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调节,SOCS1-3对妊娠的调节作用较为突出。 目的:通过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绒毛及蜕膜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了解反复自然流产患者SOCS3蛋白的表达。 方法:Westen blotting 方法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SOCS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反复自然流产组SOCS3在绒毛组织中表达减少(P < 0.05),在蜕膜组织中表达减少(P < 0.01)。推测SOCS3蛋白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反复自然流产组SOCS3表达降低,可能导致Th2反应降低,从而导致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6.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丙酸睾丸酮(丙睾)、米非司酮、或两者合用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睾组出现蜕膜细胞缩小、结构不清、核固缩、合体滋养细胞核密度增高、核膜不清等严重改变。米非司酮组则见合体滋养层细胞内质网扩大、溶酶体增多、微绒毛减少、细胞核异染色质边聚;朗罕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变、细胞核异染色质边聚等严重损害改变。而两药合用组出现较其中任何一组更严重的损害作用(P<0.01)。揭示了丙睾和米非司酮有协同的抗早孕作用,对应用于临床抗早孕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流产过程出血量及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0例RSA患者(未经任何治疗,因再次流产来我院清宫)和20例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血清的HO-1活性及血浆中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百分含量,同时采取蜕膜做HO-1的免疫组化。结果RSA组HO-1活性及Hb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血浆HbCO的百分含量的变化与血清HO-1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蜕膜中,RSA患者胎盘中的蛋白质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HO-1活性及在蜕膜中表达的变化与病情发展有关,故对其的检测可能作为检测和治疗RSA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列转  米亚英 《免疫学杂志》2007,23(5):521-523,527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妊娠模型小鼠及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蜕膜细胞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IA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其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同时应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L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的表达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蜕膜细胞凋亡指数(AI),自然流产模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结论 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Bcl-2/Bax,Fas/FasL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免疫因素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妇女中的致病作用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都是孕早期母体和胚胎最直接接触部分,在孕早期这些位置的免疫细胞数量、活性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对维持正常妊娠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肿瘤坏死因子-α(TINF-a)是其中较重要细胞因子之一.我们观察了25例育龄期RSA妇女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表达变化,并与同期正常怀孕后人工流产妇女相同检测结果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丙酸睾丸酮(丙睾),米非司酮,或两者合用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睾组出现蜕膜细胞缩小,结构不清,核固缩,合体滋养细胞核密度增高,核膜不清等严重改变,米非司酮组则合体滋养层细胞内质网扩大,溶酶体增多,微绒毛减少,细胞核异染色质边聚;朗罕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变,细胞核异染色介质边聚等严重损害改变,而两药合用组出现较其中任何一组更严重的损害作用(P〈0.01)。提  相似文献   

11.
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NK细胞受体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NK细胞受体的表达格局。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12例早期自然流产及4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者蜕膜组织的NK细胞受体表达水平。结果NK细胞受体中阳性最高的是KIR2DL4,流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和95%,其次是KIR2DL1,分别为83.3%和75%。ILT2和ILT4的阳性率较低,流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30%和8.3%、10%。统计结果显示,KIR2DL4、KIR2DL1、ILT2和ILT4mRNA阳性率在早期自然流产病人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自然流产病人的蜕膜组织中KIR2DL4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体表现在KIR2DL4的分布密度上。结论早期流产的发生与NK细胞受体的转录水平可能并无直接关联,但KIR2DL4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低,可能对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建模比较小鼠哮喘模型效果及稳定性,以确定建模的最佳方式。 方法 将SPF级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20 μg致敏雾化激发组(20-INH)、100 μg致敏雾化激发组(100-INH)、20 μg致敏经口气管插管激发组(20-ITI)、100 μg致敏经口气管插管激发组(100-ITI)、control组。所有哮喘模型组小鼠用鸡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致敏和激发,在0、7、14 d分别使用20 μg和100 μg致敏,在21 d开始分别给予雾化激发和经口气管插管激发,在末次激发后24 h内对小鼠行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检测,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计数,左肺病理学检测,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 结果 20-INH、100-INH、100-ITI 3组的AHR、气道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血清总IgE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其中以100-ITI组在以上各方面均较突出。经口气管插管激发哮喘模型各数据标准差低于雾化激发哮喘模型。 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激发方式能在 100 μg OVA 致敏剂量时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且模型气道粘液分泌量及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更明显,该模型稳定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血清中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HLA抗体)变化及抗体产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的HLA抗体,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抗体产生率及抗体产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180例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并再次妊娠的RSA患者中,治疗后再次成功妊娠141例(成功率78.33%),失败39例(21.67%)。其中产生HLA抗体的83例中,妊娠成功者63例,失败者20例,成功率75.90%;未产生HLA抗体的97例中,妊娠成功者78例,失败者19例,成功率为80.41%。两者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使大多数RSA患者再次妊娠成功,并能刺激机体产生HLA抗体,但不能以产生HLA抗体作为评价和预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讨精子抗原(SAg)对反复自然流产(RSA)者和不孕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gE的影响。用ELISA法分别测定36例RSA者,34例不孕症患者和22名正常妊娠者血清IgE和PBMC与SAg培养液中IgE水平。结果表明,血清IgE水平大于150 IU/mL的RSA者和不孕症患者与血清IgE水平≤150 IU/mL患者及早孕对照者相比,PBMC经SAg刺激后,培养液中IgE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Ag可诱导部分RSA和不孕症患者产生特异性IgE,这可能在RSA者和不孕症的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阻断DLK/MKK4/JNK/c-JUN通路的表达能否促进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ITON)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存活并比较阻断不同位点产生的阻断效果。 方法 使用能够产生创伤性轴突损伤(TAI)的撞击加速(IA)模型对6~8周龄的小鼠进行处理模拟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IA组,IA+sunitinib组,IA+SP600125组。在实验要求的各个时间点留取标本,进行γ-synuclein或p-c-JUN免疫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存活的RGCs密度显著升高、p-c-JUN(+)RGCs密度显著降低(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凋亡的RGCs密度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DLK/MKK4/JNK/c-JUN通路中的相应下游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 DLK/MKK4/JNK/c-JUN通路的激活与ITON小鼠中RGCs的存活率相关,应用DLK抑制剂或JNK抑制剂可有效阻断该通路的蛋白表达,并促进RGC的存活,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ETD4(SET-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ML12(小鼠肝脏细胞系)细胞IL-6的转录调控作用。 方法 构建SETD4表达质粒和IL-6 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小鼠肝脏细胞系AML12,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LPS刺激后IL-6 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单独转染SETD4表达质粒上调AML12细胞SETD4表达,检测LPS刺激后IL-6 mRNA水平变化。 结果 双酶切鉴定及核酸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0/HA-SETD4、pGL3.0/IL-6 promoter的构建成功。pcDNA3.0/HA-SETD4与pGL3.0/IL-6 promoter共转染AML12细胞,LPS刺激后SETD4对IL-6 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没有影响;上调SETD4表达后,可以促进LPS诱导的IL-6 mRNA转录。 结论 成功构建SETD4真核表达质粒和IL-6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SETD4对LPS诱导的AML12细胞IL-6的转录发挥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紫杉醇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BOO)大鼠膀胱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OO组和紫杉醇组。BOO组和紫杉醇组行尿道近端梗阻方式制备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空白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方式处理。紫杉醇组于术后给予紫杉醇(溶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3 mg/kg),每周2次。空白对照组与BOO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间腹腔注射。4周后测量体重及膀胱重量,HE染色观察膀胱肌层增生情况;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并评价胶原纤维沉积;透射电镜观察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OO组膀胱重量明显增加(0.376 g±0.052 g vs0.112 g±0.014 g, P<0.05),膀胱逼尿肌明显增厚,胶原纤维面积占胶原与肌组织面积之和的比值下降(29.66%±2.69% vs38.94%±3.67%, P<0.05),电镜下细胞中间连接明显减少,出现丰富的突触连接与桥粒连接,肌细胞间隙内有大量的胶原纤维。与BOO组相比,紫杉醇组膀胱重量显著降低(0.215 g±0.025 g vs0.376 g±0.052 g, P<0.05),膀胱逼尿肌厚度减小,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占胶原与肌组织面积之和的比值下降(19.94%±1.90% vs29.66%±2.69%, P<0.05),细胞间连接以中间连接为主,细胞间隙内胶原纤维减少。结论: 低剂量紫杉醇对BOO后膀胱形态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修复或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虫草素(cordycepin,Cop)联合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失衡和肝肺病理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LPS+Cop组、LPS+Gln组和LPS+Cop+Gln组,腹腔注射LPS(5 mg/kg)诱导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TUNEL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情况 。 结果 LPS+Cop组、LPS+Gln组和LPS+Cop+Gln组均能逆转LPS诱导的促炎因子(IL-6、TNF-α、IL-1β)的高表达和抗炎因子(IL-10)的低表达(P<0.05),减轻病理损伤,抑制细胞凋亡(P<0.05),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高表达(P<0.05),下调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 在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中,虫草素联合谷氨酰胺能有效改善其炎症失衡和肝肺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虫草素(cordycepin,Cop)联合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失衡和肝肺病理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LPS+Cop组、LPS+Gln组和LPS+Cop+Gln组,腹腔注射LPS(5 mg/kg)诱导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TUNEL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情况 。 结果 LPS+Cop组、LPS+Gln组和LPS+Cop+Gln组均能逆转LPS诱导的促炎因子(IL-6、TNF-α、IL-1β)的高表达和抗炎因子(IL-10)的低表达(P<0.05),减轻病理损伤,抑制细胞凋亡(P<0.05),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高表达(P<0.05),下调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 在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中,虫草素联合谷氨酰胺能有效改善其炎症失衡和肝肺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