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骨髓微环境中参与骨髓瘤细胞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经细胞因子预处理的骨髓MSCs在与人骨髓瘤细胞株H929共培养条件下,是否影响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对骨髓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din,IL)?1β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ɑ预处理的人骨髓MSCs,与H929细胞共培养,并以DOX处理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OX对H9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FCM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IL?1β或TNF?α处理后,骨髓MSCs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在DOX存在时,不同处理的骨髓MSCs作为共培养饲养层细胞的条件下,H929细胞p?Erk1/2的变化。结果:DOX可抑制骨髓瘤细胞株H92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人骨髓MSCs与H929共培养可以减少DOX对H929的细胞毒性作用,而经IL?1β或TNF?α预处理的人骨髓MSCs再与H929共培养,则可以进一步降低DOX的细胞毒性作用。人骨髓MSCs经IL?1β或TNF?α处理后,其VCAM?1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经预处理的骨髓MSCs与H929共培养后,可以降低DOX对骨髓瘤细胞株p?Erk1/2的下调作用。结论:DOX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株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而IL?1β和TNF?α可通过骨髓MSCs来间接拮抗DOX对H929的细胞毒性作用;IL?1β和TNF?α的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骨髓MSCs的VCAM?1表达与上调p?Erk1/2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表现有骨破坏和骨髓微环境的异常。近来发现MM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有多种异常。既往研究发现经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预处理的骨髓MSC成骨分化潜能增强。本实验进一步研究TNF-α预处理的骨髓与骨髓瘤细胞株H929共培养后,对H929的影响。方法 :骨髓MSC经TNF-α单次(T+1组)或多次预处理(T+7组)后,与H929直接共培养3 d后,收集H929细胞分别检测其集落形成能力,定量RT-PCR检测POU5F1、SOX2和NANOG基因,以及微小RAN(miRNA)-15a/16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组H929细胞均有POU5F1、SOX2、NANOG和miRNA-15a/16的检出。与对照组和T+1组相比较,T+7组的POU5F1和SOX2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5a/16表达水平均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FU数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NF-α多次预处理的骨髓MSC与MM细胞相互作用后,抑制MM细胞作用更加明显,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HKL)改善阿霉素(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DOX处理H9c2细胞心肌毒性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OX处理组(DOX)、HKL和DOX共处理组(DOX+HKL)以及HKL、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和DOX共处理组(DOX+HKL+AMPK抑制剂)。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和细胞焦亡分子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p-AMPK、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LRP3和p-AMPK的表达。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DOX组H9c2细胞变得肿胀且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TNF-α、IL-6和IL-1β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泌的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多发性骨髓瘤(MM)进展中的变化和意义以及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单独培养的hUCBDSCs 和骨髓瘤BMSCs以及它们与KM3细胞共培养后IL-6 、TNF-α在培养上清液中的浓度.结果 (1)单独培养和共培养时骨髓瘤BM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高于hUCBDSCs;(2)共培养后骨髓瘤BMSCs和hUCBD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共培养前;(3)Ⅲ期患者BMSCs分泌IL-6的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但是TNF-α水平无变化.结论 IL-6与MM的进展有关;hUCBDSCs表达IL-6和TNF-α的水平较骨髓瘤BMSCs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麝香乌龙丸对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乌龙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MIF、ICAM-1、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治疗后血清 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乌龙丸能显著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降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肺气肿大鼠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烟熏法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转染MSC,烟熏大鼠肺内输入转染的MSC(n=4),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MSC的分布。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及MSC干预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BALF、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量平均内衬间隔(MLI)评估肺气肿改变。结果肺内输入MSC 4周后,不同肺叶仍可见存活的MSC。与肺气肿组相比,MSC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血清和BALF中TNF-α及IL-1β水平、肺组织中MDA含量和MLI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降低肺气肿大鼠气道及全身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对肺气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阻断SDF-1/CXCR4轴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断SDF-1/CXCR4轴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耐药细胞株RPM18226/DOX和RPM18226/LP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实验组同时加入抗CXCR4抗体12G5,未加入抗体者为对照组,测定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的SDF-1α、IL-6、VEGF浓度。进行细胞-基质粘附试验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瘤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粘附性;MTT比色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阿霉素或马法兰的敏感性。结果实验组中SDF-1α、IL-6、VEGF浓度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髓瘤细胞对基质细胞粘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实验组骨髓瘤细胞对阿霉素或马法兰敏感性高于对照组。结论阻断SDF-1/CXCR4轴后可以部分逆转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其机制与细胞因子无关,可能与下调骨髓瘤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粘附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膝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注射建立CIA动物模型,用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分析法评估CIA模型是否建立成功。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FLS,用流式法检测滑膜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VCAM-1)的表达。在FL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en,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Ⅱ型胶原致敏后3d,大鼠开始出现关节肿胀,AI逐渐增高,至造模后第3周最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滑膜细胞培养至第4代,检测其VCAM-1的表达高达85.5%,提示所培养的细胞为FLS,即B型滑膜细胞。不同浓度的Gen(100、200、400μmol/L)作用于FLS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的分泌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抑制FLS分泌TNF-α和IL-1β,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其抗CIA大鼠滑膜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在低频脉冲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LFPEMF)刺激的情况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与分泌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由兔骨髓干细胞(Marrow stem cells,MSCs)诱导分化形成的软骨细胞,分别使用不同强度的LFPEMF进行电磁辐射刺激,用免疫印迹法测细胞中IL-1β与TNF-α的表达状况,并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β与TNF-α的水平。结果:施加LFPEMF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IL-1β与TNF-α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其培养液中IL-1β与TNF-α的水平有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施加脉冲磁场刺激强度的增加,IL-1β与TNF-α的降低程度增强。结论:LFPEMF可以抑制体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IL-1β与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VCAM-1与肿瘤     
吴若实  李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3):261-263,268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广泛表达在活化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骨髓基质细胞(BMSC)、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表面,其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VCAM-1可在IL-1,TNF-α等细胞因子作用后表达.所以又称可诱导性细胞粘附分子(INCAM),现命名CD106,内皮细胞表面的VCAM-1可因细胞因子的诱导而高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预处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改善其生物学特性的机制。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ESM-1,对MSCs进行预处理,分析其分泌的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细胞生长相关因子∶缺氧诱导因子(HI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等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情况,以明确ESM-1预处理MSCs改善其生物学特性的机制。结果 通过不同浓度的ESM-1干预MSCs后,各浓度组TNF-α、TNF-β、HIF、TGF-β1含量随着ESM-1干预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ESM-1预处理MSCs可提高与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分化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可能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改善MSC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4)蛋白C受体(EPC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以含 TNF-α和IL-1β的培养基孵育ECV304细胞,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技术测定 ECV304 细胞 EPCR mRNA 的表达。结果:TNF-α和 IL-1β均能显著下调 ECV304 EPCR mRNA 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TNF-α和IL-1β可能通过显著下调ECV304上EPCR mRNA的表达而成为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一 个新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SSA/Ro52(Ro52)介导的人单核- 巨噬 细胞株THP-1 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Ro52 过表达质粒(pCMV-Ro52),pCMVRo52 转染THP-1 细胞48 h,检测Ro5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膜联蛋白-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和碘化丙锭双染检测THP-1 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 (IL-1β)、IL-13 水平。pCMV-Ro52 质粒转染48 h 后, 分别使用0、5、10、20 和50 mg/L EGCG 处理细 胞24 h,检测Ro52 表达的变化、THP-1 细胞的凋亡,以及TNF-α、IL-1β、IL-13 水平。结果 pCMVRo52 促进Ro52 表达(P <0.05),上调THP-1 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IL-13 水平(P <0.05); 在Ro52 过表达的THP-1 细胞中,与0 mg/L EGCG 组相比,10、20 和50 mg/L EGCG 组Ro52 蛋白表达水 平、凋亡率及TNF-α、IL-1β、IL-13 水平降低(P <0.05)。结论 Ro52 过表达可促进人单核- 巨噬细胞 THP-1 凋亡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3 分泌;EGCG 可减弱Ro52 介导的THP-1 细胞凋亡,减 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3 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emolysin,Hla)突变体H35A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PBMC)和THP-1巨噬细胞中对于野生型Hla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H35A与Hla共同作用于hPBMC和THP-1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炎症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差异,台盼蓝染色计算THP-1巨噬细胞存活率。结果:预孵育突变体H35A 1 h的hPBMC和THP-1巨噬细胞,经Hla刺激产生IL-1、IL-6、TNF-α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台盼蓝染色计数发现,H35A与Hla共同作用的THP-1巨噬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Hla单独处理组。结论:突变体H35A可抑制野生型Hla对于hPBMC和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感染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GF-β1沉默人大肠癌LoVo细胞对人巨噬细胞系28S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TGF-β1siRNA稳定表达LoVo细胞与人巨噬细胞系28SC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培养液中IL-12和TNF-α水平,同时设立对照组空载体pSUPER-neo-gfp稳定转染LoVo细胞+28SC。结果 TGF-β1siRNALoVo+28SC组IL-12和TNF-α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TGF-β1+28SC组IL-12和TNF-α分泌量与LoVo+28S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LoVo细胞分泌的TGF-β1能通过影响IL-12和TNF-α的分泌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望通过阻断TGF-β1信号转导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TNF-α诱导bEnd.3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脑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TNF-α刺激前先用30μg/mL SFN处理2 h,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ELISA检测IL-1β和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的产生。结果 (0~30)μg/mL SFN对bEnd.3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TNF-α能显著诱导bEnd.3细胞产生IL-1β,并能表达一定量的HO-1。经SFN处理后,HO-1表达量增高,且IL-1β产生明显降低。此外,HO-1激动剂CoPP处理能协同SFN降低TNF-α诱导的IL-1β产生,HO-1抑制剂ZnPP能减弱SFN对IL-1β的抑制作用。结论 SFN通过上调HO-1的产生从而抑制TNF-α诱导bEnd.3细胞分泌IL-1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1名大骨节病患者(Ⅰ度23例,Ⅱ度19例,Ⅲ度9例)和24名正常人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407,P=0.003)。结论:IL-1β和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人流感病毒(H1N1)及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神经胶质细胞后,促炎症因子的分泌特点。方法:分离培养人胶质细胞,用H1N1及H5N1分别感染刺激人胶质细胞;用RT-PCR技术探求白细胞介素(IL)-1β、-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比,H1N1和H5N1感染人神经胶质细胞IL-1β、-6和TNF-α的表达量均增高,且H5N1的表达量多于H1N1。结论:H1N1与H5N1可体外感染人神经胶质细胞,并诱导其分泌大量促炎症因子,提示此与流感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功能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姜酚(6-G)预处理是否能够减轻乏氧/复氧(H/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及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H/R体外模型〔H9C2细胞加入经氮气饱和后的乏氧液后放于培养箱,通入混合气体(体积分数1%O2,5%CO2,94%N2)作用15 min,培养3 h后取出细胞,置于常氧培养箱(37 ℃,体积分数5%CO2)进行复氧培养1 h〕。在建立心肌细胞H/R体外模型前给予6-G预处理,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筛选6-G干预下细胞活力最大的6-G质量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6-G预处理对H9C2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诱导细胞炎症反应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H/R组相比,6-G+H/R组细胞活力从 50 μg/mL 6-G 组开始上升,200 μg/mL 6-G时细胞活力最大,后续实验选6-G干预质量浓度为200 μg/mL。与对照组相比,200 μg/mL 6-G组活性氧(ROS)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ROS荧光波峰未见明显迁移,H/R组ROS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荧光波峰向右侧迁移,与H/R组相比,6-G+H/R组ROS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荧光波峰向左侧回移。与对照组相比,6-G组TNF-α、IL-6、IL-1β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H/R组TNF-α、IL-6、IL-1β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相比,6-G+H/R组TNF-α、IL-6、IL-1β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6-G预处理能够减轻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