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伤寒论》原文并无六经之名,后世诸多医家将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称为六经辨证体系,自宋代至明清,大多数医家认为三阴三阳就是六经.面对当今对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内涵及实质认识的混乱,有必要重新考证仲景对三阴三阳用于治疗疾病的本意,确立宗仲景之意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的理论基础、层次、实质与三阳三阴病证的传变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与评价。认为学者们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等引入其中。指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阳三阴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是辨证纲领与论治原则。现代医家对三阳三阴辨证的层次多有阐发,常见有“阴阳两分”“聚类分析三步走”“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认症、识病、辨证三步走”等。笔者认为三阳三阴辨证主要分为辨证纲、辨证类、辨证型3个层次。加强辨证层次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探讨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渊源以及"六经辨证"一说的由来,认为宋代朱肱提出的"六经辨证"说是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误解,《伤寒论》并非以"六经辨证"为纲,张仲景所创立的实际上是"三阴三阳辨证"。 相似文献
7.
三阴三阳辨证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进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1-33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即所谓"六经"实质的问题,是古今研究<伤寒论>者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古今医家争议最大的问题.综合古今医家之论,计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气化说、证候群说、系统说、综合说等.目前,教材基本倾向于综合说,认为三阴三阳,即六经,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是伤寒疾病不同病理阶段.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寒外感病临床. 相似文献
8.
“三阴三阳”六病为《伤寒论》的“辨病”主体,六病以症状为纲领,包括病因病机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明显运用,使其具有动态、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其动态性具体体现在传变特点上;时间性除体现在六病的传变顺序及时间上,还体现在“欲解时”;空间性体现在“表证”“里证”与“半表半里证”的提出,特别是“半表半里证”的引入,是“三阴三阳”六病在《内经》阴阳八纲概念基础上的升华点。笔者一得之见,以为“三阴三阳”六病是一套仲景归纳出的临床运用辨证论治的理论工具,时间属性是其优于一般病名概念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伤寒论》中六病定位的方法,张仲景并未明确说明,而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三阴三阳六病临床症候来具体体现。这就导致历代医家对三阴三阳六病的病位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少阴病及厥阴病的定位分歧。而经过研究,三阴三阳六病实际的定位应当是,太阳病与厥阴病主表部、少阳病与少阴病主半表半里部、阳明病与太阴病主里部。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中六病定位的方法 ,张仲景并未明确说明,而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三阴三阳六病临床症候来具体体现.这就导致历代医家对三阴三阳六病的病位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少阴病及厥阴病的定位分歧.而经过研究,三阴三阳六病实际的定位应当是,太阳病与厥阴病主表部、少阳病与少阴病主半表半里部、阳明病与太阴病主里部. 相似文献
11.
12.
在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回味中医学形成与发展,发现《伤寒论》的问世,实属中国古代循证研究之结晶。从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诊断疾病提供最佳证据、推广使用最佳证据、恰当评价临床疗效3个方面进行论述。根据现代循证医学研究原则,说明张仲景开创了古代循证研究之先河,是通过循证实践,将个人经验与获得的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后,对患者的医疗措施诚实、尽责、明确、不含糊、明智、果断的做出治疗决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疗、诊断和评价的最佳证据。 相似文献
13.
14.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论》。应该使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或简称六病辨证,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相似文献
15.
"少阳"从《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概念中,衍化至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系统里,以其病理、生理,甚至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具备特殊的规律。少阳作为六经之一,有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半表半里"是对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的一种描述,并非指其位置而言。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伤寒论》六经中的"亢害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害承制"理论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理论之一。运用"亢害承制"理论来研究《伤寒论》,可知三阴三阳存在"亢害承制"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揭示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伤寒论》中的原文内涵,并有助于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于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需要用五运六气在不同时空方位阴阳气的状态来理解三阴三阳。从五运六气看六经,以往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就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三阴三阳之间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三阴三阳辨证,可较好地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整体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讲《伤寒论》不能不讲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绝不可废。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通过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论述,从症候、辨证、论治等方面阐述该学说的合理性,指出了柯琴这一认识从本质上把握了《伤寒论》在临床的价值,为后世医家在临床实际中运用仲景方法辨证提供一个思路,对今天认识《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六经传变在《伤寒论》里面包括表里传和循经传。一般而论,凡病邪侵袭,正虚邪盛,则病证由表传里,由阳入阴;若正气恢复,驱邪外出,则病证由里出表,由阴转阳。本文分别论述六经疾病之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