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利用Mimics软件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成人新鲜上肢标本12例,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钩骨及其血供。 结果 钩骨有3个非关节面。背侧和掌侧表面呈三角形,掌侧面尺侧向掌侧延伸形成钩骨钩。钩骨钩分为顶部,中部及基底部。钩骨远端关节面与第4、5掌骨基底部形成腕掌关节,桡侧与头状骨形成关节,尺侧与三角骨形成关节。在背侧非关节面由微小动脉网分支成数根滋养血管进入钩骨体内,并在各方向分支营养钩骨体。在掌侧非关节面钩骨体钩骨钩移行处,即钩骨钩基底部桡侧1-2根滋养血管直接或分支进入骨内,并分别向钩骨体及钩骨钩内走行。部分标本钩骨钩基底部尺侧出现滋养血管由此进入骨内并向钩骨钩内分支走行。钩骨钩顶端有单独的小血管进入并在骨内分支。钩骨钩基底部桡侧滋养血管骨内分支分别与由钩骨体背侧及钩骨钩顶端滋养血管骨内分支相互吻合。 结论 钩骨体和钩骨钩内血供丰富,较难发生缺血性坏死。钩骨钩骨折保守治疗不愈合可能是由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较大导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三角骨微血管的灌注及观察,明确三角骨滋养孔的位置分布、骨内血管的走形,同时对三角骨微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方法 利用明胶粉末和Pb3O4的混合灌注液,对12例标本进行灌注,灌注成功后通过Micro-CT进行扫描,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血管的重建,对三角骨滋养孔的分布、骨内血管的走形、血管直径及骨微结构进行测量及分析。 结果 三角骨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以及远端背侧可见较恒定的滋养孔,其中近端掌侧为(1.42±0.51)支,体部尺背侧为(1.58±0.51)支,远端背侧为(3.25±0.87)支;近端掌侧的滋养孔直径较粗为(0.52±0.07) mm,其余依次为(0.48±0.11) mm及(0.48±0.12) mm;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及远端背侧滋养孔直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骨近端掌侧的滋养血管向骨内的延续较深,维持一定骨内直径的同时与三角骨长轴平行;三角骨远端背侧的滋养血管较多,但延续入骨内的血管短浅。 结论 (1)三角骨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以及远端背侧有恒定的滋养孔及滋养血管存在;(2)近端掌侧的滋养血管为三角骨的主要血供来源,其次是体部尺背侧的滋养血管;(3)三角骨背侧骨小梁的稀疏与背侧撕脱性骨折可能有相关性,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管吻合及走行。结果 (1)大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3侧非关节面,桡侧(2.66±0.49)个,背侧(2.75±0.62)个,掌侧(2.33±0.65)个,3侧数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有数级分支且广泛吻合,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和桡侧;(2)小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两侧非关节面,背侧(2.75±0.45)个,掌侧(2.42±0.51)个,两侧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亦有数级分支,但分支吻合不如大多角骨丰富,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结论 (1)大多角骨内外血供丰富,可能是大多角骨相较其他腕骨不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原因;(2)小多角骨外血供较为丰富,但骨内血管吻合少于大多角骨,这可能是小多角骨相对大多角骨更易发生非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 结论 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月骨滋养血管灌注的Micro-CT扫描数据,研究月骨血供的解剖学特征,探讨月骨缺血坏死的解剖学机制。 方法 选用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2例,红色氧化铅造影剂灌注血管后截取腕关节行Micro-CT扫描,并应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月骨血供,测量滋养血管解剖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月骨掌侧滋养孔径(0.62±0.11)mm,血管入口处直径(0.59±0.17)mm,较背侧(0.59±0.13)mm、(0.61±0.1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骨掌面滋养孔平均数(3.67±2.74),背侧面为(2.4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月骨的平均滋养孔数、孔径及血管入口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月骨内滋养血管分布有3种模式,Y形50.0%(7例),I形35.7%(5例)和X形14.3%(2例)。 结论 月骨掌面血供丰富,损伤后容易发生月骨缺血坏死;月骨掌面尺侧近端的滋养孔分布集中,术中应尽量减少干预该区域的韧带和软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月骨滋养血管灌注的Micro-CT扫描数据,研究月骨血供的解剖学特征,探讨月骨缺血坏死的解剖学机制。 方法 选用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2例,红色氧化铅造影剂灌注血管后截取腕关节行Micro-CT扫描,并应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月骨血供,测量滋养血管解剖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月骨掌侧滋养孔径(0.62±0.11)mm,血管入口处直径(0.59±0.17)mm,较背侧(0.59±0.13)mm、(0.61±0.1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骨掌面滋养孔平均数(3.67±2.74),背侧面为(2.4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月骨的平均滋养孔数、孔径及血管入口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月骨内滋养血管分布有3种模式,Y形50.0%(7例),I形35.7%(5例)和X形14.3%(2例)。 结论 月骨掌面血供丰富,损伤后容易发生月骨缺血坏死;月骨掌面尺侧近端的滋养孔分布集中,术中应尽量减少干预该区域的韧带和软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头状骨的形态和血供模式,探讨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机制,为临床上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ck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12例新鲜腕关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经Micro-CT扫描,通过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图像,观察头状骨形态和主要血供来源,测量头状骨和月骨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近端关节面的直径、弧长和弧高,记录头状骨滋养血管孔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F型头状骨75%(9例),S型头状骨25%(3例);(2)头状骨血供来源于掌侧和背侧,以背侧为主;(3)比较头状骨和月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及近端关节面的直径、弧长和弧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4)头状骨滋养血管分布于距基底部2.2 mm处,其远端滋养孔数多于近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状骨的近端是以远端逆行供血为主,这是导致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ck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完善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解剖结构,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对15具尸体标本30侧上肢的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顶、底、出入口、内外侧壁及内容物进行了解剖,并测得相关数据。 结果 伸肌支持带构成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顶;底由桡尺远侧关节背侧及腕关节背侧关节囊近端及其表面的深筋膜构成;内外侧壁均由伸肌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的肌间隔构成;入口介于尺骨头与桡骨远端背侧之间,而出口位于腕关节近端背侧;管道内走行5根肌腱,包括指伸肌腱的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分支和示指伸肌肌腱,1条血管神经束即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及骨间前动脉终末支桡侧分支。 结论 详细描述了管道顶、底、两口、内外侧壁及毗邻,管道内容物及层次,对临床腕背痛的诊断以及避免管道内容物医源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Micro-CT对手舟骨骨内动脉进行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2例离体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并运用Mimics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重建数据,整理舟骨的滋养动脉分布。 结果 (1)重建出含骨内血管的腕舟骨数字化可视模型,可自由测量舟骨和血管的解剖数据,并清晰显示滋养动脉在骨内的分布及出入点;(2)右手复合组和左手复合组中滋养血管的数目分别为(4.670±1.366)支、(3.830±0.753)支,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1.670±0.516)支、(1.330±0.516)支,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3.000±1.095)支、(2.500±0.548)支。 结论 离体腕部标本动脉灌注后骨内血管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手舟骨骨内滋养动脉的来源及空间分布,为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进行解剖,探讨神经血管损伤与腕背痛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腕背痛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对10具尸体标本20侧上肢进行了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进行大体解剖并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 腕背侧深层神经来源于骨间后神经终末支,经过第4骨纤维管道后分布至腕关节背侧;血管来源于骨间前动脉终末支,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穿前臂骨间膜至前臂后面,终末支最终分为桡侧和尺侧分支,分别经过第4和第5骨纤维管道分布至腕背侧深层,而桡侧分支在穿经第4骨纤维管道时与骨间后神经终末支伴行,尺侧分支单独穿过第5骨纤维管道。 结论 明确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分布、来源及走行,对腕背痛的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解剖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各条韧带及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拇指腕掌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10例新鲜冰冻手标本进行解剖,识别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连接部位与方向性,对韧带的宽度、长度、厚度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并组织学观察拇指腕掌关节背侧和掌侧韧带细胞数。 结果 确定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存在7条主要韧带:即由3条背侧韧带(桡背侧韧带、背侧中央韧带、后斜韧带)组成的复合体,厚度分别为(1.24±0.12)、(1.91±0.15)、(1.61±0.12) mm。2条掌侧韧带(前斜韧带、尺侧副韧带),厚度分别为(0.78±0.11) mm、 (1.03±0.11) mm。2条尺侧韧带(大多角骨-第1掌骨背侧韧带,第1、2掌骨间韧带),厚度分别为(0.78±0.19) mm、(0.89±0.19) mm。背侧韧带明显厚于掌侧韧带(P<0.01),桡背侧韧带、背侧中央韧带、后斜韧带的细胞数多于前斜韧带,后斜韧带的细胞数也多于尺侧副韧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3条背侧韧带组成粗厚坚韧的复合体,在拇指腕掌关节的稳定中,前斜韧带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MRI轴位图像分析正常桡尺远侧关节(DRUJ)旋转运动。 方法 健康志愿者30名(男、女各15名),共60个正常DRUJ,在腕关节完全旋外、旋外60 °、旋外30 °、中立位、旋内30 °、旋内60 °及完全旋内7个体位行DRUJ的MRI扫描。在DRUJ轴位图上,选取桡骨乙状切迹掌侧顶点(A)及背侧顶点(B)作一连线,利用工作站工具取得尺骨头中心点(C),过C点作AB垂线,相交于D点,计算AD/AB比值(桡尺比值);尺骨头-尺骨茎突背侧缘顶点E、F连线,测量EF与AB相交指向掌侧夹角(桡尺夹角);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测量、取其平均值,并评价该方法可信度。 结果 60个正常DRUJ完全旋外、旋外60°、旋外30°、中立位、旋内30°、旋内60°及完全旋内桡尺比值分别为(0.29±0.05),(0.36±0.06),(0.42±0.07),(0.49±0.05),(0.53±0.06),(0.56±0.06),(0.61±0.07);桡尺夹角分别为(38.41±3.71)°,(48.74±5.54)°,(63.31±4.98)°,(105.56±5.63)°,(138.68±6.04)°,(162.45±6.00)°,(178.46±2.09)°。桡尺比值与桡尺夹角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7,P<0.05),腕关节从完全旋外向完全旋内旋转过程中,桡尺比值随桡尺夹角增大而增大。不同体位两项测量指标观察者间相关系数(ICC)范围为0.83~0.96。 结论 通过建立DRUJ在不同体位下桡骨的不同旋转角度所对应桡尺比值正常范围,可以为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MRI轴位图像分析正常桡尺远侧关节(DRUJ)旋转运动。 方法 健康志愿者30名(男、女各15名),共60个正常DRUJ,在腕关节完全旋外、旋外60 °、旋外30 °、中立位、旋内30 °、旋内60 °及完全旋内7个体位行DRUJ的MRI扫描。在DRUJ轴位图上,选取桡骨乙状切迹掌侧顶点(A)及背侧顶点(B)作一连线,利用工作站工具取得尺骨头中心点(C),过C点作AB垂线,相交于D点,计算AD/AB比值(桡尺比值);尺骨头-尺骨茎突背侧缘顶点E、F连线,测量EF与AB相交指向掌侧夹角(桡尺夹角);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测量、取其平均值,并评价该方法可信度。 结果 60个正常DRUJ完全旋外、旋外60°、旋外30°、中立位、旋内30°、旋内60°及完全旋内桡尺比值分别为(0.29±0.05),(0.36±0.06),(0.42±0.07),(0.49±0.05),(0.53±0.06),(0.56±0.06),(0.61±0.07);桡尺夹角分别为(38.41±3.71)°,(48.74±5.54)°,(63.31±4.98)°,(105.56±5.63)°,(138.68±6.04)°,(162.45±6.00)°,(178.46±2.09)°。桡尺比值与桡尺夹角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7,P<0.05),腕关节从完全旋外向完全旋内旋转过程中,桡尺比值随桡尺夹角增大而增大。不同体位两项测量指标观察者间相关系数(ICC)范围为0.83~0.96。 结论 通过建立DRUJ在不同体位下桡骨的不同旋转角度所对应桡尺比值正常范围,可以为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腕部掌侧皮肤带血供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观测20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例标本做带骨骼动脉铸型,18例标本做肱动脉乳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腕部掌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来源、其内的掌长肌腱。 结果 腕部掌侧皮肤主要由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静脉回流有深浅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桡神经浅支为辅,游离移植可切取面积为2cm×4cm~2 cm×5cm[2cm×(4.42±0.58)cm]。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直径为 (1.25±0.24)mm, 与指动脉直径相仿。 结论 传统的腕部掌侧供皮区皮肤可以形成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复合组织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