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利用诱变结合抗性筛选方法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进一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方法 分别确定链霉素、安普霉素和鼠李糖3种抗性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然后以S.s1-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UV)结合链霉素、安普霉素、鼠李糖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在此基础上利用亚硝基胍(NTG)结合上述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并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糊精、棉籽蛋白3种成分进行优化。结果 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照射30s,涂布于抗性平板上,筛选得到S.s2-21,S.s2-21再用NTG处理30min,涂布于抗性平板上,最终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s3-37,产量为78.26mg/L,提高了45.71%;发酵培养基优化后,其产量达83.00mg/L。结论 利用紫外和NTG结合抗性复合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有效的,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其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55%,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刺糖多孢菌CB11为试验菌株,以发酵培养基菌体浓度和多杀菌素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多杀菌素发酵的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源成分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找出最显著因素并确定其最佳值.方法 种子培养基碳氮源成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发酵培养基响应面试验.结果 得到最优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甘油5g/L,TSB25g/L,玉米浆10g/L,棉籽蛋白25g/L.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所获得的多杀菌素产量达到411.26mg/L,较优化前水平(220.30mg/L)提高了86.68%.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得到对多杀菌素生产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及最佳含最分别为葡萄糖66.6g/L、玉米浆14.6g/L、K2HPO4 2.5g/L,经验证获得的多杀菌素产量为544.60 g/L,较优化前产量提高了24.48%.结论 通过对多杀菌素发酵摇瓶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找出了影响多杀菌素发酵的最显著因子及其最适含量,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多杀菌素产量提高了86.68%,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同时探讨了前体物质对发酵效价的影响。结果得到优化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37.8,糊精42.0,棉籽粉22.3,脱脂奶粉9.0,CaCO3 3.0。发酵30h后添加10mmol/L的正丁醇效果最佳,优化后多杀菌素的效价为394.1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4.
Minitab软件在多杀菌素发酵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nitab软件,采用响应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s,RSM)对多杀菌素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lackeet-Burman设计实验,从培养基中筛选出显著性影响因子:葡萄糖、棉籽粉、玉米浆的浓度以及初始pH,并确定非显著影响因素的水平;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四个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优化,根据建立的多元二次方程确定其最佳水平,得到最佳的培养条件(g/L):葡萄糖68.5,麦芽糖10,棉籽粉26.0,玉米浆17.8,牛肉膏2.0,硫酸锌0.2,硫酸铵1.5,CaCO35;接种量10%,初始pH7.0,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7d。在此条件下,多杀菌素的产量为175mg/L,比优化前(120mg/L)产量提高了45.8%。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核糖体工程育种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方法处理产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SIIA-1802,采用含蛋氨酸培养基筛选得到高产菌株。方法 首轮采用EMS诱变;第二轮采用链霉 素抗性育种;第三轮采用ARTP诱变育种进一步巩固育种成效;采用对照和添加蛋氨酸的发酵培养基考察突变菌株的发酵水 平。结果 出发株刺糖多孢菌SIIA-1802经过EMS诱变、链霉素抗性筛选和ARTP诱变得到的突变株ESA-611,发酵水平提高了 671.8%,采用含有蛋氨酸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发酵水平进一步提高了57.6%。在ARTP诱变过程中,筛选到一株多杀菌素A 显著下降,但产生较高水平多杀菌素J的菌株ESA-598。结论 本方法简单经济,突变效率高,能够快速获得传代稳定的多杀菌 素高产突变株。另外,通过诱变拓宽了代谢产物谱,得到了具有更高潜在价值的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多杀菌素是一种由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安全且低毒性的新型生物农药.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方法来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培养基,提高多杀菌素的产量.方法 本研究先后通过部分因子设计、最陡寻优和中心组合设计等几种统计学手段来优化培养基.结果 经初步优化后的培养基,其多杀菌素的产量达到180.6mg/L,较优化前的115.1mg/L提高了56.87%.结论 响应面方法是一种有效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从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杀菌素产生菌的高通量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刺糖多孢菌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 以ASAGF73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快速生物测定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 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时间50min时突变株多杀菌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3轮复筛验证最终获得8株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94%、33.76%、29.41%、28.61%、27.40%、26.42%、25.59%和20.40%的突变株.结论 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紫外、微波及LiCl复合诱变后经抗生素抗性筛选,结合发酵培养基优化,可有效提高菌株的达托霉素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PF1022A高产菌株,并优化发酵条件,以提高发酵水平。方法 以PF1022A产生菌座坚壳菌(Rosellinia sp.)HS-NF-1412Z(3050 mg/L)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育种,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BB)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 获得一株产PF1022A的高产稳定菌株HS-NF5-86-5-88,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9%。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麦芽糊精163.0 g/L,酵母抽提物19.7 g/L,棉籽饼粉25.0 g/L,豆油5.0 g/L时,硫酸镁2.0 g/L,氯化钠2.0 g/L,碳酸钙2.0 g/L,菌株摇瓶发酵产量5978 mg/L。结论 通过菌种诱变选育与配方优化,PF1022A的摇瓶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6%,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32-1237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相似文献   

11.
纽莫康定B0是棘白菌素类化合物,其半合成衍生物卡泊芬净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的患者的侵袭性曲霉病。然而,通过发酵产生的纽莫康定B0的效价较低,限制了卡泊芬净的工业生产。本研究将优化好的的培养基进行了改良,添加了4种前体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油、亮氨酸、异丁醇和甲硫氨酸显著影响发酵单位;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A)对纽莫康定B0效价的影响极显著(P<0.05),亮氨酸(B)、异丁醇(C)和甲硫氨酸(D)影响次之,最优发酵条件为A2B2C3D2即大豆油6.0g/L,亮氨酸1.0g/L,异丁醇4.0ml/L,甲硫氨酸0.3g/L时,纽莫康定B0发酵单位达到1295mg/L左右。此外,还应用正交试验验证各因素的显着性。当将kLa作为指导参数,使用A315型叶轮的100L发酵罐进行放大和工业规模生产时,与原始效价相比,纽莫康定B0产量增加了361%,并达到了2250mg/mL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7):660-665
优化竹黄菌CGMCC 2201发酵培养基提高竹红菌素产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关键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结合植物油添加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 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是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因素。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g/L):葡萄糖47.33,硫酸铵2.14,磷酸二氢钾2.87,硫酸镁1.68,豆油10。采用此发酵培养基的竹红菌素产量达257.66mg/L,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41.25%。结论 培养基是影响竹黄菌CGMCC  相似文献   

13.
优化竹黄菌CGMCC 2201发酵培养基提高竹红菌素产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关键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结合植物油添加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 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是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因素。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g/L):葡萄糖47.33,硫酸铵2.14,磷酸二氢钾2.87,硫酸镁1.68,豆油10。采用此发酵培养基的竹红菌素产量达257.66mg/L,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41.25%。结论 培养基是影响竹黄菌CGMCC 2201生物合成竹红菌素的重要因素,发酵培养基优化后显著提高了竹红菌素的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优化链霉菌HY6-S36产星孢菌素的发酵条件,以提高星孢菌素的产量。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 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nhnken(BB)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 优化后,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糊精 69.8g/L,豆粉49.6g/L,烟酸0.5g/L,碳酸钙4.0g/L,转速200r/min,pH7.2,装液量30mL/250mL,接种量5%,温度28℃,发酵 时间7d,摇瓶产量为996mg/L。经50L发酵罐放大培养,发酵效价达1063mg/L。结论 在此优化条件下,星孢菌素的摇瓶产量 提高了1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选育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提高发酵单位。方法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一株他克莫司出发菌株FK13-2-14进行诱变,对高产菌株的种子瓶接种量、异亮氨酸的添加量及添加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获得1株稳定的突变高产菌株FK18-1-56,摇瓶发酵单位提高了162%;优化后种子瓶接种量为1.5cm2/40mL,异亮氨酸添加时间为48h,添加量为3.0g/L。高产菌株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100L罐发酵单位达到997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28%。结论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得到他克莫司高产菌株,经发酵工艺优化后,大幅度提高了他克莫司的工业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6.
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lackett-Buma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与响应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组成,利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设计试验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糊精、酵母粉、酪蛋白水解物是影响达托霉素产量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g·L~(-1)为:糊精10.6,酵母粉1.6,酪蛋白水解物1.3,硫酸钾8,L-门冬氨酸1.5;pH 6.5.在此条件下,达托霉素产量为37.16 me,/L.进一步优化前体癸酸的添加量,最终达托霉素产量达46.5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