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白屈菜红碱(CHE)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作用后的形态学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抑制细菌黏
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变形链球菌ATCC25175 作为实验菌株。将1.0 cm *1.0 cm *0.02 cm 的盖玻片放入15 mL试管中灭
菌备用。将CHE 溶液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及基础对照组3 组溶液及菌液分别加入灭菌后的试管中,在37 益厌氧环境(80%
N2,20%CO2)下培养24 h,细菌在盖玻片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取出盖玻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97.5 μg/mL 的CHE 溶液可明
显抑制S.mutans对玻璃表面的黏附作用及细菌之间的相互黏附作用,表现为细菌胞体间黏附明显稀疏,黏附层薄,部分区域无
黏附。高倍镜下细菌胞体多呈胶囊状,细菌分裂横壁不明显,两端不对称且形态不规则,分裂后的细菌链局部出现断裂现象。
结论CHE 溶液对S.mutans的黏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龋病防治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作溶剂、摇床振荡(150 r/min)3 h提取洛伐他汀,色谱条件:以甲醇-18 mmol/L磷酸溶液(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洛伐他汀在5~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为0.87%。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红曲霉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红曲霉能产生令人瞩目的许多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莫纳克林类化合物、桔霉素及其他聚酮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红曲可林K(monacolin K)。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曲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红曲色素、monacolins类代谢产物及萜类代谢产物的分离、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以及真菌毒素——桔霉素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知音  谢春生 《河北医学》2013,19(10):1541-1542
目的:检测经红曲霉发酵的普洱茶中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的含量。方法:固体通风发酵法获得红曲霉后,接种于不同发酵阶段的普洱茶中,将制备得到普洱茶送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效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本实验的送检样品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辛伐他汀。结论:红曲霉可以成功接种于普洱熟茶固态发酵过程中,并产生降脂的他汀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唐松草属(Thalictrum)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一个较大的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我国约67种,甘肃分布有20种,4变种。本属植物在民间常作药用,称“马尾连”,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能,治疗肠炎、痢疾、肝炎等。近年来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6.
在S-430扫描电镜下观察内蒙中华牌、天津蓟县、安徽九华山麦饭石超微结构。发现3种麦饭石观察面均具有多孔海绵样凸凹不平形态,与大多数矿石晶面或断裂面截然不同;九华石优于中华石和天津石。九华石还观察到管孔样结构和藕断面样结构。这些结构使麦饭石表面积大大增加,为解释麦饭石对金属、色素、有机物等良好的吸附作用提供依据,说明构效统一。  相似文献   

7.
隐匿管状线虫(S.obvelala)顶端有6个乳头。鼠管状线虫(S.muri)顶端为4个乳头,两侧的背腹乳头间有微孔。地鼠蛲虫(S.mesocriceti)顶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乳头相互连接形成近椭圆形的结构;S.muris无侧翼,体表有微孔。S.obvelata体表横纹间有纵行线条状隆起,阴门唇状。S.mesocriceti体表为方格形纹理。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5属9种蚊幼虫颏的扫描电镜观察的形态特征,并编制了属(种)检索表。同时对部分蚊种颏舌的形态予以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极固宁脱敏剂处理牙本质的扫描电镜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颗离体牙随机分为6组,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纵剖面的结构变化,探讨作用机制。结果牙本质经极固宁处理后,其表面牙本质小管开口被结晶状物质封闭,纵剖面牙本质小管内未见实质样物质。结论极固宁可以通过封闭牙本质小管脱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扫描电镜成像方式对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等离子喷涂铜涂层的变形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次电子成像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的机理不同,应用时需要以相关系数及其标准差为标准,选取更为合适的成像方式。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显化了等离子喷涂铜涂层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场,结果表明随加载力增加,裂纹尖端应变场逐渐由蝴蝶状区域转为圆形钝化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例萎缩胸腺及3例正常胸腺的扫描电镜观察。全部胸腺组织取材于经10%甲醛固定的尸检病例。描述了萎缩胸腺的表面及立体组织结构,并观察到三种萎缩程度不同的胸腺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恒磨牙邻面触点周围的形态,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磨耗的触点区表面较平滑,触点外有散在孔穴和裂缝存在,尤以颈部为明显,高倍下可见孔穴中的细菌。未前出牙无磨耗的触点,见有较多似林孔样的孔穴及裂缝,与触点有磨耗者的结构截然不同。在触点上方的部位有排列较均匀的童氏突陷窝,靠颈部的结构同于有磨耗的标本。以上结果表明:“完整的表层”并不完整,这些自然存在的表面缺损,为致龋物进入和停留创造了条件,是早期釉质龋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猴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徙术后不同时期扫描电镜的动态观察,发现骨段连接区界面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界面由宽到窄最后完全骨性连接的过程。整个界面的连接程度进展不一,骨性连接的早晚与应力分布的状况有关。同时发现,非胶原蛋白是胶原基质最终发生矿化的核化中心,胶原是晶体物质取向沉积的被动模板,能促使细胞对骨基质的附着,而骨基质的改建则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沉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在体外模拟牙菌斑,利用4种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应用口腔恒化器合成了一种人工牙菌斑。结果表明,此人工牙菌斑的形态、结构与自然牙菌斑十分相似,可作为牙菌斑-牙釉质界面的体外模型系统,为研究牙菌斑的致龋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死后24小时内童尸7例,经颈内静脉逆行灌注ABS铸型剂,制成大脑静脉铸型标本,扫描电镜观察大脑髓质深层静脉的形态特征和构筑。结果表明:大脑髓质深层有微静脉、髓质深静脉和集合静脉干三级静脉,髓质深静脉起始于大脑髓质的中、外1/3交界处,收集大脑中央卵圆块内结构的微静脉,末端向侧脑室壁集中,汇入集合静脉干。在矢状位上,髓质深静脉沿侧脑室纵轴,呈“扇形”分布;在冠状位上,髓质深静脉以侧脑室为轴心,呈“半圆形”分布;在三维空间里,髓质深静脉围绕侧脑室各壁,呈“毛刷状”分布。  相似文献   

18.
急性放射性损伤豚鼠耳蜗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顶部自体骨游离移植被吸收的内在机制。方法 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二组,自身同体对照。取自体颅骨及肋骨分别游离移植于颅顶部骨膜下左右侧,术后12周及24周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骨的胶原纤丝。结果 术后12周,颅骨及肋骨胶原纤丝数量少、稀疏,空间排列混乱,两者相比,颅骨优于肋骨;术后24周,两者骨胶原纤丝数量及排列接近,类似于受区正常成熟骨。结论 颅骨较早完成塑形改造,术后24周颅骨及肋骨都已经完成改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顶部自体骨游离移植被吸收摧在机制。方法 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二组,自身同体对照。取自体颅骨及肋骨分别游离移植于颅顶部骨膜下左右侧,术后12周及24周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骨的胶原纤丝。结果 术后12周,颅骨及肋骨胶原纤丝数量少、稀疏,空间排列混乱,两者相比,颅骨优于肋骨;术后24周,两者骨胶原纤丝数量及排列接近,类似于受区正常成熟骨。结论 颅骨较早完成塑形改造,术后24周颅骨及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