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手动调压脉冲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0年8月~2011年9月,1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手动调压脉冲射频模式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组112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3d,其中96例治疗效果达优级,14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效果差,优良率98.2%.其中,效果较差的2例是因为未把握好适应症.与术前VAS评分(7.8±0.4)相比,术后3天VAS评分(1.5±0.3)降低(P<0.05).结论:经皮穿刺手动调压脉冲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效果确切又较为理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极水冷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DSA引导下行双极水冷射频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VAS评分平均值为7.3±1.4.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5±1.8、1.9±0.8、1.7±0.7和1.1±0.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双极水冷射频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射频治疗与腰椎牵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C— 1型射频治疗机 ,对腰椎CT扫描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 5例进行治疗 ,并与同期腰椎牵引的患者 4 0例进行对照。结果 射频治疗总有效率 86.7% ,腰椎牵引治疗总有效率 67.5% ,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P值 <0 0 5)。结论 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取得患者充分的知情同意并签字后,试验组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分别于术后当天、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结果。所得数据资料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阶段、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当天及第3个月随访VA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试验组疗效为优的病例数大于对照组,第6个月、第12个月试验组疗效为优和良的例数均大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以神经根炎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内消融减压术引起的医源性脊柱失稳,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我们采用神经根脉冲射频(pulse radiofrequency,PRF)、臭氧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男126例,女74例;年龄32~65岁;病程1周~72个月,平均18个月;腰椎CT或MRI示突出部位为L3~S1。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00例患者均采用髓核射频消融术后盘内臭氧(O3)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患者,根据不同病程分为3组:小于3月组(36例)、312月组(40例)和大于12月组(41例),CT引导下对责任神经根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加脉冲射频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前、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疼痛程度。结果:不同病程3组治疗后疼痛均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与术前VAS评分相比,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1月、3月和12月三者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小于3月组治疗效果优于312月组(40例)和大于12月组(41例),CT引导下对责任神经根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加脉冲射频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前、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疼痛程度。结果:不同病程3组治疗后疼痛均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与术前VAS评分相比,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1月、3月和12月三者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小于3月组治疗效果优于312月组和大于12月组(P<0.05)。312月组和大于12月组(P<0.05)。312月组和大于12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急性期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效果优于慢性期,有适应症的患者可选择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谢桂珠 《全科护理》2013,(35):3288-3289
对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射频消融术,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84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症状大部分消失,7 d~10 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优79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96.4%.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2例病人偶发轻度腰痛,其余病人腰痛不再复发。[结论]加强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根脉冲射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痛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给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IL-1、IL-8、TNF-α水平,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外科腰痛评分(JOA)]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2组血清IL-1、IL-8、TNF-α水平逐渐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3、6个月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传统组JOA评分分别为(13.15±1.58)、(13.73±1.75)分;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JOA评分分别为(17.13±2.14)、(20.12±2.67)分,传统组分别为(15.28±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病程超过3个月的PHN患者,CT引导下给予背根神经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900s,记录患者治疗前、术后1 w,4 w,8 w及12 w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SF-36)明显改善(P<0.05),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背根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对病程超过3个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1年9月,16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67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8.8%。与治疗前VAS评分(7.8±0.4)相比,治疗后VAS评分(1.5±0.3)降低(P<0.01)。结论:经皮穿刺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效果确切又较为理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突出物)小剂量(75U-200U)胶原酶注射术.术后2周与3月根据Maenab标准评定疗效,对比术前与术后3月椎间盘突出指数(IDH).结果:术后2周与3月优良率分别为66.5%和88.1%;术后3月复查CT突出物缩小或消失占复查病例86.8%,IDH值较术前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各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臭氧联合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臭氧化学溶核组(A组)和臭氧联合射频组(B组)。A组:分别于盘内和侧隐窝注射臭氧。B组:臭氧注射同A组,加突出物射频热凝。结果:术后3天、2周、2月腰痛和腿痛评分、Oswestry评分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亚组腿痛评分比较,术后3天、2周,B1组(8.9±4.4、7.8±4.9)和B2组(10.0±5.2、9.2±2.9)均明显低于A2组(16.9±7.9、13.8±4.7),P<0.01或P<0.05。结论:臭氧联合突出物射频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臭氧好,对非包容性椎间盘突出亦如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对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9例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采用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前VAS评分平均值为8.4±1.6。术后3天、1月、3月、6月、1年VAS评分分别为2.9±1.4、2.1±1.2、1.6±0.8、1.2±0.6、1.1±0.6。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治疗3 d后,疗效为优77例(86.5%),疗效为良12例(13.5%),没有无效病例。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疗效优的数量增加。结论: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近期和远期疗效均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盘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报告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自1994年来共治疗86例。注射采用俯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并在电视X线(或B超)监控下进行。术后绝对卧床观察7~14天。由于该疗法可在电视X线或B超监控下就能顺利操作,且安全简便,疗效确切,作者认为该疗法也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其与突出物大小变化相关性.方法:3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间隙侧后型突出)行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的患者,术后3月、6月、12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术后疗效,术后12月随访到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行腰椎间盘CT检查,采用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定计算突出物大小,分析突出物大小变化率与JOA评分改善率相关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术后3月、6月、12月分别随访到329例、270例、224例患者,各时间点优良率分别分72.64%,69.26%,73.66%;三个时间点优良率比较X<'2>=1.125(p=0.57),各随访时间点优良率差异常无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突出物大小变化率Rs=0.092(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其临床疗效与突出物大小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RFTC)联合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疗效及该法对血清IL-6 (interleukin-6)、IL-13 (interleukin-1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LDH病人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6例。治疗1组(RFTC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治疗2组(PRF组)给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治疗3组(RFTC+PRF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7 Days)、治疗后1个月(1 Month)、治疗后6个月(6 Months)分别对三组病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以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疗效评分,同时测定病人血清IL-6、IL-13浓度。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且治疗3组VAS、Macnab以及JOA 6 Months评价均优于另两组(P <0.05)。三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下降,IL-13水平升高,且6 Months观察提示治疗3组IL-6、IL-13含量较另两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能有效减轻LDH疼痛,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综合症状,疗效肯定且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