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其在外耳道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在32例外耳道胆脂瘤上皮和15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结果: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65.6%;在正常外耳道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1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中表达显著增强,可能是外耳道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胆脂瘤型中耳炎伴发面瘫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分三型,即单纯型、骨瘤型与胆脂瘤型.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因囊内不断的上皮脱落膨大,对中耳结构有一定破坏.即有出现颅内外伴发炎症的可能.临床上常见的颅外伴发炎症如面神经麻痹、迷路炎等,需进行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病人痛苦.现就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生面瘫病例,对发病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 10例具有典型鼓膜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继发性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 EGRF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 EGRF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弱表达.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 0.989( 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MP-3、IL-8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胆脂瘤上皮骨质破坏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胆脂瘤上皮和14例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MMP-3、IL-8的表达情况.结果:MMP-3阳性细胞在31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定位在细胞浆和细胞膜,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两种组织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155.01±24.86、200.27±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P<0.01).IL-8主要在31例胆脂瘤基底上层细胞和基底层细胞阳性表达,8例外耳道皮肤有不同程度表达,两种组织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55.07±13.93)、(202.15±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P<0.01).MMP-3与IL-8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MMP-3、IL-8在胆脂瘤上皮的高表达,可能与胆脂瘤骨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是位于中耳内的积聚上皮角化物囊性结构,可侵及中耳道各壁、上鼓室及乳突,造成压迫性骨质破坏,引起耳部传音结构损伤出现耳聋,严重者引发颅内外并发症,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2]。临床症状以耳溢液、听力下降、耳鸣为常见[1,2]。本次研究对1例以味觉减退为首发症状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及术后随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发病特点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纳入35例外耳道胆脂瘤手术病例,对其年龄、性别、分期及手术方式和术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35例均干耳,术后4周:II期患者耳道上皮生长完全无复发;III期患者行乳突开放且未重建外耳道后壁者7例乳突腔尚未完全上皮化,其余14例中13例均上皮生长完全无胆脂瘤复发;1例外耳道成型+鼓室成型者出现耳道肉芽生长再狭窄,再次手术并植皮。术后3个月:7例乳突根治后未重建外耳道后壁者乳突上皮化。均无胆脂瘤复发。其中11例随访1年,均无胆脂瘤复发,耳道无狭窄。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各年龄段发病不同,手术方式宜根据气化程度、病变严重程度及听力状况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耳炎大多由欧氏管功能失调,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胆脂瘤是鳞状上皮内衬充满角质碎片的囊,随着角化屑片的不断堆积,逐渐增大形成,利用颞骨CT扫描,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获得更多的软组织信息。本文着重讨论乳突炎和胆脂瘤的CT诊断及鉴别,并附20例病例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女8例年龄13~50岁。1.2方法CT扫描使用西门子螺旋CT,仰卧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自外耳道下缘向头顶侧以2mm层厚连续扫描至岩骨上缘。1.3CT表现乳突炎多表现为透亮度减低或密度增高,有时可见气液平;胆脂瘤多表现肉芽增生及窦腔扩大。2讨论2.1气化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对上皮细胞增生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分别取胆脂瘤上皮(22例)、正常外耳道组织标本(10例),将其作成石蜡切片,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两类标本进行染色处理,观察TGF-α的表达水平;借助彩色图文系统定量分析所得的染色结果。结果 TGF-α表达在胞浆内呈阳性,在胆脂瘤上皮组织内则可见中等/强阳性两种反应;由基底层到角质层,32例标本的染色程度明显增强;皮下结缔组织内观察到少量的阳性细胞,多以纤维、巨噬细胞为主;表层内外耳道皮肤组织可见大量的阳性表达:其中有8例标本处于弱阳性;10例肉芽组织中,均发现分散的阳性细胞,且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为中等阳性。TGF-α积分吸光度在胆脂瘤上皮检测值为(2.431±0.585),正常外耳道表皮检测为(1.463±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组织内,TG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推测可调节甚至诱发胆脂瘤上皮的增生。  相似文献   

9.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学  郑虹  文定厚 《华西医学》2002,17(3):414-414
先天性胆脂瘤 (Congenitalcholesteatoma)亦名原发性或真性胆脂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0 . 2~ 0 . 5 % ;占桥小脑脚区肿瘤 5~ 7% 〔1〕。先天性胆脂瘤发生于中耳者占 80 % ,岩部占2 0 %。岩锥有胚胎期外胚层上皮始基的残余 ,在胚胎 3~ 5周神经管闭合时陷入 ;或在胚胎后期外耳道皮肤经骨缝移行入岩部 ;或中耳先天性胆脂瘤侵入岩骨〔2〕。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角化增生 ,脱落 ,并堆积形成先天性胆脂瘤。故多发病隐匿 ,临床症状多样。我国报道较少〔2〕。本院曾收冶发生于岩部的原发性胆脂瘤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女 …  相似文献   

11.
腰骶部椎管内上皮样囊肿误诊为小儿麻痹二例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杨松生,郑修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好发于腰骶部,可位于脊髓外和脊髓内,为先天性囊肿,但也有人认为可能与损伤有关。将椎管内上皮样囊肿误诊为小儿麻痹者实属罕见。笔者遇2例腰椎管内上皮样囊...  相似文献   

12.
外耳道胆脂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3例(24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8例(9耳)骨质破坏局限于外耳道且范围小者,行耳内窥镜下清除外耳道内胆脂瘤上皮及病变组织或死骨,再局部定期清创药物治疗使其愈合.对15例胆脂瘤侵入上鼓室或乳突累及中耳者,采用耳后进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病变清除后,均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 术后外耳道口保持宽大,外耳道壁骨质薄,呈烧瓶样扩大;外耳道皮肤恢复正常,不产生上皮堆积.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耳内窥镜检查及颞骨CT扫描,在EACC的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复习其临床资料,光下观察组织形态,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6例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1岁;肿瘤部位腰段4例,颈段1例,骶尾部1例,均位于髓外硬脊膜下。5例囊性成熟性畸胎瘤,镜下可见成熟的鳞状上皮、消化道及呼吸道柱状上皮、纤维平滑肌组织、脂肪组织等;1例囊性畸胎瘤,局部癌变为腺癌,镜下除可见成熟囊性畸胎瘤成分外,局灶柱状上皮细胞有癌变,癌细胞明显异型性,呈腺样或实性条索状排列,侵犯囊壁。结论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少见,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多位于胸、腰段椎管髓外硬膜下;病理类型多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极少数可以癌变。  相似文献   

14.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研究(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耳流脓和慢性耳钝痛。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4例病变局限的患者行保守性的耳道清理术,病变广泛的5例行手术治疗,彻底根除胆脂瘤囊袋和坏死骨质。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4年未见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可能发展成广泛性的乳突破坏,尽早彻底清除病灶是根治该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胆脂瘤型中耳炎易引起耳聋和多种颅内外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应尽早手术治疗。儿童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同于成人,早期诊断往往比较困难。本次研究对26例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治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CT特征。方法: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CT表现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无特异表现,CT表现为胰头部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结论: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具有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胆脂瘤也称表皮样囊肿,肿瘤为在胚胎晚期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将表皮带入导致。囊肿缺乏血管,包膜菲薄,内部常含有脂肪胆固醇结晶。胆脂瘤上表皮层表面翻向囊内,不断有细胞角化脱屑形成新的囊肿内容,导致肿瘤逐渐增大。胆脂瘤可发生于颅内各个部位,但临床多见于桥脑小脑角区。该部位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且能沿着各种间隙生长,给手术的彻底切除及术后护理带来困难。2000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手术切除桥脑小脑角胆脂瘤22例,经过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发生来源.方法 复习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伴上皮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20岁.CT示左侧卵巢巨大、多房、囊实性包块,界限清楚.巨检:肿瘤18.5 cm×17 cm ×7 cm大小,表面光滑,局部破溃,破口处有黏稠的黏液样物流出,切面多房囊实性,囊性部分含黏液样物质,其中一个房内充满皮脂毛发样物;实性部分灰白色,黏滑感.镜检:肠型黏液性上皮细胞呈复层,瘤细胞核大,核分裂象易见,局部腺体共壁或呈筛孔状,间质内未见浸润;其中1个囊腔内衬鳞状上皮,可见毛囊、皮脂腺、汗腺等成分,并可见胃肠型上皮.免疫组化:黏液性上皮CK 7和CK20(+).结论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少见,发生上皮内癌变者更为罕见.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可能起源于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胃肠型上皮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术腔上皮阶段性修复的特点及规律,了解鼻内镜手术后筛窦腔黏膜的组织学转归情况,为提高手术治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3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4~8周取筛窦腔及上颌窦口处囊泡组织进行光镜观察。结果①内镜下囊泡呈灰白色,部分含囊液,部分为实质性。②光镜下见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疏松、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中等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囊泡是鼻内镜术后术腔上皮再生活跃的表现,提示术后囊泡是类似鼻息肉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早期局限性、病理性修复的表现。及时清除囊泡能有效遏制鼻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早期治疗.近年来开展的耳内镜手术开辟了耳外科的新领域,通过小型多角度的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或通过微型摄像机将所见图像显示在电视荧光屏上并记录下来供分析或示教.2002年9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