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尿失禁、脑室引流术后病人因翻身、坐起、入睡或其他原因(尿液、引流液多),而使尿管、引流管滑出,可采用以下方法固定引流袋。  相似文献   

2.
安晓燕  朱玲 《护理研究》2006,20(4):1071-1071,1093
甲状腺手术是颈部常见手术,因其特殊的部位术后伤口渗出液和组织液较多,给引流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传统的引流方法是在术侧气管旁置乳胶片引流,经胸销乳突肌前缘的截口及皮肤切品端引出体表,最后用皮肤缝线缝扎乳胶片。但乳胶引流片菲薄,易脱落,而且受切口挤压后引流不畅;自然引流不彻底;其表面不光滑,韧性差,去除引流时容易断裂遗留至术腔;引流物经引流片直接渗于敷料上使敷料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增加感染机会;不容易正确观察引流量;病人不适感增加,感官上的刺激给病人造成新的心理压力。为此我科对引流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4):1076-1077
开胸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膜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膜腔感染。另外,引流管又是术后观察胸膜腔内变化情况的窗口,通过观察引流管内的压力以及引流液的内容、颜色、气味和引流量等可以间接了解胸膜腔内的变化情况,并可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若放置不当或处理不仔细,同样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增加病人及家属的负担。因此,对于开胸术后病人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贺青 《护理研究》2010,(5):1409-1409
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大多数都带有头部引流管,如血肿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临床上对术后病人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为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及意外脱管的发生,我院自行设计和制作了神经外科术后枕,临床上使用7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术后引流管堵塞床旁改良管中管冲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术中放置橡胶引流管因侧孔堵塞致术后引流不畅,在床旁于原引流管的体外暴露端任意部位戳一小孔,在此插入静脉输液针(剪去针头)冲洗引流.结果 经过引流管改良,冲洗引流疏通了堵塞的侧孔,达到引流通畅、减轻症状、控制感染的效果,起到治愈目的 ,效果满意.结论 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更换引流管或再手术引流,患者无任何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吴晓羽 《护理研究》2008,22(11):2957-2957
外科手术后很多病人留置各种引流管.引流液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拔管的时间。因此需要护士进行24h引流液量的;住确记录。传统方法是使用玻璃量杯进行测量.但遇到引流液量较少时.会出现测量不准确。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利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引流袋内的引流液进行测量,但有可能出现针烈伤。经过临床反复实践和研究,我们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三通管制作了一种既简便又计量准确的新型量杯,可以将引流液量精确到1ml。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患者头部置引流管(如脑室引流管、血肿腔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等)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均要求非常准确地记录引流量。引流袋印有刻度,易观察记录引流量,但引流管内的引流液量难以估计。现将一种能够准确记录引流管引流液量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863-1863
骨科病人术后一般都会有伤口引流管接负压器计量,而负压器都被放置在病人的床边,常规的方法是用大别针别在床边,这样的缺点是:引流器放置位置不够高,有引起引流液反流增加感染的机会;每个病人的伤口引流平均保留2~3d,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引流袋是临床连接体腔引流管的常用物品。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或病人更换体位时,引流袋往往被置于病人体表或与体腔成水平位,甚至高于体腔。为防止引流液逆流造成的感染,需将引流管用血管钳或其他夹子夹闭或打折。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拔管前训练膀胱张力,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时需要间断夹闭引流管。使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不仅取材不便,也给病人下床活动带来不便。为此,设计了一种装配有调节器的引流袋。可随时夹闭与开放引流管,杜绝了因引流液逆流造成的逆行感染,且操作方便,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根芳 《家庭护士》2009,7(5):410-410
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晨  景峰  唐莲 《上海护理》2022,22(4):63-66
目的 运用机械原理曲柄滑块运动设计脑室引流安装支架,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引流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脑室引流装置固定方法,观...  相似文献   

12.
胡佳黎  黄春玉 《全科护理》2008,6(21):1970-1970
引流袋固定主要是临床上为了避免各种术后病人留置引流管因翻身、坐起,入睡或其他原因,造成引流管滑出。传统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别针固定引流袋的方法,但是我科通过近2到3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棉带固定其安全性及实用性比别针固定高。现将两种固定法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外科手术后放置橡胶引流管引流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多数橡胶引流管由于管径小、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不紧密,容易滑脱造成污染,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一次性输血器接头应用于脑外科术后引流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橡胶引流管1根,一次性输血器(普通)1副,一次性普通引流袋或负压引流袋1只,无菌手套1副,血管钳1把,无菌弯盘2个,无菌纱布2块。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病人行腹部手术,如肝移植手术、肝癌切除术、门奇断流术等,均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腹腔渗液。术后两周内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逐渐减少,医生会根据引流情况拔除腹腔引流管。但拔管后引流口常会有少量渗出液,在短时间内渗透敷料呈淡红色,病人服及床单也均渗湿,造成医生频繁换药及更换腹带,护士需频繁更换病人服及床单。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梗阻临床常见,疾病进展后会导致肾积水,肾脏功能进行性损害[1]。为了抢救患侧肾脏的功能,临床上常采用硅胶管皮下输尿管旁路肾盂膀胱内引流(以下简称内引流)和经皮肾  相似文献   

16.
孙景云  王江滨  李挥 《护理研究》2008,22(5):430-431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手术创面大、止血不彻底、淋巴管损伤、术后皮瓣固定不佳、引流不畅等因素常导致后发生皮下积液,切口不愈合,甚至皮瓣坏死.术后病人常需留置1条或2条负压引流管[1].  相似文献   

17.
高艳红 《护理研究》2012,26(19):1784-1785
腹部引流中引流管的固定良好和引流通畅对有效引流至关重要,尤其肠外瘘治疗的黄金准则是早期引流、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态,瘘不能自行愈合时再行确定性手术[1]。充分有效地引流一直是治疗的关键[2]。但在临床中常常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双套管固定困难,肠瘘液对周围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胸腔负压吸引广泛应用于气胸的治疗及纵隔、心脏术后的引流.心脏术后由于术中体外循环的抗凝及术后止血不彻底,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量增多,采用持续胸腔负压吸引,及时有效引流胸腔积液,防止引流管堵塞,从而预防心脏压塞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至今采用一新型三腔胸腔引流装置,其在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预防倒流所致逆行感染及负压控制方面均较以往的单腔瓶有显著改进,同时降低了心脏压塞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褚静茹  鲍鹤玫  杨晓  陶宏伟 《护理研究》2008,22(34):3182-3182
肝硬化病人行腹部手术,如肝移植手术、肝癌切除术、门奇断流术等,均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腹腔渗液.术后两周内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逐渐减少,医生会根据引流情况拔除腹腔引流管.但拔管后引流口常会有少量渗出液,在短时间内渗透敷料呈淡红色, 病人服及床单也均渗湿,造成医生频繁换药及更换腹带,护士需频繁更换病人服及床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SB排液包在乳癌术后负压吸引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对30例采用SB排液包在乳癌术患者(实验组)与2012年前采用传统引流的30例乳癌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患者术后7天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1例(2%),患者术后24h可下床活动。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者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SB排液包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