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肝移植受体病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狭窄发生的部位和不同的临床表现,胆管狭窄可分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目前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策略包括反复球囊扩张和多根并排塑料支架置入。吻合口狭窄常局限于胆管吻合区域呈短节段,内镜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可成功治疗大多数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非吻合口狭窄常由于缺血和免疫损伤所致,发生较早,通常多发且呈长节段。非吻合口狭窄对内镜治疗反应不佳,复发率高,常出现供肝失效需要再次肝移植。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未来方向包括更先进的内镜,全新的操作技术以及改良的支架应用于临床,从而减少内镜介入治疗的次数,延长胆管通畅时间,减少对经皮经肝途径和外科手术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主要是胆管吻合口的狭窄,介入球囊扩张只能暂时通畅胆道,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目的:观察应用胆道内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管狭窄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大连市友谊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10例,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患者4例均在行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狭窄。 对象:纳入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肝移植术均采用供、受者胆管端一端吻合。 方法:对1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病例进行胆道内镜的诊断和分析,同时采用胆道镜下球囊扩张后支撑管方法治疗肝移植后胆道狭窄。 主要观察指标:T管造影、内镜下肝内外胆管黏膜直观:结石的分布、吻合口胆管黏膜的;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炎症水肿的情况、狭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复查。结果:①胆管狭窄的诊断:经胆道造影和内镜诊断胆管吻合口狭窄13例,其中1例是结石导致的狭窄假象;非吻合口狭窄1例。②胆管狭窄的治疗:通过胆道造影明确的吻合口狭窄中,1例采取球囊扩张1次治愈,2例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取石芊鼻胆引流术后仍然发生胆系感染和黄疸而行手术以及纤维胆道镜治疗。通过T型管造影,1例发现条状负影,无狭窄,纤维胆道镜观察胆管吻合口愈合佳,黏膜移行良好;2例肝内显影差或不显影而呈胆管消失改变,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后,扩张吻合口的狭窄后支撑三四个月后狭窄消失,黏膜移行良好。8例肝内外胆管显影模糊,肝外和肝内Ⅰ、Ⅱ级胆管有条索状、柱状、树枝状负影和非吻合性狭窄征象,纤维胆道镜观察取净结石后观察吻合口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充血水肿,扩张支撑平均2.5个月后,狭窄消失,黏膜移行佳。1例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狭窄扩张后,内镜观察未发现结石,支撑2个月后拔管治愈。结论:胆道内镜可直观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情况,进行可靠的诊断,并有效完成支撑管扩张治疗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患者的类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评价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管并发症的11例患者共行ERCP57次.治疗方法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管支架置入、气囊或探条扩张、及鼻胆管引流(ENBD)等.结果 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胆漏、胆管狭窄、胆泥和结石形成等,分别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胆管狭窄扩张术及鼻胆管引流术等进行治疗.11例患者均行了胆管造影,其中9例(82%)显示吻合口狭窄,5例(45%)有胆泥形成,4例(36%)兼有吻合口狭窄及胆泥形成,1例(9%)为肝内胆管广泛狭窄,1例(9%)为肝内胆管稀疏及广泛狭窄伴胆泥形成.5/9例(56%)胆总管吻合口狭窄的患者通过扩张及支架置入得到了有效的治疗.4/5例(80%)胆泥形成患者通过胆管扩张、支架置入及鼻胆管引流等得以治愈.ERCP术后没有严重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狭窄及胆泥形成.乳头切开取石及支架置入对于这些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肝内胆管广泛狭窄及胆管稀疏的患者ERCP治疗效果不佳,再次肝移植可能是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次热缺血对胆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及术后移植肝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胆管二次热缺血时间差异分为A,B组,分别于吻合供肝前和肝动脉吻合完成开放血流30 min取供肝肝外胆管作为研究标本,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胆管上皮细胞的变化,记录胆管二次热缺血时间;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吻合供肝前,2组所取胆管标本胆管上皮病理形态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吻合30 min后所取胆管标本中,B组胆管上皮受损较A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二次热缺血可导致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加重,但二次热缺血时间<60 min时,胆管上皮受损为可逆性的,不增加患者术后胆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次热缺血对胆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及术后移植肝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胆管二次热缺血时间差异分为A,B组,分别于吻合供肝前和肝动脉吻合完成开放血流30rain取供肝肝外胆管作为研究标本,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胆管上皮细胞的变化,记录胆管二次热缺血时闸;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吻合供肝前,2组所取胆管标本胆管上皮病理形态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吻合30 min后所取胆管标本中,B组胆管上皮受损较A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二次热缺血可导致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加重,但二次热缺血时间<60 min时,胆管上皮受损为可逆性的,不增加患者术后胆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移植受体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狭窄发生部位不同,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可分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内镜下治疗是胆管端-端吻合口狭窄的首选方式。既往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主要通过球囊扩张和单根或多根塑料支架置入。随着新型支架、先进内镜设备及对接技术、磁压缩吻合技术等新型治疗技术的发展,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取得进一步进展。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发生与分类、原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陈明杰  杨于亮 《华西医学》2007,22(2):260-26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3年来我院发生的医源性胆管损伤6例的手术治疗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6例中术中诊断4例,术后诊断2例。损伤后1期行胆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腹腔引流1例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通过多年随访,胆管端端吻合2例情况一直良好,但胆管十二指肠吻合的2例因反复腹痛发烧后改行胆管空肠吻合后随防3年情况良好,但其中1例已并发胆汁性肝硬化。另1例胆囊切除术(第1次手术)后胆漏,经引流(第2次)后行胆肠吻合术(第3次),术后伴发结石及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切除狭窄的吻合口后再行胆肠吻合术(第4次)手术后随访3年,无腹痛发热与黄疸。结论胆管端端吻合和胆肠Roux-en-y吻合是医源性胆管损伤后修复的基本术式,妥善实施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及处理。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4~2009年收治的7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致病高危因素,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介入时机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胆瘘、胆泥形成、胆道吻合口狭窄、非吻合口胆道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是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供肝灌注保存、供肝胆道修整、移植术中血管与胆道吻合技术及术后处理经验不足是造成胆瘘与胆道吻合口狭窄发生的主要因素。供肝热缺血时间延长是诱发胆泥形成与胆道非吻合口狭窄的主要因素(P〈0.01)。T管胆道外引流及胆肠吻合术患者较单纯胆道对端吻合患者术后早期胆道非吻合口狭窄发病显著增加(P〈0.01)。腹主动脉采用UW液灌注病例术后胆泥形成、胆道非吻合口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发病均显著高于非UW液灌注病例(P〈0.05)。内镜及介入治疗胆瘘、胆泥形成、胆道吻合口狭窄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疗效满意,但对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尤其是胆管铸型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有限。对于内镜及介入治疗无效者需再次肝移植。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与手术技巧、缺血再灌注损伤、胆道吻合方式、供肝灌注方式等因素有关。内镜和介入治疗对多数胆道并发症治疗有效。应重视胆道缺血性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的预防,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并确立早期防治措施.方法:①对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04/2007-09完成的25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②方法: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并发胆漏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球囊扩张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严重者行二次肝移植术.结果:18例胆漏患者均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9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扩张术治愈,其中3例放置了胆道支架;6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2例接受了二次肝移植,2例恢复不佳.结论: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移植物冷热缺血时间及保护胆管血供可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处理得当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方法 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中,行右肝管结扎后松解术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2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一次缝合术1例,1例胆总管下段腹膜后穿通伤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腹膜后切开引流术。结果 18例患者中,Ⅰ型(距胆总管起始部向远端2 cm以外)4例,Ⅱ型(距胆总管起始部向远端2 cm以内)3例,Ⅲ型(左、右肝管汇合部)8例,Ⅳ型(左侧肝管或右侧肝管)3例。术后死亡1例,因术后2周诊断为胆管损伤,肝功能严重损害,经再次手术,1周后死亡。术后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1例术后3个月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出现黄疸再次手术行胆肠内引流;2例术后一直有发热,轻微黄疸,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经保守治疗缓解;1例术后3年间反复出现畏寒、高热、黄疸(重度),经3次手术后有所好转;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应警惕损伤胆管的可能性,应仔细辨认胆囊动脉、胆囊管与胆总管的关系,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有效方法。医源性胆管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最为理想,术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胆道重建和有效的引流是减少并发症及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P〈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P〈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P < 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P < 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3.
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在23例胆管损伤中,行胆囊切除术时损伤18例(78.3%)。胃大部切除术时损伤2例,梗阻性黄疸剖腹探查术时损伤2例,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时1例。23例病人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7例,术后发现16例,其中表现为梗阻性黄疸7例,胆漏6例,腹膜炎3例。术中发现的7例胆管损伤中,4例行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2例胆总管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1例肝门空肠吻合。1例术后死于胆汁性腹膜炎,其余病例近期疗效良好。术后发现的16例中,12例行胆管空oux-en-Y吻合。2例在单纯行T管引流后,1例行肝管十二指肠吻合,另1例死亡,1例行右肝管修补加T管支撑引流;1例肝总管狭窄伴结石经ERCP途径气囊扩张及取石。术后仅2例有右上腹痛或胆管炎症状发作。结论:施行胃,十二指肠,肝、胆手术时均应警惕胆管损伤,在手术无困难时亦补T管支撑,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胆肠吻合,经ERCP气囊扩张等多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近12年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分析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5例胆管损伤立即修复,均治愈。术后发现的胆管损伤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早处理。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后现再作胆道重建术;对胆管梗阻不伴感染,6例1周内行胆道重建术,术后1-4年内均发生吻合口狭窄,9例3-4周后9胆管扩张≥1.5cm)行胆道重建,随访2-4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术后直视下仔细操作,解剖清楚,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及时处理。胆管梗阻无感染,待胆管扩张≥1.5cm时,再作重建术,可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是临床上诊治的难点,是抑制肝移植发展的瓶颈。目的:在成功应用胆道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同时,对胆管的损伤进行观察记录并取活检病理,分析不同胆管损伤、组织病理学类型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友谊医院肝胆外科完成。对象:将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根据胆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3组:正常组4例,胆管损伤组12例,肝动脉损伤组3例。方法:利用内镜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胆管观察、记录,内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无T管者,应用子母胆道镜观察、取活检。主要观察指标:应用胆道内镜观察T管造影、肝内外胆管黏膜外观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胆管损伤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行上述指标的复查。结果:①正常组患者肝内外胆管解剖正常,无狭窄、瘢痕,胆管黏膜颜色正常,供-受体胆管吻合口愈合佳。病理学检查均可见修复性的黏膜组织,被覆上皮完整。②胆管损伤组患者胆管内有各种类型的单发、多发及铸型结石,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内镜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后,胆管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造影检查胆树恢...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肝脏移植后胆道狭窄是严重影响肝移植后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处理.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05/2008-09在昆明医学院附属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云南省器官移植研究所肝移植研究中心完成.对象:90例临床肝脏移植患者,男67例,女23例,年龄2-68岁.供肝选择:尸体供肝72例,活体供肝18例,供受者ABO血型不合2例.方法:经典式原位肝脏移植1例,其余均为改良背驮式原位肝脏移植.胆道重建术中6例采用胆总管或右,左肝管(活体肝移植)空肠吻合术,84例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其中5例供受体胆管不匹配者放置T型管.吻合采用可吸收缝线或6-0 Proline线,前、后壁连续缝合.术后应用他克莫司胶囊、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索组成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逐步转为他克莫司胶囊、皮质激素二联方案.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术后胆道狭窄发生情况及病情转归.结果:90例肝移植患者中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炎性水肿引起狭窄者经逆行经胰肝胆管造影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2例因吻合口胆漏瘢痕收缩导致狭窄者经逆行经胰肝胆管造影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者,经逆行经胰肝胆管造影或经皮肝胆管造影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无效死亡.结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两种病凼在治疗方式及结果中存在差异,故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的鉴别尤为重要.只要从术前、术中、术后多途径、多措施全方位进行联合预防,严密监护,及时发现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发生,使患者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7.
背景:既往文献主要探讨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而较少文献报道如何改进具体手术技巧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过程中胆道相关手术技巧对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475例患者肝移植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手术技术变化之间的关系,归纳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具体措施。 结果与结论:475例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36例(7.6%),包括胆管非吻合口狭窄(n=19,4.0%)、胆管吻合口狭窄(n=7,1.5%)、移植后胆瘘(n=3,0.6%)、胆总管迂曲(n=3,0.6%)、胆总管结石残留(n=1,0.2%)、远期胆总管结石(n=3,0.6%)。统计结果显示胆道吻合方式对非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临床显示留置“T”形管组造成胆管狭窄的可能性小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显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系膜上静脉插管取肝和取肝时即进行胆道灌注可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3和 P=0.018,OR=0.26和OR=0.28),取肝时即对胆道进行灌注可明显降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率(P=0.001,OR=0.09)。同时,修肝时尽量减少供、受者胆道血供的丢失、于肝脏膈面垫高肝脏进行胆道吻合等手术技巧均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效果。 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369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管损伤11例(0.3%)。胆管部分损伤5例,行缝合修复,其中4例放置T管引流;胆管横断伤6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3例,行预置盲襻式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 结果7例T管引流于术后6~12个月拔除。11例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44.8个月。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行胆道镜球囊扩张;余9例未出现胆管狭窄。 结论胆管缝合修复、胆管端端吻合、预置盲襻式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均是胆管损伤后外科处理的有效手段;胆管损伤修复后出现胆管狭窄,可以选择胆道镜球囊扩张,必要时行再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19.
人工乳头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近年来治疗肝胆管结石,特别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其术式是在离Treitz韧带15cm下端游离一段空肠,然后行空肠端端吻合。截取空肠的近端与胆管吻合,远端做一人工乳头并置于十二指肠后吻合。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因此术式涉及肝、胆、十二指肠、空肠多个脏器,并有多个吻合口。术后需正确治疗,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和积极指导病人配合,及早发现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临床实践,谈谈此术式术后护理。一、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术后除按一般腹部外科常规护理外,主要应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患者常带有3条主要引流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结石阻塞性胆管良性狭窄(NCBDS)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29例NCBDS分为4组:(1) 炎症性狭窄10例;(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损伤性狭窄7例;(3)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3例;(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9例.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例的声像表现.结果 炎症性狭窄80.0%(8/10)位于I或II级胆管分叉处, 20.0%(2/10)位于胆总管下段;LC术中损伤28.6%(2/7)狭窄处位于左右肝管分叉处, 71.4%(5/7)位于肝总管;肝移植术后3例狭窄均位于胆管吻合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6.7%(6/9)为胆总管全程病变, 22.2%(2/9)发生于肝门部胆管,11.1%(1/9)发生于右肝内胆管.各组病例声像表现不同.结论 超声诊断为临床提供NCBDS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