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临床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老年、肥胖、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透析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受其自身血管条件及心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顺畅血管通路成为肾病科医师的难题。我科近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例老年患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近年报道采用具有涤纶套的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逐渐增多,认为可以作为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2002年以来,作在动静脉内瘘失功或自身不具备动静脉内瘘血管条件而无法建立长期稳定有效内瘘的患中,采取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涤伦套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对已成熟掌握插管技术的操作者,颈内静脉是首选的插管途径。虽然临床普遍使用,但至今为止仍是暂时性血管通路。国内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置管用于血液透析.保留时间最长为14个月,即使附有涤纶套的导管留置最长也只有18~24个月。我科1例2002年12月在右侧颈内静脉插入一支单腔管,作为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的出路,至今已有2年10个月,如今仍在继续使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田红  杨洁  王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85-828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老年、糖尿病,长期血透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钙化、营养不良等因素给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带来了困难。我科2009-01-2011-01对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及非急诊透析患  相似文献   

5.
目前动静脉内瘘是常见的血透通路,然而对于因血管自身问题无法建立内瘘或反复内瘘失败等患者,长期导管是目前比较公认的选择.右颈内静脉是长期留置导管的首选部位,而左侧颈内静脉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较少作为置管部位,但是,在右颈内静脉、无名静脉出现狭窄或闭塞时,仍可选用左侧颈内静脉长期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现将10例行左侧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操作的体会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2005—05/2007—05我院共有30例患者血液透析采用了带涤纶套的长期留置双腔管,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并探讨不同类抗生素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178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9例采用单纯肝素封管,B组74例采用肝素+头孢唑林联合封管,C组45例采用肝素+庆大霉素联合封管.随访三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共14例次,总体感染发病率为7.87%,,其中A组5例次,感染发病率为8.47%,B组5例次,感染发病率为6.76%,C组4例次,感染发病率为8.89%,三组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导管操作规范化管理是降低感染的关键措施,而局部应用抗生素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可能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置管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未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A组,其中男3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5±6.7)岁;将206例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B组,其中男108例,女98例,平均年龄(46.7±6.9)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8-01—2009-01我科在超声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12例,均一针穿刺成功,收到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导管(CVC)改良消毒方式及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CVC置管,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PICC置管时消毒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消毒组(A组)和改良消毒组(B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以及不同置管部位导管局部感染率情况.[结果]B组导管留置时间(32.96±14.51)d 明显长于A组(25.38±10.19)d ,B组导管局部感染率6.00%明显低于A组17.00%(P<0.05);两组CRI发生率分别为5.00%、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内静脉感染率、股静脉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改良CVC消毒方式有助于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导管局部感染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建立档案,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配合程度。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得到系统的全程护理,增加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颈内静脉置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为了防止留置导管发生阻塞 ,延长置管时间 ,减少病人的痛苦及不必要的开支 ,我们在临床上就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进行了跟踪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7月外科住院患者2 60例应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其中男 14 2例 ,女 118例 ,年龄 17~ 88岁 ,平均年龄 5 8.5岁。1.2 材料。所有病例均使用单腔或双腔深静脉留置导管 ,肝素帽 ,(美敷 )无菌自粘性的伤口敷料 ( 6cm× 7cm) ,肝素盐水。所有留置导管均按无菌操作技术进行 ,穿刺部位取中位穿刺点[1] ,其留置时间随病情及导管情况而定。1.3…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经皮穿刺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己成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穿刺困难、内瘘未成熟、病情危重患者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具有简便、快速、损伤小、痛苦少、血流量充足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保留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以及强高透析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我院自2002年10月-2006年6月对94例患昔进行了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俊  张虹  童俊容 《临床荟萃》2011,26(2):93-95,99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时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选择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近3年来57例血液透析患者共64例次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分析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1.2±7.4)个月。术后出现局部血肿3例(4.7%),出现隧道出血2例(3.1%);因位置不佳术后即出现导管失功能2例(3.1%),立即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量恢复正常。导管血栓形成14例(21.9%),其中12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流量恢复正常,溶栓成功率为85.7%;无效者2例给与拔管。导管内感染7例(10.9%),其中细菌感染4例经抗生素治疗有效;真菌感染2例及未查到病原菌者1例治疗无效拔管。出口部位感染1例(1.6%)。结论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是安全有效的,长期留置时可能出现导管血栓形成、导管内感染等并发症,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能显著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早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回顾我们在120例成人锁骨下静脉置管(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SVC)中所遇8例误入同侧远端颈内静脉(ispislateral internal jugular vein,IJV)患置管期间的临床表现,结合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两种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通常以颈内静脉置管作为首选,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穿刺路径有前路、中路和后路3种,目前多数人采用中路穿刺置管,但时常发生误穿动脉等并发症,随着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日益普遍,如何减少穿刺置管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后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与目前常用的中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进行比较,拟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供同道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我院拟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年龄26~73岁,平均(50.72±11.83)…  相似文献   

17.
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同凤 《现代护理》2003,9(11):862-862
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又能减少反复动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破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我院7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颈内静脉置管输液快捷、高效、留置时间久,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文献[1]报道,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因此妥善固定导管、维持导管通畅、预防感染是保护中心静脉导管的要素。我科患者术后多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为寻求更好的固定方法,2011年5月—2012年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不能耐受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患者,以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建立透析通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目前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武警湖北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使用左侧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过程中,发现导管尖端反折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不适于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依赖静脉导管[1],75岁以上新入透析患者85%应用静脉导管,65岁以上,已透析3个月以上患者中仍有三分之二在使用静脉导管。其患者死亡风险、入院风险及并发症处理费用均高于自体内瘘及人造血管。最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的方法就是避免使用导管[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