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2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170例,治愈率75.2%;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27±13)d,住院天数随体重增加而缩短(P〈0.05);病死30例,病死率13.2%;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P〈0.01)。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8%),胎膜早破(22.5%),妊娠并发症13.7%,习惯性流产2.6%,妊娠患内科慢性疾病(1.76%)和原因不明(31.6%)。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5.3%,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存活率85.1%,体重≤1000g,存活率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颅内出血。结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住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原因、并发症、治疗转归。结果造成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58例(38.7%),胎膜早破45例(30%),妊娠合并症36例(24%),胎盘异常28例(18.6%),24例(16.8%)原因不明。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贫血、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其常见并发症。本组150例患儿中89例(59.3%)治愈出院,20例(13.3%)好转,34例(22.7%)放弃治疗,7例(4.7%)死亡。不同胎龄、体重、出生有无窒息史,预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胎龄的回归系数16.632,体重10.511、呼吸窘迫综合征8.114、呼吸暂停8.13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妥善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麦隽  展爱红  林明祥  扬育芳 《河北医学》2006,12(10):1025-1026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病死率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36例存活出院,存活率72%,死亡5例,死亡率10%,9例放弃治疗。死亡主要原因:重度硬肿症,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全部患儿均存在一种以上并发症。病死率随胎龄的下降而上升,病死率与出生体重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与监护,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极低出生体重儿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毓林 《四川医学》2009,30(6):899-900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存活率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48例VLBWI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5例,治愈率72.9%,死亡8例,病死率16.7%,放弃5例。治愈率随体重(P〈0.01)、胎龄(P〈0.05)的增加而增加。胎龄〈33周41例(85.4%),45.8%为多胎,39.6%有胎膜早破史,75.0%有窒息史,产科异常是早产的主要原因。窒息、低体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常见的并发症。小胎龄、低体重、窒息、NRDS是VLBWI的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早产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提高新生儿窒息,NRDS的防治水平,注重营养支持是提高VLBWI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一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甘曾洪(贵阳医学院附院新生儿科贵阳550004)在国内早产儿的存活率为85%,但小于1500g者仅为36.8%。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存活率越低。1995年1月我科收治一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为1500g。经积极的治疗和护...  相似文献   

6.
薛春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73-1474
世界卫生组织(WHO)妇幼专门机构于1961年将早产儿的概念定为: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为低体重儿。近年又将出生体重〈1500g者定为极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生理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基层医院,病死率很高。高水平的护理技术及强烈的责任心是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该院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4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01-2010-10在新生儿科住院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含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共发生并发症175例次,平均3.89例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低蛋白血症28例(62.22%)、高胆红素血症25例(55.55%)、低血糖症24例(53.33%)、贫血23例(51.11%)、肺透明膜病14例(31.11%)。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的43例,占95.55%,发生1、2、3、4、5、6.7、8种并发症的分别为4.44%、24.44%、13.33%、20.00%、20.00%、11.11%、4.44%、2.22%;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存活34例,存活率为75.56%,死亡2例,放弃治疗9例(于放弃后1-2d内死亡),病死率为24.44%,在死亡的11例中发生肺透明膜病9例,占81.82%。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其病死原因主要是肺透明膜病,预防肺透明膜病可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部分相关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2012年收治的7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及体重各分为二组。结果7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32例(41.0%),呼吸暂停25例(32.0%),血糖异常32例(41.0%),脑室内出血(IVH)16例(20.5%),病理性黄疸33例(42.3%),新生儿感染12例(15.3%)。NRDS、呼吸暂停、IVH、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随胎龄和体重的减小,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胎龄和体重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及随访,防止院内感染,提高生存率及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宫外生长过程中发生发育迟缓的比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选出181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记录其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同时在其生长到37~42周时测量患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研究宫外发育迟缓几率和各类危险因素,并同时研究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几率。结果:发育迟缓的患儿胎龄、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明显低于发育正常新生儿,同时其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均大于正常发育新生儿,且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包括胎龄、营养摄入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为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的婴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宫颈病变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医院行LEEP或CKC手术并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有生育要求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妊娠结局。结果 LEEP组中平均孕周略短(37.9±1.6)周,胎膜早破发生率(12.2%)、早产率(20.4%)、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6.3%),与对照组平均孕周(38.1±1.7)周、胎膜早破发生率(11.7%)、早产率(18.3%)、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3.3%)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中,平均孕周较短(36.7±2.0)周,胎膜早破发生率(29.3%)、宫颈裂伤发生率(14.6%)及早产率(4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体重儿相对较多(发生率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显著增加早产的风险,宫颈环形电切术相对危险度较低,术后妊娠相对安全,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因此在对有生育要求CIN女性患者,LEEP可作为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的临床特点和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并发腹水分为腹水组(30例)和非腹水组(97例),分析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并发症或合并症,两组围产儿不同胎龄(〈30周,30—32周,32~34周)的围产儿结局。结果①腹水组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较无腹水组高(P〈0.05),其中又以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为著。②腹水组不同胎龄围产儿病死率均高于同胎龄无腹水组(P〈0.05),腹水组胎龄〈32周的围产儿病死亡率与≥32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发病早、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母儿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扩大(VD)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1-2009-11在NICU病房住院的313例于生后3-7d进行头颅B超检查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诊断VD患儿为病例组,289例脑室正常患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进行早产儿V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早产儿VD发生率7.67%,其中胎龄<28、28-30及≥30周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33.33%、23.29%和1.73%,出生体重<1500、1500-2000及≥2000g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26.53%、9.00%和2.15%。病例组病死率为4.17%,对照组为2.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折结果显示,早产儿VD的相关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血糖、血pH值、贫血、呼吸机治疗;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折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应用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开展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是降低早产儿V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单胎早产合并严重子痫前期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孕34周为界,将早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n=121),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7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未定期产检率及疤痕子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0%vs 42.9%,20.7%vs 1.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亲合并症/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65.3%和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2%vs 7.8%,P0.05);以胎盘早剥为最常见并发症(15.7%vs 14.3%,P0.05)。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80.2%和63.6%(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相比,早发型孕妇病情重、并发症多,围产儿预后不佳。建议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的宣教工作,并应根据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以指导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了解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出生的362例新生儿,分为足月儿组(198例)和早产儿组(164例),其中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正常早产儿组(68例)和高危早产儿组(96例),各组在生后48~72 h均进行了脑电图、BAEP两项检查,并比较各组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以判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将高危早产儿组和正常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2+1~35周、35+1~37周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胎龄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足月儿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1.2%vs 33.8%,P〈0.05),足月儿组BAEP异常率亦稍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0.2%vs2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组脑电图、BAEP异常率分别为78.1%、77.6%,明显高于正常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0.05).高危早产儿及正常早产儿在胎龄〈32周、32+1~35周、35+1~37周各组中,脑电图的正常、轻度、重度程度以及BAEP正常、轻、中、重程度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电图和BAEP损伤程度、比率与胎龄呈负相关(r1=-0.315,P1〈0.05;r2=-0.378,P2〈0.05).结论:早产儿脑电图、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高危早产儿应定期动态监测脑电图、BAEP,及时评估脑功能状况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韦红卫  邓曦和 《右江医学》2009,37(6):643-645
目的探讨不同孕龄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4年间分娩的窒息新生儿304例,根据其孕龄分为3组(<34周、≥34周~<37周、≥37周),专人记录每例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有可能危及新生儿安危的各种高危因素。结果随着孕周增加阴道自然分娩率逐渐增加,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逐渐下降,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儿窘迫所致的新生儿窒息比例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而母亲产科并发症及内科合并症的比例随孕周增加逐渐下降,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常分娩所致的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2.08%,高于非早产儿的6.61%(P<0.05);因疤痕子宫所致窒息在早产儿和非早产儿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和非早产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差别在产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17.
戴飞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51-152,15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及孕晚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12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时处于孕中期60例为A组,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时处于孕晚期(32周后)66例为B组,两组患者均于确诊后给予及时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母婴结局及妊娠终止方式三个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感染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巨大儿(20.0%)、早产儿(16.7%)、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6.7%)及围生儿死亡率(0.0%)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剖官率(53.3%)显著低于B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要优于孕晚期干预,孕妇应做好孕期检查,尽早筛查、确诊并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官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宋星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39-40,42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19例)和SLE活动组(B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①孕期最高SLEDAI评分A组患者为4.26+2.9,明显低于B组患者(11.5±3.0),P〈0.05;B组发生产妇死亡1例。②A组胎儿丢失率(0)较B组(27-3%)明显降低(P〈0.05);③A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和体重分别是(37.8±3.5)周和(2710.0±810.0)g,均明显高于B组[分别是(33.1±2.1)周和(2061.0±540.0)g)1(P〈0.05)。结论建议SLE患者选择病情持续稳定期计划妊娠,孕期严格监测、合理凋整用药、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SLE患者母婴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晚期早产儿发生的母亲孕期风险因素,以期为降低晚期早产儿发生率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人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母亲孕期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加以总结分析,经多因素相关分析,得出相关因素。结果晚期早产儿以胎龄35周为多,与胎龄34周和3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晚期早产儿发生密切相关的母亲孕期状况有12种,不同胎龄发生的风险因素不完全相同。胎龄34周者,主要与孕期无明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密切相关(P〈0.05)。胎龄35周者,主要与孕期无明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官内窘迫、胎盘早剥和羊水异常密切相关(P〈0.05)。胎龄36周者,除了以上6种外,还与感染性疾病、妊娠糖尿病、双胎及多胎妊娠和前置胎盘相关(P〈0.05)。结论影响晚期早产儿发生的母亲孕期状况主要有:孕期无明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宫内窘迫、羊水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感染性疾病、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和先兆流产史。不同胎龄的母亲孕期相关因素不完全相同,3个胎龄中都包括孕期无明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因素,相关性最强的前3位是孕期无明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