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脉散新用     
王少英 《新中医》2005,37(6):83-83
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热病、暑热,耗伤阴津及久咳伤肺气阴两虚等证。笔者临证用于治疗妇儿科之泄泻、不孕症、黄体萎缩不全等病,疗效满意。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脉散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脉散是临床常用方之一,首载于张元素的《医学启源》,谓其"补肺中元气不足"。文章从应时代之需,承理学之风,开创方药共荣新格局;脏腑辨证用药,指导临证遣方;依据五味五脏关系,倡导脏气法时补泻等3个方面论证生脉散的创制是张元素学术思想的体现,而后世医家对生脉散的发挥亦印证张元素学术思想的正确性。紧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古方,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该方衍化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拓宽该方的运用范畴,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生脉散新用     
生脉散新用杨群玉生脉散原出自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笔者多年来用生脉散略为加味,治疗阴虚气滞之证,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1偏头痛林××,男,61岁,教师,1993年8月3日初诊。素体阴虚火旺,患...  相似文献   

4.
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益气养阴生津之功。虽药不过三味,然于临床加味应用可治疗多种疾病,疗效堪称满意,因此其应用极为广泛。笔者积二十多年之应用体会,兹述要于下。  相似文献   

5.
生脉散始见于《景岳全书》引《医录》方,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组成,原方为治暑热伤气,气阴两伤,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来虚弱之证。但笔者根据本方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敛汗之功,用于治疗消渴、自汗、见水思饮等证,疗效显著,现报导如下。一消渴证(糖尿病)徐××,男,50岁,农民,1984年8月15日初诊。自述口渴不止,饮食倍增,小便量多,大便秘结,身体日渐消瘦,气短懒言,倦怠乏力二个月余。就诊时,实验室检查:尿糖  相似文献   

6.
生脉散运用:(1)辨证准确,如气阴两虚,加黄精、黄连、丹参益气养阴,佐以活血泻火,黄芪、当归、生首乌、黄柏、黄芩可酌入;阳脱阴虚,合四逆汤益气养阴,回阳固脱,危急用独参、参附汤,心肾阳虚,加附子、车前子(诸心衰水肿方中加入前仁效著)。(2)尽量早服,见胸痛剧烈,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或低或高早用之良好,本病初起多苔腻、浮肿,麦冬用之不仅不会恋邪助湿,反有益气养阴、利水除湿之功。(3)人参6~15克,党参、太子参15~30克,麦冬用量宜大(15~30克,心肺气阴虚有火者,用至60克);北  相似文献   

7.
生脉散注射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生脉散为扶阳升压方,对失血性休克动物有升压作用、强心作用;生脉散对于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均能改善血行,解决微循环障碍,因而直接或间接调整了心肌的血氧供应、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失调,有助心肌梗塞治疗;由于改善微循环有利于休克的治疗。曾有文献报导了生脉散(即生脉散制剂)能抑  相似文献   

8.
孙云 《西部中医药》1995,8(3):34-36
生脉散方药探析孙云山东中医学院(250064)主题词@生脉散,方书1源流考证对于生脉散的记载,历代文献不尽相同,不仅剂量、应用有差别,关于其方剂源流至今仍有争议,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疗效显著的古方,笔者从生脉散的发展历史和历代应用情况出发,结合方...  相似文献   

9.
正生脉散出自金代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是治疗气阴两虚的经典方。方中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益肺生津止渴;麦冬为臣药,甘寒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五味子酸温,敛阴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在实际运用中,经常用党参、太子参、西洋参来替代人参。党参甘平,补脾肺气,补血,生津。太子参甘平,补气健脾,  相似文献   

10.
11.
生脉散出自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原是散剂,现改革为口服安瓿剂和冲剂,其功能益气养阴,主治热气伤阳、多汗体倦、气短口渴或肺虚久咳等症。近年的临床应用表明本品可引申应用于治疗下列诸症。  相似文献   

12.
<正> 生脉散方出《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敛汗,养阴生津的功效。用治暑热伤气、久咳伤肺、温病后期等气津两伤者。近年来药理实验证实,生脉散能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输出量,升高血压,延长缺血心脏的存活时间。有报道,用生咏散制成注射液,对狗急性失血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能增强麻醉家兔在位兔心的收缩力。有报道应用生脉散注射液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其正性肌力作用与西地兰对心脏作用相类似。笔者以生脉散为基础方,酌加固定药物,衍化为七个加味生脉散。用治各类心脏疾患,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养血生脉散]由沙参、麦冬、五味子、熟地、川芎、白芍、当归组成。具有养血生津,益气安神之效。主治①心动过速:因心血不足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心动过速。证见心悸气急,失眠,胸闷,唇舌色淡,脉细弱。发作时脉数。②过早搏动:多无自觉症状。发作频繁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昏,脉结代。③贫血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方名生脉散,此乃“气充脉复,故名生脉。本方有益气生津,复脉固脱之效。历代医家用此方治疗热伤元气,倦怠,气短,懒言,自汗,口干,心悸,脉细无力等。近10多年来,改进了剂型(口服液、注射液),扩大了应用范围。通过广泛深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对本方的应用指征,作用、原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卓越,现将有关方面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生脉散,源于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主治暑热伤气,气津两伤及久咳肺虚,咳嗽痰少,短气自汗等。笔者临床中,用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喘咳证、虚劳证、失眠证等多种疾病,投之辄效,现择验案三则,简介于下: 一、喘咳证患者:李某,男,52岁,社员。1980年10月21日就诊。素有咳喘宿疾,近一月来,症状加重,屡治屡犯。症见: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口  相似文献   

16.
杨秀清  刘力 《陕西中医》1991,12(4):171-173
<正> 生脉散见于金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主要用于元气亏损,气少神疲,脉微欲绝之侯。今制成注射剂,近年用于治疗气阴两伤之厥脱及心肌梗塞等急重证。笔者临床运用生脉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中风并顽固性抽搐:患者米某,男,62岁。左侧上下肢麻木,活动失灵,语言蹇涩9天。患者13年前曾患脑血栓形成,9年前第二次中风,经治疗后左侧上下肢活动恢复,但稍劳累即感软弱无力。9天前因受凉与情绪激动致左侧上下肢麻木,活动失灵,语言不利,经中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收住入院。查体:BP16/10kpa,精神差,语言蹇涩,颈软,口角歪向右侧,舌暗红苔白,脉沉细而弦。心界向左扩大,心率6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17.
生脉散载于《内外伤辨惑论》,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后世用于治疗中暑、虚脱、劳嗽等。近年多用于治疗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衰、休克等。笔者运用生脉散治疗小儿自汗、寒伤脾胃、泄泻伤阴等,收到良效。尽管病种  相似文献   

18.
生脉散出自《千金要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具益气养阴生津。虽药只三味,然于临床加味应用可治疗多种疾病,疗效堪称满意,因此用之极为广泛,本文谨就笔者数年临床应用生脉散的体会总结如下。 1、治气阴两虚为其本意:生脉中君以人参之甘温,补气生津;臣以麦冬之甘寒,清热养阴生津;佐以五味子之酸温,敛肺生津,收敛耗散之气,可谓益气养阴生津之代表方、基本方。故毋论何疾,病在何脏何  相似文献   

19.
张××,男,65岁,工人。因高烧咳嗽,咯铁锈色痰,胸痛,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而住院。入院后第5天,因暴食突然发现急剧呕吐。继而出现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急剧下降,舒张压在30毫米汞柱以下。经会诊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考虑食物中毒而引起)。急用恢压敏、去甲  相似文献   

20.
杨玉杰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61-961
生脉散是《内外伤寒惑论卷》方。是以治疗气阴两伤 ,体倦气短懒言 ,脉虚为主。本方有摄血固脱 ,生津安神宁血 ,收敛固摄的功效。临床治疗 4 2例崩漏患者 ,病程最短 13个月 ,最长为 4 5个月 ,最短为 4 5天。均用生脉加味治疗 ,屡获奇效。生脉散加散 :人参 15 g ,麦冬、五味子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