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异氟醚、异丙酚麻醉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先心病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 (简称拔管 )时间的影响。方法 :芬太尼组 ( Fen组 )麻醉维持以芬太尼为主 ,异氟醚组 ( Iso组 )麻醉维持以异氟醚为主 ,异丙酚组( Pro组 )持续滴注异丙酚。观察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Iso组和 Pro组均比 Fen组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且前两组患者无拔管后再插管。结论 :异氟醚或异丙酚心脏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 ,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同时减少了患者在 ICU的停留时间 ,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七氟醚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各20例。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吸入6%七氟醚4 L/min完成诱导插入喉罩,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3~8 mg/(kg·h)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min)调节其输注速度维持麻醉。记录两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 PAED评分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包皮环切术患儿苏醒期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黄乐林  董桃花 《江西医药》2013,48(7):617-618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麻醉药全麻对小儿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肝肾功能影响。方法将48例TOF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患儿在术前全凭静脉用药进行全麻;七氟醚组患儿在静脉用药的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进行全麻;异氟醚组患儿在静脉用药的基础上,吸入异氟醚进行全麻。分别在术前和术后48h抽取3组患儿的血液和新鲜尿液样本,进行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3组患儿术前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h七氟醚组AST、BUN、Cr和尿NAG/Cr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小儿法洛四联症后,对患儿肝肾都造成损害;七氟醚或异氟醚进行吸入麻醉后进行手术,术后患儿肝功能指标基本一致;麻醉术后肾功能结果显示,相对于异氟醚,七氟醚可降低术后患儿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彭全友 《北方药学》2021,18(8):136-137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小儿麻醉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内镜疝气手术的92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氯胺酮和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用七氟醚和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恢复过程中的躁动程度以及麻醉后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拔管即刻、拔管5 min时、拔管10 min时疼痛程度评分、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法应用在小儿腔镜疝气手术麻醉中,患儿可控性较强,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地氟醚与异氟醚在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效果及效能价格比。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病人 ,分为地氟醚组 (D组 )、异氟醚组 (I组 ) ;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琥珀胆碱。气管插管后最初氧流量为 4L/ min,挥发罐浓度 D组、 I组设于 8%和 2 % ,在呼气末浓度分别达 6 %、 1.1%后关闭回路 (氧流量为 0 .2 0~ 0 .35 L / min)行循环紧闭麻醉。D组和 I组 FD调整至 12 %和 4% ,术中维持地氟醚 FA 于 6 %± 0 .1% ,异氟醚 FA 于 1.1%± 0 .1% ;手术结束前 10分钟关闭发挥罐 ,手术后开放回路 ,氧流量 4L/ min,术中予维库溴胺维持肌松。结果 在循环紧闭麻醉中地氟醚的费用比异氟醚便宜约 2 0 %。高流量诱导期 D组和 I组的时间分别为 4.9± 0 .8分和 7.5± 0 .4分 ,微流量后 30分FA/ FI 分别为 90 %和 73%。麻醉结束后地氟醚、异氟醚的 FA 下降至高流量洗出初始时肺泡浓度 FAO的 5 0 %时间分别为1.2± 0 .1分和 1.8± 0 .3分 ,拔管时间、拔管后整体恢复时间 D组明显短于 1组。结论 地氟醚在循环紧闭麻醉中的药代动力学、临床效果及效能价格比明显优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氟醚吸入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长时间麻醉(≥6h)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30例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5例。异氟醚组以咪唑安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异丙酚组以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连续输注。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后第3、6h测定血糖、血脂以及术后2h测定血糖,术后24h测定血脂。结果异氟醚吸入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长时间麻醉,术中第3h和6h的血糖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相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吸入组较静脉组有显著升高(P<0.05)。异氟醚吸入6h后,术中血脂水平较诱导前无明显改变,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异丙酚连续靶控输注3、6h,其血脂水平达到临界高值,与同时间点的异氟醚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其血脂水平在术后24h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对于长时间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术中高血糖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异氟醚吸入麻醉强。两种麻醉方法,手术6h后所有病例均未见低血糖。异氟醚吸入麻醉,手术应激对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异丙酚连续靶控输注6h后,可增加病人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并引起脂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雷米芬太尼组(RF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继之泵入舒芬太尼2~3μg/(kg·h);RF组诱导用雷米芬太尼2μg/kg,继之泵入雷米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醚,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4、T5HR明显增快(P<0.05),T1、T3、T4MAP下降(P<0.05);苏醒情况:SF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RF组长(P<0.01),RF组躁动发生率较SF组高(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尼静吸复合麻醉均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患者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下称房缺)封堵术中,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和七氟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的影响,以评价其在心脏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37例50~71岁的老年患者,择期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所有患者予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应用PCV模式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和七氟醚,常规术后镇痛。观察气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其他用药及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均在术后2~6 h以内拔除气管导管,术后ICU停留时间8~15 h。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及其他与快通道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和七氟醚的快通道麻醉方法运用于老年患者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手术,效果肯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七氟醚和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入室后顿量吸入七氟醚意识消失后静推芬太尼1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5~10s内注入,2min后插管或插入喉罩(根据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以2%~3%的七氟醚维持麻醉,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μg/kg,手术结束前10~15min停七氟醚。异丙酚组入室后给予氯胺酮4~5mg/kg肌注,待意识消失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异丙酚3mg/kg静推,芬太尼1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5~10s内注入,术中以异丙酚按3mg/(kg.h)微泵输注,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μg/kg。记录意识消失时间(s)、手术结束清醒(睁眼)时间;观察患儿诱导期是否合作、有无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恢复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组清醒时间比异丙酚组明显缩短,两组均未发生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苏醒后均无明显躁动。结论七氟醚适合小儿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0.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配合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治疗心脏病的新方法 ,是心脏外科的重大发展。龙岩市第一医院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1年6月共施行该手术 1 2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体外循环灌注的配合与管理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5~ 4 5岁。其中房缺修补 6例 ,室缺修补 5例 ,右心包间皮瘤 1例。心功能 ~ 级 1 0例 , 级 2例。所有病例采用 30~ 5 0μg/kg芬太尼加安氟醚或笑气静吸复合麻醉。2 体外循环的配合与管理2 .1 体外循环前配合要点 :2 .1 .1 术前准备 :体外循环组的医护人员在术前一天参加病例讨论 ,了解手术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