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头静脉与桡动脉显微吻合内瘘术42例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并报道42例动静脉内瘘显微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45次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前臂行端侧吻合21例,侧侧吻合3例,在鼻咽窝处行端端吻合19例,行端侧吻合2例。均能保证透析中血流量要求,一次手术成功38例,成功率90.5%。结论 根据患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高分辨率彩超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东莞市长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彩超组(n=30)与参照组(n=30).彩超组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参照组在术前不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参照组与彩超组患者桡动脉-...  相似文献   

3.
头静脉-桡动脉内瘘阻塞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生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而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顺利进行血液透析和充分透析的关键.血管通路的建立有多种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方法,其中头静脉-桡动脉吻合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然而,血栓形成等造成内瘘阻塞以致血管通路失功能仍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血液透析患者头静脉-桡动脉内瘘阻塞的防治进展,以期改善血管通路的功能,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前臂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观察组)与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对照组)的应用效果,从而探讨其在终末肾病患者长期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154例患者(观察组10例、对照组144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统计分析2种手术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入院的76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根据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研究组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对照组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疼痛、情绪角色、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与吻合手术时间、吻合口直径、吻合口血流量、吻合成功率、术后1年吻合通畅率、并发症(通路感染、迟发性血栓、盗血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疼痛、情绪角色、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较均术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吻合手术时间为(21.24±3.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0.59±5.22)min],吻合口直径为(5.43±1.28)mm,明显长于对照组[(4.31±1.04)mm],吻合口血流量...  相似文献   

6.
马翠琴  郝瑞红 《护理研究》2007,21(12):3252-3253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先决条件,也是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命底线。要想保证及时有效的透析效果,必须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目前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临床上一些病人由于头静脉闭塞或者管腔狭窄而无法行常规内瘘术。对于这些病人选择一条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至关重要。我院2006年9月-2007年6月为4例尿毒症病人成功实施了移植大隐静脉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肢静脉造影在评估拟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患者静脉的价值. 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6月~2014年1月行动静脉内瘘术的89例尿毒症患者中21例行上肢静脉造影,根据术前上肢静脉造影结果选择目标血管后,行动静内瘘成形术,术后常规予以扩血管、抗血小板治疗.结果 所有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发现36条适合建立内瘘的静脉.4例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成功率100%,1期内瘘通畅率100%,8例行肘窝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成功率100%,1期内瘘通畅率100%,9例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100%,1期内瘘通畅率100%.结论 上肢静脉造影在术前评估行动静内瘘成形术的静脉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可发现临床上比较隐蔽的可适合的静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移植血管内瘘与自身动静脉内瘘术后近期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通路。内瘘有自身血管内瘘和动静脉移植物内瘘两种方式。本文介绍24例的临床经验,对比这两种方式的近期差别。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2~2005年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肾内科的慢性肾衰竭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肱动脉血流参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并发头静脉吻合口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行AVF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超声检查和AVF功能分为头静脉吻合口狭窄组(n=37)和无狭窄组(n=59),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的平均时间流速(time-averaged mean velocity,TAMV)、搏动参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参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峰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等血流参数,并比较2组数据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评价肱动脉血流参数对AVF并发头静脉吻合口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肱动脉内径和RI比较无统计学差别(t=1.674、0.514,P=0.097、0.609)。狭窄组肱动脉血流量、TAMV、PSV、EDV水平低于无狭窄组,PI值高于无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47、5.018、4.377、5.563、9.082,P均<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肱动脉血流量诊断AVF并发头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2(95%CI:0.769~0.936,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76%、94.59%;其次是EDV、PSV、TAMV、PI的AUC分别为0.764(95%CI:0.650~0.877,P<0.001)、0.756(95%CI:0.640~0.872,P<0.001)、0.701(95%CI:0.583~0.818,P=0.003)、0.654(95%CI:0.518~0.790,P=0.023)。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肱动脉血流参数对预测AVF并发头静脉吻合口狭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制备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尽量减少并发症,是影响慢性肾衰患者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我院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12月,对肾病患者行内瘘吻合术250例,术中采用吻合口试压法,去除术中隐患,确保手术质量,对术后尽早透析及预防并发症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前臂内瘘血管的解剖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7例拟行前臂内瘘术,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前臂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相同血管左、右侧内径比较,男、女同静脉内径比较,各年龄段最粗头静脉内径比较,各年龄段最粗桡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前臂中最粗的一支头静脉≥1.6 mm、≥1.8 mm、≥2.0 mm、≥2.5 mm者分为343例(343/437,78.49%)、289例(289/437,66.13%)、229例(229/437,52.40%)和128例(128/437,29.29%);最粗的一支桡动脉≥1.6 mm、≥1.8 mm、≥2.0 mm者分为347例(347/437,79.41%)、270例(270/437,61.78%)和204例(204/437,46.68%)。头静脉≥2.0 mm且桡动脉≥2.0 mm者占32.49%;头静脉≥1.8 mm且桡动脉≥1.8 mm占46.22%;一支动脉≥1.6 mm且一支静脉≥1.8 mm占60.18% (263/437);一支动脉≥1.6 mm且一支静脉≥1.6 mm占70.48% (308/437)。头静脉前臂中段或中上段为2支主干者38例;一侧手臂腕部头静脉≥1.8 mm,但前臂中上段无主干(血液经由众多细小静脉回流)者2例。同侧手臂一支动脉内径≥1.6 mm的且一支静脉内径≥1.6 mm者拟吻合静脉距体表为(3.38±1.37)mm。结论 中国慢性肾衰竭患者前臂血管内径多低于欧美指南推荐标准,建议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前臂人工内瘘通路术前血管内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多功能动静脉内瘘肢体固定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动静脉内瘘固定架和传统治疗中覆盖胶布固定方法,均在透析开始时应用,观察透析的患者在12个月治疗期间,比较2组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渗血、穿刺针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2血肿/渗血/穿刺针脱出=87.305,140.466,15.153,P=0.000);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5.45,P〈0.05);结论多功能动静脉内瘘固定架对内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动静脉内瘘及静脉2种固定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动静脉内瘘及静脉穿刺针固定方法,以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及静脉穿刺针眼渗血、滑针、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动脉压i岛、糖尿病,透析过程中易发生渗血、滑针、血肿并发症的老年患者16例,将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先后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法和常规胶布加弹力绷带固定法。每人每种方法各观察3个月624次,共1248次由专职透析护士按标准化操作。比较2组透析过程渗血、滑针、血肿的发生率。结果常规固定法并发症发生率为7.21%,常规加绷带固定法渗血、滑针、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加绷带固定法能有效预防透析过程动静脉内瘘和静脉渗血、滑针、血肿等并发症,减少血管损伤,操作简便,能显著减少护理工作量和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黄翠婷  尹海鹰  薛毅  韦梅娟 《全科护理》2021,19(28):3985-3987
目的:探讨改良式内瘘术后专用抬肢服在内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病人65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术后采用改良式内瘘抬肢服,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抬肢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疗效满意度、内瘘成熟率及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疗效满意度、内瘘成熟率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内瘘术后抬肢服能够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内瘘成熟率及病人舒适度,减少内瘘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分析鼻咽窝处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造瘘的特点。鼻咽窝部造瘘因其方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成为重要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静脉治疗评估模式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更改原来的被动静脉治疗评估模式(对照组)为现在的主动静脉治疗评估模式(实验组)。主动静脉治疗评估组在患者入院后24~48 h内根据患者情况、血管情况、使用药物进行评估;术后24 h内根据患者情况、手术情况、使用药物进行再次评估。结果与被动静脉治疗评估组比较,主动静脉治疗评估组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均P<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术主动静脉治疗评估可提高其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的血流量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前瞻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做动静脉内瘘的患者145例,根据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将患者分为功能正常组99例和功能异常组46例,比较两组肱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血流量和内径差异,同时使用ROC曲线分析肱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血流量和内径对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功能异常组比较,功能正常组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增高[(672.74±127.47)ml/min比(504.88±144.82)ml/min,P=0.000];头静脉血流量增高[(482.62±108.83)ml/min比(365.81±122.48)ml/min,P=0.000];桡动脉血流量增高[(284.27±81.46)ml/min比(220.48±80.73)ml/min,P=0.000]。两组患者肱动脉、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肱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血流量对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均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其中肱动脉血流量和头静脉血流量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055和0.818±0.053。结论肱动脉血流量和头静脉血流量对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9.
功能良好的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而血管失功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头静脉弓狭窄是引起上臂肱动脉 头静脉内瘘狭窄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包括:头静脉弓解剖学因素、内瘘建立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肾衰竭患者生物化学改变。由于头静脉弓位置的特殊性,目前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不多。该文将会讲述头静脉弓狭窄的发病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开始实施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绘制,按示意图有规划、保护性的穿刺血管,提高血管穿刺部位轮换率。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开展内瘘血管绘制活动前12个月)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15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7月(开展内瘘血管绘制活动后12个月)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16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内瘘穿刺点渗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素质、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内瘘穿刺点皮下渗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素质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绘制活动后,有效降低了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