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异内吡胺(Disopyramide)是一有用的抗心律失常药,通常对室性心律失常比室上性者更为有效,可静脉及口服给药,适用于紧急和长期治疗。然而,动物实验显示双异丙吡胺可引起剂量依赖性冠状血流减少。相反,利多卡因在人体中可使冠状动脉灌注量增加。本文旨在评价静脉给予双异丙吡胺对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心肌对乳酸盐的提取以及全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为了比较,对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的另一组病人进行了同样的测定。方法:用双异丙吡胺的10例中4例、用利多卡因的10例中7例有心肌梗塞史。所有病人由临床病史及血管造影证实有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喷血分  相似文献   

2.
双异丙吡胺(Disopyramide)是一种具有类似奎尼丁或普鲁卡因酰胺的作用。比较安全而有明显疗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国内尚鲜报道。我院自1981年12月以来,应用双异丙吡胺治疗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现将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来,双异丙吡胺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抗心律失常制剂,对室上性或室性起源的过早搏动和心动过速都有效。曾认为它所引起的危险性副作用较奎尼丁为少。本文报道3例在应用中等剂量双异丙吡胺后发生心室颤动。2例心电图显示有  相似文献   

4.
<正> 自“奎尼丁晕厥”这一现象被提出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即为人们所关注。临床上见到的是几乎任何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举例见下表。据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大多数是由Ia类如奎尼丁、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等所引起。虽然有多种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5.
心脏监护指出,室性心律失常甚为常见。但是,目前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且有的疗效亦较差。本文报道用双异丙吡胺治疗7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及结果:患者包括慢性冠状动脉疾病2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充血性心肌病2例。平均年龄64岁。7例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及/或心室颤动(5例有心脏停跳),经多种药物(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苯妥英钠等)及电击治疗无效,于是在急症情况下应用静脉注射双异丙吡胺治疗。5例在平均5分钟内(有1例为1分钟内)静脉推注2毫克/公斤,再继以每小时20~40毫克静脉点滴,2例在8  相似文献   

6.
本期4篇有关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文章值得一读.当充分认识到现有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局限性之后,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陷入困境. 自1914年发明奎尼丁以来,上世纪50 ~ 80年代,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登台.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双异丙吡胺、胺碘硐、美西律、氟卡胺、莫雷西嗪、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为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1989年著名的CAST试验揭示了这些抗心律药物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死亡率增加.长期使用胺碘酮,严重的器官不良  相似文献   

7.
定义因为不可能把抗纤颤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截然分开,所以本文中把作用主要是增加心肌电稳定性,并能减少心室颤动发生的药物列为抗纤颤药物;把能减少室性早搏的药物列为抗异位搏动药物。药物分类根据电生理效应,具有抗纤颤或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可分为四类。第Ⅰ类包括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此类又可分为三个亚类:Ⅰ_A 类有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双异丙吡胺;Ⅰ_B 类  相似文献   

8.
一、药效动力学1.电生理特性:在各种动物模型,氟卡胺(flecainid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比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奎尼丁强7~12倍,比双异丙吡胺、英卡胺(encainide)、妥卡胺(to-cainide)、慢心律和劳卡胺(lorcainide)等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也强得多。其主要作用是减低动作电位的上升速率,因而归为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尤其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药使用较多。有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安全范围较窄。因此掌握各药的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特别是各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十分重要。本文重点介绍几种常用抗快速心律失常新药的各种不良反应。双异丙吡胺双异丙吡胺,又名达舒平(disopyramide)。国外在1954年合成,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型心律紊乱。对室上性、室性早搏,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维颤动后维持窦性心律,以及终止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均有效。其电生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由于其降低心房、房室结和心室四位相的除极速率,减慢心肌传导速率和延长有效及功能性不应期而作为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用法一般为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十年中,临床越来越重视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这主要是由于某些类型室性异位搏动是构成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猝死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次,日益增多的心脏停搏复苏病人,除非接受治疗,否则有复发的危险。此外,动态心电图监护和运动负荷试验的广泛应用,在许多心肌功能显著障碍病人中发现了潜在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这些危险病人的识别使内科医师面临投用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问题,然而诸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双异丙吡胺等传统药物常无效或有毒性。发展抗心律失常手段的迫切需要刺激了  相似文献   

11.
1988年4月23日美国Oklahoma大学Karen Friday医生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作了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加重或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学术报告。一.定义: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病人心律失常及/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称其为加重(proarrhythmic)或致(arrhythmigenic)心律失常作用。二.I_A(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双异丙吡胺)和Ⅲ类(乙胺碘呋酮和sotalol)药物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而Ⅰ_B与I_C类很少引起这种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于治疗水平或更低的药物血浓度,出现在长心动周期或间歇之后,此时不但QT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4):314-314
很多药物能引起QT间期延长,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胺碘酮、索他洛尔、伊布利特、普鲁卡因酰胺、双异丙吡胺;抗感染药物中的红霉素;抗精神药物中的硫利哒嗪;抗抑郁药物中的阿米替林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双异丙吡胺(Disopyramide) 药理作用: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相似,较奎尼丁强2~3倍,较普鲁卡因酰胺强4倍以上。具有降低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减慢传导时间、延长有效不应期及消除折返激动的作用,但对周围血管有收缩作用。适应证: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对下列心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胺碘酮组分别为94%、92%、93%,利多卡因组分别为75%、68%、73%,胺碘酮组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利多卡因组的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若干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目前应用情况、临床经验、副作用、临床药理学与电生理作用进行复习。选择乙胺碘呋酮,茚满丙二胺,双异丙吡胺,Ethmozin,慢心律,Tocainide与异搏停等七种有希望的药物,并着重对临床有关的资料予以评论。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 状况:乙胺碘呋酮为苯并呋喃衍生物,具有抗交感神经的作用,在欧洲与南美洲已应用于临床。临床经验:早期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在此重点介绍室安卡因、心律平、英卡胺三种新药,前两种国内已有市售。另外,还将介绍ATP与镁盐这两种老药的新用途。(一)室安卡因(妥克律):室安卡因为利多卡因的同功异构体,属于IB类药物,1974年开始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的治疗与预防均有效。有人报道,45~70%的对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欠佳的室性心律失常,使用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44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其中23例患者给予索他洛尔治疗(2010年1~7月),对21例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2010年5~11月)。结果索他洛尔与利多卡因对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索他洛尔与利多卡因两种药物之间对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他洛尔与利多卡因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AMI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种药物对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推荐作为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双异丙吡胺不同程度地减轻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症状.胺碘达隆成功地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并能使有高级别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近来报告长期应用胺碘达隆可改善HCM患者心脏症状、并增加运动耐量,而且放射性核素造影时左室快速  相似文献   

19.
双异丙吡胺     
自1977年双异丙吡胺(DPM)在美国开始应用以来,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概述五年来对DPM研究的成果。药物作用机制与电生理效应 DMP的细胞电生理效应与奎尼丁和普鲁卡因酰胺很相似,能降低舒张除极第四位相上升速度,降低0相电位上升速度,延长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5年中,常常提到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谢产物的临床重要性。首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毒性比率很狭。其次,由于有了新的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的方法,许多作者试图将血浆浓度与疗效和副作用相联系。这对利多卡因、室安卡因和茚丙胺等是可行的,但对英卡胺、氯卡胺和普鲁卡因酰胺则不易建立这种联系。稳定状态血浆药物浓度不能与药理作用相关有许多可能的解释:(1)药物的作用是由其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活性代谢产物所介导,(2)药物排出后其所引起的细胞水平改变仍持续存在,(3)药物在心肌作用部位长期滞留而传统药动学分析方法不能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