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慧晶 《河北医药》2008,30(8):1220-122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发达国家的首位死亡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已知的高血脂、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缺乏运动等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同样的重要作用[1.2].已有研究证明,血清中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protein,CRP)的浓度增加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度呈正相关[3].此外,hs-CRP的有关研究还显示了其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来发生心血管病的预报作用[4].现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04例,按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01例)和单纯冠心病组(103例),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浆CRP、IL-6、TNF-α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1).CRP、IL-6、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0.51和0.51,P<0.01).结论 CRP、IL-6、TNF-α升高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炎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多种危险因素参与的慢性疾病。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发因素,是介导整个斑块发展与事件链的主要因素,因此,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是稳定斑块的关键。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反映全身炎症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患者血上述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探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4.
<正>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被证实与炎症反应过程有关,作为一种炎症水平标志物,它被证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危险预测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但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之间关系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多支病变及心功能损害程度明显加重[1],且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常见的炎症急性期蛋白,其介导的补体激活在人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鄄CRP)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血清hs鄄CRP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陈旧心肌梗死(O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hs鄄CRP水平皆高于对照组,UAP组及AMI组皆高于OMI组,UAP组与AMI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非三支病变组,血清hs鄄CRP水平与ACS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s=0.609,P<0.01)。结论:hs鄄CRP可能是慢性炎症引发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hs鄄CRP水平可较灵敏地反映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为不稳定斑块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7.
蒙脱石 四磨汤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脂质浸润血管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进展性炎症反应的过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常常伴有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其中急性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炎症因子尤其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ACS患者事件预测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测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前后hs-CRP浓度的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对其病情判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玮  吴继雄  王本芳  蔡鑫 《安徽医药》2013,34(4):416-4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2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25例不稳定型冠心病组(B组),25例心肌梗塞组(C组)及20例正常对比组(D组),每组均测量并比较血清中GDF-15、CRP水平,并且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与GDF-15、CRP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D组(P<0.05),C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B、D组(P<0.05);血清GDF-15、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GDF-15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斑块越不稳定,病变越重、GDF-15和CRP水平越高,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发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高敏C反应蛋白能否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方法按照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国际诊断标准筛选出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或经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35例为病例组,并随机建立35例的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有分为冠心病心绞痛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等3个亚组,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分析来验证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高敏C反应蛋白能否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结果 70例病例中:病例组平均年龄(64.97±1.2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4.34±1.18)岁;入院后24 h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病例组为(26.75±1.16)mg/L,对照组为(1.50±1.20)mg/L;在病例组的亚组分析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为(22.20±1.21)mg/L,ACS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为(24.22±1.32)mg/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36.14±1.18)mg/L。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病和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研究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样是机体炎症水平的标志,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本文通过对RDW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探讨RDW、hsCRP可否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之间的差异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36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hs-CRP水平,分成冠心病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病变各组例数及其hs-CRP组以探讨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可检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之间的差异以及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hs-CRP作为一个极其灵敏的炎症指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而言监测hs-CRP水平能更好地预测发病危险度,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019)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对56例CHD患者血浆hs-CRP和DD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CHD中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短期治疗对心肌梗死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完全阻塞冠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危害严重.现已明确,冠脉斑块内炎症反映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在粥样斑块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局部炎症反应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在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炎症标志与心血管疾病"报告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推荐为目前最适宜用于临床的炎症标志物[3].他汀类具有调脂作用,抗炎作用也已经肯定[2].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短期应用3d后对AMI患者Hs-CRP和血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导致心肌缺血。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是人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本研究探讨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度升高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CRP水平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曾晓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18-3120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迅速.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而斑块糜烂或破裂的过程涵盖一系列炎症机制.目前,与冠心病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黏附分子(VCAM-1)、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等.常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年龄、吸烟等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的不同[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Cys-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由于其恒定性,测定方法简单,是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的内源性标志物,有可能成为冠心病诊断与检测的分子指标[2],且Cys-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也逐渐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对早期诊断或鉴别冠心病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Cys-C对冠心病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对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QT离散度(QTd)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心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实际上是代表了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1].冠心病患者QTd延长,与冠脉病变支数成正相关[2].故目前主张尽可能血运重建缩短QTd以改善预后.对6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后QTd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通路的表达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 128例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38例)、中度病变组(46例)、重度病变组(44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分析IL-6、TNF-α及NF-κ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IL-1、TNF-α及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IL-6、TNF-α、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IL-6、TNF-α、NF-κB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NF-κB表达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282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由单支到多支)hs-CRP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增高明显,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75,0.173。结论 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hs-CRP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